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17

第17章 强中 (1)

第四节强中 (1)

强中即指阴茎勃起异常,经久不衰,茎体坚挺,触摸疼痛,或伴精流不止的病证。又称阳强、阴强、茎强、消证、消肾、肾漏筋疝、挺长。俗称“硬球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阴茎异常勃起症。

一、滋肾软坚类方

一贯煎加味

【组成】生地黄、麦冬、沙参、枸杞子、当归、川楝子、白芍、甘草、生牡蛎、石决明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补肝肾,育阴潜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强中。症见阴茎强硬不倒,流泄不止,伴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胸胁胀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弱。

大补阴丸加味

【组成】黄柏、知母、败龟甲、熟地黄、生龙骨、海藻、昆布各适量。【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相火亢盛之阳强不倒,阴茎疼痛,精液自流不止,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化精丸

【组成】熟地黄30克,山茱萸、山药、麦冬、茯苓各15克,牡丹皮、丹参、泽泻各12克,知母、黄柏各10克,五味子9克,颠茄片300毫克。【用法】上述中西药物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功效】滋阴补肾,清泄相火。【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相火亢盛之阳强,阴茎勃起异常,精液自流不止,口干咽燥,心烦不寐,眩晕,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本方还可用于遗精、精液过稀、液化不良等。

芍药甘草汤

【组成】芍药、炙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柔肝缓急。【按语】本方适用于肝阴不足,经脉挛急之阳强,伴心烦不寐,两胁疼痛,少腹拘急,阴茎胀痛,舌质红,苔薄,脉弦紧。

清骨滋肾汤

【组成】地骨皮30克,牡丹皮、沙参、麦冬、玄参各15克,五味子6克,白术10克,石斛6克。【功效】滋阴清热。【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之阳强不倒,伴骨蒸潮热,口干咽燥,口舌生疮,遗精,早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

二仙知柏汤

【组成】牡丹皮6克,泽泻20克,知母、山茱萸各12克,黄柏、茯苓各9克,生地黄、芡实(打粉)各15克,麦冬、金樱子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降火滋阴,固精。【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之阳强,玉阴不倒,精液自流不止,小便黄赤而浊,伴五心烦热,腰酸,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弱数。

龟板牡蛎汤

【组成】知柏地黄丸(市售成药),龟板、牡蛎各24克,昆布、海藻各60克。【用法】除知柏地黄丸外,余药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与知柏地黄丸同服。知柏地黄丸每次服1丸。【功效】滋阴降火,平肝潜阳。【按语】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强中,阴茎强硬不倒,精液自流不止,眩晕耳鸣,目赤眼痛,面红口干,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平阳汤

【组成】玄参90克,沙参60克,山茱萸、地骨皮、牡丹皮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清火。【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之强中,阳强不倒,玉茎疼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舌苔薄黄,脉细数等。

滋阴降火汤

【组成】鳖甲、熟地黄、知母、黄柏各15克,熟大黄、泽泻、土鳖虫各10克,龟甲、肉桂(后下)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活瘀通络。【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瘀血阻络之阳强,阴茎强硬不倒,流精不止,阴头暗青,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黄龙降火汤

【组成】黄柏、玄参、生地黄各15克,枳实、龙胆草、知母、泽泻、白芍、甘草各10克,龟甲20克,大黄12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盛之强中,玉茎坚挺,龟头热痛,久媾不射精,不软缩,夜卧难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苔薄白而干,脉弦滑有力。

滋阴通络汤

【组成】生地黄、地骨皮、天冬各20克,玄参、知母、赤芍、桃仁各15克,黄柏、竹叶、路路通、地龙各12克,木通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通络。【按语】本方适用于阴液不足,瘀血阻滞之阳强不倒,伴眩晕耳鸣,低热盗汗,口咽干燥,阴茎强硬红肿,皮下瘀斑,舌红欠津,少苔,脉细数。

引火两安汤

【组成】玄参、沙参各30克,麦冬60克,牡丹皮15克,黄连、肉桂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按语】本方适用于阴液不足,虚阳外越之阳强,玉茎不萎,精液自流,会阴部有冷感,心烦口干,夜不能寐,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二、助阴和阳软坚类方

倒阳汤

【组成】玄参、麦冬各90克,肉桂0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按语】本方适用于肾阴不足,相火亢盛,火不归原所致之阴茎坚挺不倒,伴阴茎,睾丸发胀疼痛,腰酸,头晕目眩,性欲亢进,五心烦热,心烦不寐,会阴部发冷等。

阳倒不举方

【组成】熟地黄500克,肉桂、覆盆子、柏子仁、麦冬各90克,黄芪1 000克,巴戟天、当归各180克,白术240克。【用法】炼蜜为丸。每日服3次,每次9克。【功效】滋阴壮阳,健脾补肾。【按语】本方适用于脾气不足,阴液亏虚,火不归原之强中,阴茎坚挺不倒,精液自流不止,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腰膝无力,口干咽燥,夜寐不安,会阴部有冷感,舌质淡红,脉细弱。

苁蓉丸

【组成】熟地黄(黄酒浸洗蒸2次焙干)62克,菟丝子(去沙土蒸2次焙干)、川当归(洗焙干)各47克,黄芪(蜜炙)、穿心莲、紫巴戟、肉苁蓉(洗焙)、莲肉、北五味子、人参(去芦)、嫩鹿茸(酥炙)、白茯苓、龙齿各31克。【用法】上药研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1次,每次50丸,温酒、盐汤、米饮送下。【功效】助阴和阳。【按语】本方为助阴和阳之剂,主要用于治疗阳盛阴微,气盛血虚,精气自流,阳强不衰所致的强中症,症见阴茎勃起,久不变软,精液自流,气短神疲,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心烦,畏寒怕冷,骨痿,小便不禁,舌质淡,脉细弱。

猪肾荠尼汤

【组成】猪肾1具,荠尼、石膏各94克,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瓜蒌根、甘草各62克,黑大豆750克。【用法】水10千克,先煮猪肾,大豆取汁7千克,去渣下药,再煮2千克。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完。【功效】滋肾阴,退虚热。【按语】本方为滋阴退热之剂,适用于治疗恣意色欲,致肾阴亏乏,虚火妄动所致的茎长兴盛,不交精自出的强中症,伴神疲乏力,低热盗汗,口干咽燥,腰酸软等。

三、清热利湿泻火类方

加味当归龙荟汤

【组成】当归、川芎、柴胡各10克,龙胆草15克,芦荟6克,青黛、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各5克,木香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泻肝胆实火。【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火炽盛所致的强中。伴头痛面赤,目赤目肿,胁痛胁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躁扰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泻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