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用药速查
1253100000008

第8章 循环系统药物 (1)

第3章 循环系统药物 (1)

第一节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肾上腺素

别名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副肾碱规格注射剂:0.5mg(0.5ml);1mg(1ml)适应证①临床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抢救;也用于局部麻醉时,在局麻药中加入本品,可使注射部位血管收缩,延缓局部对药物的吸收以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出血及毒性。②眼科以之局部用于单纯性青光眼时降低眼压;另用于局部的表浅出血,有止血作用。③用于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用法用量①皮下或肌内注射:成人每次0.25~1mg,小儿每次每千克体重 0.02~0.03mg;需要时于15、30、60min后再重复给药;过敏性休克每次0.5~1mg。急性支气管哮喘每次0.25~0.5mg。②心内注射:每次0.25~1mg;皮下或心内注射,每次极量为1mg,稀释后注入。

③局部止血:用0.1∶2000~0.1∶1000的溶液湿敷或填塞(加入局麻药中时,一般于局麻药100ml中加入本品0.2~0.4ml)不良反应①轻度:头痛、眩晕、不安、失眠、焦虑、心悸、恶心、呕吐、出汗、软弱等;②重度:严重头痛、胸痛、呼吸困难、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尿潴留用药提示①6岁以下儿童慎用。②用本品做注射时必须十分谨慎,如有差错可致病人猝死。③如病人在用药后出现尿潴留,可在给药前先让病人小便。④本品用于过敏性休克,为必需的抢救药,但非因过敏而致的休克则禁用。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禁用。⑤本品注射后可出现心悸、头痛和血压升高,如用于敏感者、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可发生危险。⑥如反复应用或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性(停药12h至数天后,常可恢复敏感性)而导致危险,对此必须注意。

间羟胺

别名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规格针剂;10mg(1ml);50mg(5ml)适应证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的低血压用法用量①肌注:小儿每次0.04~0.2mg/kg;②静滴:小儿0.3~2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以每分钟20~30滴的速度滴注或根据病情调整滴速与用量不良反应①轻度:头痛、潮红、出汗、颤抖、恶心、呕吐、软弱、苍白、心悸。②重度:胸痛、心动过速、尿量减少、高血糖、严重高血压、惊厥、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③并发症:恶心、呕吐、心悸用药提示①本品如做皮下注射易发生注射处组织坏死,必须避免。肌注宜深部注射并每次轮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外溢皮下亦有坏死可能。②本品有积蓄作用,初用时一般效果不明显,应等10min,如不见升压方可加量,不可贸然加量,亦不可骤停。③本品应单独静滴,不与其他药物配伍。④长期使用骤然停药可能发生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慎用。

去甲肾上腺素

别名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正肾规格针剂:2mg(1ml);10mg(2ml)适应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①静脉滴注:小儿常用量,开始按体重以0.02~0.1μg/(kg·min)速度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②心内注射:本品与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各1mg(称三联),或与阿托品(称四连)做心内注射。一般不单用本品不良反应①轻度:头痛、心悸、不安、焦虑、眩晕、软弱、失眠、出汗、呕吐。②重度:高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甲状腺肿大(少见)、胸痛、剧烈头痛、惊厥、高血糖、反射性心动过缓。

③并发症:头痛、心悸、高血压用药提示①尽量用较淡的药液。滴药时选用大而弹性好的血管。禁用手部或关节周围的血管。最好是做插管,并插入较深一些,以免回流外渗。如不做插管而用一般静脉穿刺给药,应妥为固定并经常巡回,观察局部血运情况。②曾经做过静脉穿刺的血管,在几天内不宜再在其远端注入本品,以免由前穿破处外漏。如在其远端滴注本品,亦不得再在其近端做抽血(如:在足部滴药,股静脉取血)。经常查看注射部位,如发现皮肤苍白、冷凉时,应即停用本品。但必须保证给药不中断,不可随便突然停止药物,尤其是用药浓度较高时,以免失控。③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已有药物外漏,局部发生冷、白、硬、肿时应立即尽快用酚妥拉明5~10mg加10~15ml的生理盐水做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局部血管,解救之。决不可做热敷。

如局部组织已发黑、坏死,需切除坏死组织并植皮。④病人对本品的敏感程度有很大个体差异,如欲达到以最小剂量取得最大效果的目的,必须特别护理,定好滴速。a.用输液泵控制滴速。b.保持静脉开放。⑤本品作用很强,微小的剂量变化即可引起血压的剧烈变动,对此必须慎重。维持血压,重要的是保持平稳,不可时高时低。在平稳一段时间后,观察病人的情况,如一般情况好转,即可开始减药量,逐渐达到停药。停后仍应密切观察、监护。⑥本品使血压上升,仅为对症处理而不是病因治疗,因此,不得滥用。否则会危害病人。在使用本品的同时,应治疗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⑦由于本品能使所有的小动脉收缩,包括生命器官,如:脑、肝、肾等的血管,也会因收缩而致器官缺血、损伤,反而导致不可回逆的休克。故不可长时间或大剂量用。⑧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闭塞性血管炎、血栓病患者慎用。

异丙肾上腺素

别名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治喘灵,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盐酸盐规格注射剂:1mg(2ml)适应证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用法用量①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0.5~1mg。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40次时,可将本品0.5~1m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缓慢静滴。③儿童遵医嘱不良反应①轻度:头晕、目眩、失眠、激动、乏力、面潮红、心悸不安、恶心、呕吐、味觉不佳、多汗、口咽发干。②重度:震颤、长时间哮喘、心绞痛、心率增速、神经质、腮腺肿胀、室性心律失常。

③并发症:头晕、心律失常用药提示①应用本品做静滴时,需严密监护其心电图、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等。休克病人还应注意每小时尿量、血pH、PCO2等。以此参数来控制给药量,争取以最小剂量达到控制指标,然后保持平稳,平稳后再逐步减量。②由于本品能增加心肌耗氧量,用于心源性休克时,可有心肌功能损害。对于心源性或缺血性休克,洋地黄化者、水电平衡失调者特别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有心律失常或心率高于每分钟110次,小儿超过140~160次,心电图有异常或病人诉胸痛等情况时,应停药。此外,在床边应备好抢救药品。③长时间用本品可有腮腺肿大。一旦出现应停药。

多巴胺

别名儿茶酚乙胺,3羟酪胺规格注射剂:20mg(2ml)适应证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是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药无效的心功能不全用法用量静滴开始时,按体重0.5~2μg/(kg·min)逐渐递增。多数病人按体重1~5μg/(kg·min)给予即可生效。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按每分钟1μg/kg,逐增至每分钟5~10μg/kg,直到每分钟20μg/kg,以达到最满意效应。或本品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稀释中静滴,开始时按75~100μg/min滴入,以后可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500μg/min不良反应①轻度:恶心、呕吐、头痛、心悸、肢体凉、全身软弱无力。②重度: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血压升高、酮尿、手足麻木。

③并发症: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用药提示①在应用本品前需先用全血或血浆纠正血容量。治疗时,尽量用最小剂量及最短时间,时间越短,预后越好。②用于休克病人时,需动脉分压在1.87~2.4kPa(14~18mmHg)左右或中心静脉压在1.33~2kPa(10~15mmHg)时方可用。如在用药中,发现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升高不符合(即收缩压的升高小于舒张压,出现脉压差缩小),必须立即警惕,此种情况提示血管收缩为主,预后不佳,应减慢滴速。③本品如溢出静脉外亦可致组织坏死必须避免。④静滴时应控制每分钟滴速,滴注的速度与时间需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注情况、异位搏动出现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休克纠正时应即减慢滴速。⑤如在滴注多巴胺时血压继续下降或经调整剂量仍持续低血压,应停用多巴胺,改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⑥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故停药时应逐渐递减。⑦本品可用下列溶液作溶媒:生理盐水、5%葡萄糖、对半液、1/6乳酸钠、林格液、甘露醇,别的不可用。⑧本品必须稀释、混匀后静滴,不可高浓度注入。

多巴酚丁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