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用药速查
1253100000031

第31章 合成抗菌药 (2)

第二节 合成抗菌药 (2)

应用本品后部分病人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短暂性疼痛和皮疹。本品自局部吸收后偶可发生与磺胺药全身应用时相同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①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②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③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④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磺胺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⑤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⑥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⑦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⑧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须立即停药。

用药提示

①由于本品在尿中溶解度低,出现结晶尿机会多。②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③由于本品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过1周以上者,用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④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可增加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 2个月以下婴儿属禁忌。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磺胺嘧啶银

别名SDAg,磺胺嘧啶银乳膏,烧伤宁规格软膏剂:500g;5g。

适应证

本品用于预防或治疗轻度烧伤继发创面感染用法用量本品可直接以乳膏涂敷创面,约1.5mm厚度,也可以混悬剂制成油纱布敷用,1~2d换药1次。

不良反应

①局部有轻微刺激性,偶可发生短暂性疼痛。②自局部吸收后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与磺胺药全身应用时相同,包括: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用药提示

小于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是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

甲氧苄啶

别名甲氧苄啶片,甲氧苄啶注射液,甲氧苄氨嘧啶,TMP规格片剂:0.1g;注射剂:0.1g(2ml)适应证本品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目前本品很少单用,一般均与磺胺药,如磺胺甲唑或磺胺嘧啶联合用药用法用量口服: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每次0.1g,每12h 1次或每次0.2g,每日1次,疗程7~10d。静脉滴注:每次30~100mg,80~200mg/d不良反应①由于本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②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③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症状轻微。④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强直、恶心等表现用药提示①新生儿、早产儿禁用。②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本品。

联磺甲氧苄啶

别名增效联磺规格片剂:磺胺甲唑200mg,磺胺嘧啶200mg,甲氧苄啶80mg。

适应证

主要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中耳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为。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程至少10~14d;尿路感染疗程7~10d;细菌性痢疾5~7d;急性中耳炎10d。

不良反应

①过敏反应较为常见。②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和出血倾向。③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④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本品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⑤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⑥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⑦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⑧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⑩由于TMP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

用药提示①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②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③用药期间须注意:①周围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②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d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③肝、肾功能检查。④每次服用本品时应饮用足量水分。服用期间也应保持充足进水量,使成人尿量每日至少维持在1 200ml以上。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量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

⑤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⑥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⑦由于本品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妨碍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故使用本品超过1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⑧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TMP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本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内注射,每日1次,使用2d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柳氮磺吡啶片

别名维柳芬规格片剂:0.25g(24/盒)。

适应证

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用法用量

儿童口服:40~60mg/(kg·d),分3~6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mg/ml)与毒性有关。浓度超过50mg/ml时具毒性,故应减少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①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②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③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④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 ⑤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⑥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 ⑦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⑧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⑩罕见有胰腺炎、男性精子减少或不育症。

用药提示

①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卟啉症、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②应用磺胺药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亦可服碱化尿液的药物。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③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及其他磺胺类药物呈现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亦会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