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1252700000022

第22章 理血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2)

第13章 理血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2)

【药理作用】含芸香苷、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并含有脂肪酸。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止血、降血压、减慢心率、抗炎(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味酸功善收敛,对热痢初起或有瘀血积滞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3.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有减慢心率的作用,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5.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6. 槐角浸膏含有毒性物质(大剂量长期服用使红细胞明显减少),血液系统疾病者慎服。

7.孕妇忌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氢氧化铝制剂、钙制剂、亚铁制剂等配伍应用,可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藕节

【来源】出自《药性论》,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根茎的节部。

【性味功用】甘、涩,凉。归心、肝、胃经。功能收敛止血,化瘀。适用于: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等。

【药理作用】含大量淀粉、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多酚化合物、鞣酸、天门冬酰胺、维生素C等,能缩短出血时间;其甲醇提取物能降血糖。

【用药禁忌】

1.性凉,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痛经患者忌用。

2.味涩收敛,各种出血症若有瘀血阻络或气血两虚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藕节甲醇提取物有降低血糖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维生素B1、抗生素、苷类、生物碱、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配伍应用,可产生沉淀,影响吸收;②不宜与异烟肼配伍应用,分解失效;③不宜与酶制剂配伍应用,可改变性质,降效或失效;④不宜与维生素B6配伍应用,可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效。

蒲黄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a L或香蒲属其他植物的花粉。

【性味功用】甘,平。归肝、心经。功能收敛止血,活血祛瘀,利尿。适用于:①广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证;②用于脘腹疼痛、产后血瘀腹痛及痛经。

【药理作用】蒲黄含黄酮、氨基酸、甾醇酚类等酮类成分、甾类成分、长链化合物及酸性成分。此外,还含有20多种无机成分,如钾、磷、锌、硫、镁、钙等以及多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蒲黄有抗凝作用,对人体血液有促凝血作用。具有较强的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蒲黄提取物可使离体兔肠蠕动增强。蒲黄煎剂有抗炎作用,并且有抑制免疫的作用。

【用药禁忌】

1.功善化瘀利尿,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遗尿患者忌用。水、电解质紊乱者不宜长期服用。

2.蒲黄高浓度时可抑制心脏收缩功能,使心率减慢,较大剂量可能造成心脏停搏。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3.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蒲黄提取物促进肠蠕动增强,长期腹泻的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具有较强的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孕妇以及先兆流产者忌大剂量服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乙酰胆碱等M胆碱受体激动药合用,以防心率下降过多;②不宜与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合用,大剂量长期会诱发心力衰竭。

【炮制用法用量】蒲黄生用,长于活血祛瘀;炒炭用则长于止血。入煎剂,3~9g。布包煎。

丹参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功用】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止痛,养血安神。适用于:①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②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骨节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等;③疮疡痈肿;④热病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失眠等。

【药理作用】丹参含脂溶性成分,如丹参酮、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如丹参素、丹参酸、原儿茶酸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脏功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血脂;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能抑制多种细菌及结核杆菌;能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用药禁忌】

1.苦寒清热,适用于血瘀兼有热证者。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证不宜长期服用。

2.活血化瘀,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脑出血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凝血障碍者忌用。

3.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老年人、婴幼儿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6.丹参及其复方制剂可促进恶性肿瘤的转栘,故肺癌患者忌用,胃癌化疗时忌用。

7.孕妇、先兆流产者禁大量久服丹参。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氢氧化铝、细胞色素C注射液配伍,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②丹参能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不宜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合用;③丹参与抗酸药同用,可以产生螯合物,从而降低丹参的生物利用度,影响疗效;④丹参不宜与阿托品同用,阿托品可以阻断丹参的降压作用;⑤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混合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导致二者作用的减退或消失;⑥与西药抗凝药、镇静药、麻醉药等配伍应用时须减小剂量。

【炮制用法用量】丹参毒性较小,临床应用本品及其复方制剂,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大量久服丹参会致胃肠出血或荨麻样药疹。

【饮食禁忌】忌醋、酸性食物。

莪术

【来源】出自《药性论》,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或温郁金C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及广西莪术C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

【性味功用】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适用于:①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心腹疼痛、胁下胀痛、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②食积脘腹胀痛。

【药理作用】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倍半萜类、莪术酮、莪术烯、姜黄素等。亦含姜黄素、去氢姜黄二酮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有健胃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有抗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服用。

2.苦平降泄,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凡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而无积滞者,不宜大量久服。

3.破血之力较强,有耗气动血之弊。气虚血虚者慎用;月经量多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4.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脑出血、消化道溃疡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

5.妊娠期以及先兆流产者忌用。

红花

【来源】出自《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干燥花。

【性味功用】辛,温。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①血滞经闭、痛经、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②癥瘕积聚、心腹瘀痛、跌仆损伤、血脉闭塞紫肿疼痛;③斑疹色黯、热郁血瘀。

【药理作用】含红花黄素、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素,另含红花油。红花水提取物能轻度兴奋心脏,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红花色素有收缩肾血管、减少肾血流量和降低血压作用;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抑制体外血栓形成;能兴奋子宫;红花油有降低血脂作用。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服用。

2.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脑出血、消化道溃疡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内服。

3.有收缩肾血管、减少肾血流量的作用,肾缺血、肾衰竭等患者忌用。

4.有迅速降低血压作用,低血压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5.能镇静、镇痛和抗惊厥,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病人禁用,老年人、婴幼儿不宜长期服用。

6.能兴奋子宫,孕妇及先兆流产者忌服。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忌与木通、防己、马兜铃等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降压药同用;②不宜与阿司匹林、去甲肾上腺素同用,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炮制用法用量】用量:内服常用量3~9g;外用适量。红花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大量长期服用,特别是红花注射液尤应慎用。

附番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花柱头,亦称藏红花。味甘,性微寒。归心、肝经。有与红花相似的活血化瘀通经作用,且作用较强,又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温热病入血分发斑,热郁血瘀证。本品资源较为稀缺,临床上并不常用,应用时不宜入煎剂,常用量为1~15g。

姜黄

【来源】出自《新修本草》,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性味功用】辛、苦,温。归脾、肝经。功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适用于:①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②风湿痹痛、牙痛;③高脂血症。

【药理作用】姜黄含姜黄素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姜黄酮、姜油烯、水芹烯、桉叶素、香桧烯、龙脑、去氢姜黄酮),尚含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脂肪油、淀粉、草酸盐等。能增加心肌血流量、抑制心脏活动,降低血压;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利胆;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并有镇痛、抗菌和抗炎、抗肿瘤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服用。

2.味辛,善行气活血,凡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3.能增强胆囊收缩,急性胆囊炎、胆绞痛者忌服,以免加重病情。

4.有抑制心脏活动的作用,心功能不全者等心脏病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5.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有活血通经的作用,脑出血、消化道溃疡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妇女月经期以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

7.破血行气,并且有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孕妇、先兆流产者禁大量单味药服用。

刘寄奴

【来源】出自《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的干燥全草。

【性味功用】苦,温。归心、肝、脾经。功能活血疗伤,敛疮消肿,通经,止痛,止血,消食化积。适用于:①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②跌打损伤、金疮出血;③食积腹痛,赤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