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1252700000020

第20章 理气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2)

第12章 理气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2)

【炮制用法用量】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做饼热熨。香附不宜久煎,久煎可破坏挥发油成分,降低药效。煎煮和服用时不宜接触铁器。

木香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云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性味功用】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功能行气止痛、温中和胃。适用于:①胃肠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②肝胆湿热,气机受阻所致之胁肋胀痛、口苦、苔黄或黄疸;③中寒气滞、寒疝。

【药理作用】含挥发油,豆甾醇、白桦脂醇、棕榈酸、天台乌药酸、木香碱、树脂、菊糖和氨基酸等。具有抗菌作用。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促进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对气管与支气管有解痉作用。对心脏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并且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用药禁忌】

1.辛温苦燥,有伤津耗液之弊。凡阴虚、血燥、津液不足者皆不相宜。自汗、盗汗、遗精者禁大量久服;小便不利、大便干燥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2.行气之力较强,气虚患者,症见气短、乏力等忌大量长期服用。

3.大剂量服用,可以抑制心脏功能,因此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大剂量服用。

4.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慎用。

5.胆道蛔虫病患者忌单独应用,因其有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可能引起蛔虫进入胆道。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地高辛、维生素B12等药物吸收增加,排泄减慢,与这些药物同用时宜减小剂量。

【炮制用法用量】内服宜入煎剂,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磨汁涂。行气止痛宜生用,醒脾止泄宜煨炒、炙炒用。木香含挥发油,入煎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乌药

【来源】出自《本草拾遗》,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的根。

【性味功用】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适用于:①寒郁气滞所致之胁痛、脘腹胀痛、疝痛、痛经;②下焦虚寒引起的小便频数及遗尿;③乌药外涂局部,治疗冻伤和跌打伤痛。

【药理作用】乌药挥发油内服能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并有发汗的作用。外涂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水煎剂能使小肠紧张性降低,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有止血作用。乌药水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1.本品性温热,凡外感发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者忌用。脘腹胀痛、小便频数等属湿热内阻者忌单味药服用。

2.辛散行气,气虚以及中气下陷者不宜服用。腹胀,气逆属因气虚而致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3.能兴奋大脑皮质,癫病患者忌服。

4.水煎剂能使小肠紧张性降低,大便秘结者忌用。

5.性温热,并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消化道溃疡属热证者忌用。

6.有促进消化的功能,长期服用乌药水煎剂容易增强体重。体重肥胖者忌长期服用。

【炮制用法用量】用法:宜入煎剂,或磨汁,或入丸、散。忌久煎,恐破坏挥发油成分,降低疗效。

沉香

【来源】出自《名医别录》,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性味功用】辛、苦,温。入肾、脾、胃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胃止呕,纳气平喘。适用于:①寒凝气滞,胸腹胀满作痛;②胃寒呕吐、呃逆;③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及上盛下虚之痰饮咳喘;④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药理作用】沉香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挥发油。经真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醇、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4羟基二氢沉香呋喃、3,4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未经真菌感染的沉香含硫、芹子烷、沉香醇等。沉香水煎液对肠道的自主收缩有抑制作用;对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性收缩有对抗作用。水煎酒沉液能明显减慢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肠推进运动,呈现平滑肌解痉作用。沉香醇提取物对离体豚鼠气管抗组胺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煎剂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用药禁忌】

1.辛温暖肾,善治肾不纳气,浊气上泛之症。对于阴虚火旺、实热内炽者不宜用。咳喘等属热证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2.味苦,降气平逆,善治寒凝气滞之症。凡属气虚下陷者,则不相宜。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遗尿症者忌多量久服。

3.沉香水煎剂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低血压患者慎用。

【炮制用法用量】用法:宜入煎剂,或磨汁,或入丸、散。入煎剂不宜久煎,以免破坏挥发油成分,降低疗效。

檀香

【来源】出自《名医别录》,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心材。

【性味功用】辛,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胃止呕。适用于:①寒凝气滞所致的心腹冷痛、胸腹疼痛、胃寒作痛、呕吐清水等证;②气滞血瘀之胃脘疼痛;③近年来临床还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属气滞血瘀者。

【药理作用】檀香有抑菌作用,檀香油对痢疾杆菌、鸟型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无作用。檀香油有利尿作用,可明显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可麻痹小肠,可能对消化系统的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减轻慢性咳嗽症状。当其过量时可导致胃、肾、皮肤的刺激反应。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忌单味药服用。胃痛等属热证者忌用;咳嗽、咯血、吐血、衄血等属阴虚火旺者忌用;实热积滞而致的呕吐不宜单味药服用。

2.可麻痹小肠,可能对消化系统的活动有一定抑制作用。大便秘结者慎用。

3.檀香油有利尿作用,遗尿的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胃溃疡患者不宜大量服用,可以产生刺激性反应。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入煎剂或入丸、散。入煎剂不宜久煎。

2.用量1~3g。用量不宜过大,当过量应用时可导致胃、肾、皮肤的刺激性反应。

香橼

【来源】出自《本草图经》,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功用】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功能疏肝理气,和中化痰。适用于:①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嗳气食少及呕吐;②痰湿壅滞,咳嗽咳痰。

【药理作用】含右旋棕榈烯、枸橼醛、乙酸芳樟酯、乙酸牻牛儿酯及水芹烯等挥发油。并含枸橼苷、橙皮苷、圣草酚葡萄糖苷以及果胶鞣质、水苏碱等。具有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还有预防冻伤和抑制大鼠晶状体的醛还原酶作用,有增强离体兔肠张力和振幅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本品性温,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2.香橼皮味辛,功善行气,凡气虚症见乏力、气短等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腹胀、咳嗽等症属气虚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3.孕妇气虚者慎用。

甘松

【来源】出自《本草纲目》,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N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功用】辛、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行气止痛,开郁醒脾。适用于:①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及胃脘疼痛;②与荷叶、藁本配伍煎汤洗足,用治湿脚气;③开水泡漱口可治牙痛;④近年来用于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含马兜铃烯、甘松酮、德比酮、甘松新酮、甘松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有直接抑制心肌运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匙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醇提取物对平滑肌器官具有拮抗组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另外还具有降压和抗溃疡作用。

【用药禁忌】

1.本品性温,凡外感热病、内有实热、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2.虽味带甘,但芳香耗气,气虚症见气短、乏力等不宜长期服用。

3.具有较明显的镇静作用,昏迷患者禁用;老年痴呆患者忌用;智力发育障碍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慎用。

4.甘松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心功能不全、心脏传导阻滞等患者慎用。

5.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孕妇气虚、阴虚者慎用。

川楝子

【来源】出自《本草正》,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成熟干燥果实。

【性味功用】苦,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功能除湿热、清肝火、行气止痛、杀虫疗癣。适用于:①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脘腹疼痛;②虫积腹痛;③头癣;④疝痛、睾丸肿痛。

【药理作用】含有川楝素等成分。能提高胃液的pH,抑制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对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以促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对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功能有阻断作用;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有抑菌作用。

【用药禁忌】

1.苦寒有毒,泄热平肝,善治湿热郁阻之症。脾胃虚寒者,皆不宜服用。慢性胃肠炎、食少纳差、长期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忌大量或单味药久服。

2.大量久服,可以损伤肝,引起或加重肝功能损害,甚至发生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低下或肝病患者忌单味药大量久服。婴幼儿、老年人慎用。

3.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昏迷患者禁大量服用。

4.能提高胃液的pH,抑制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消化不良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对开放性骨折不宜用作外敷,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6.孕妇忌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川楝子具有神经肌肉传递阻断而致肌无力,不宜与新斯的明同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内服宜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一般生用,治疝气可盐炒用。

2.用量内服3~10g,外用适量。本品有毒,内服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以免蓄积中毒。

3.中毒救治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高锰酸钾溶液,亦可服活性炭、藕粉或蛋清。中毒症状轻者可用绿豆120g,龙眼肉60g,甘草15g,煎水频服。

薤白

【来源】出自《本草图经》,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

【性味功用】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适用于:①寒痰凝滞,胸阳不宣,胸闷作痛或兼见喘息、咳唾之胸痹证;②肠胃气滞,泻痢后重之证;③还可以用于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和肋间神经痛。

【药理作用】薤白含有多种硫化物挥发油如二烯丙基硫、二烯丙基二硫。并含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脂肪酸、大蒜糖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提高前列腺素E的含量;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且具有降血压、利尿、抗癌的作用。可以促进溃疡的恶化。

【用药禁忌】

1.性温热,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味辛,功善行气导滞,凡气短、乏力等气虚证者不宜单味药服用;脱肛、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者不宜服用。

3.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的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以促使溃疡加重,溃疡病患者不宜服用。

5.孕妇慎用。

【炮制用法用量】用法: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常捣敷或捣汁涂。本品含挥发油成分较多,入煎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