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辨胸痹心痛短气奔豚气病脉证并治 (5)
有个邻居长期腹泻,人瘦的不成样子,后来便血了,找了不少老中医,花了不少钱,没效果。找到我一看,面色惨白,语声低微,畏寒啊,一看舌苔,还黄腻。脉是沉弦。我一看,正对证了,就开了两付黄土汤。用的就是红砖一块打碎入煎。两付药就好了。还有一个过敏性紫癜的小女孩,全身紫癜,呕血便血昏迷。也用的这个方子,两付药,好人一样了,后来调理1个月,彻底好了。经方啊,有几个方子,你甚至不用细辨证,见到那个情况就用,也很灵。尿血,尿路感染,淋病,你用了猪苓汤就灵。有很多这样的好方子。说不好听的,掌握几个方子,你就能当个好的专病大夫。经方不用你去摸索经验,你去对证就行,保准高效。
学生:昏迷以后重点是看舌脉?
是的。那个脉,急数。阳气欲脱,四肢冰冷。
33.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这个拉血,是先出血,血在大便之前,这是内痔。是属于外科疮疡一类了,清热排脓养血就可以。
赤小豆《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当归,辛甘而温。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
赤小豆,先甘后苦的东西,利水排脓去疮肿。当归也是治疗疮疡的。当归是扶正,赤小豆是排邪。一凉一温,配合的很好,也是厥阴方剂法则。按照这个配伍公式,金银花和当归配伍,就能治疗很多其他的脓肿疮疡。治疗脓肿疮疡,金银花一次用量不能少于100克的,最多可以达到800克。两个药的比例,是2∶1就行,当归用量少些。
学生:打扰一下,这个散剂煎服和汤剂有什么区别?
散剂,一般是针对水饮和积滞,取“散”的意思。用汤剂也未必不可以。
34.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心气不足,还要泻心?孙思邈没搞懂,改成了“心气不定”。气,是津液啊。上焦胸中热邪伤津了,就“心气不足”。邪热伤津动血,要吐血衄血。三黄泻心汤,苦寒直折,泻火救急而止血存阴。古人啊,净整这些含糊其辞的名词,大智慧,说话一般我们听不懂。
黄芩,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去热疮疡,还去瘀血。有许多小孩子,爱流鼻血,鼻子干燥,大便硬。这个方子就好使,很有效。
35. 治小便血方。
生地黄(八两) 柏叶(一把) 黄芩 阿胶(各二两)
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千金)
尿血的方证,《金匮》其实是没有的。那个猪苓汤治疗尿不利,治疗尿血,是我们引申广用的。因此,我们补充了这条。这个方子是个古方子,是治疗尿血的一个好方。阳明里热,热伤膀胱血络。经方治疗病及于血的,都有生地、当归、阿胶。这个规律要记住,给我们临床用药指定了方向。就是说,这三味药,对于内伤波及血证的,是主选药。当归,多用于虚寒。生地,多用于燥热。阿胶,平和,两者都可以。这个方四味药都是和血有关。
干地黄,味甘苦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侧柏叶,辛苦涩,凉,《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黄芩,味苦寒。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
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前三味,阳明药,清热止血破血瘀。阿胶,补血滋养。
这个证型,是属阳明的证。阳明热伤及少阴营分,和那个炙甘草汤证,是一个范畴。要是还有尿痛尿不利,可以和猪苓汤合方,效果更好。一剂知,二剂已。这么整,不挣钱啊。人家患者越治越多,你这么整,整不好会越来越少。过去中医江湖术,有个三大窍门:想患者盈门,要学会“堆、吹、推”。来了很多患者,要慢慢治,别着急,着急了,几天都给治好了,就冷清了,这叫“堆”,堆住他。患者多了,就坐在那里,开始胡吹,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然后,患者出去宣扬你,患者就排大队了。这个时候,保准有这个江湖大夫治不好的病,人家还花了不少钱,怎么办?推啊。那个嘴皮子,保准把你撵走了还高高兴兴。过去的中医,都会这手。明明一付药能好,偏要十付药收工。这个不要学,技术好了,自然饿不死你的。
36. 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生地黄汤方。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
这个可是明确了,是呕血。不是吐血。吐血,包括胃里的,和咳出的。这个呕血,就是胃里的。忧恚,忧,忧虑。这个都知道了。恚,是有气憋着,压抑,敢怒不敢言,强忍着。老百姓说,就是上火了。有不少人,一股急火,就会吐血。阳明燥热,灼伤胃络。络,就是血管。
看这个方子的药。生地,清热凉血滋养。大枣,补胃中津液。阿胶,滋血养血。炙甘草,温中滋养胃气,缓急。呕血严重了,出现虚寒了,就要用那个柏叶汤了。大枣五十枚,厉害吧,专门滋养胃液的。法度森严啊!
37.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药 干姜 茯苓 桂心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各二两) 麻黄(一两) 干地黄(四两) 虻虫 水蛭(各八十枚)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千金)
这个方子不单治疗吐血,对一些冠心病、肝硬化效果都不错的。这是厥阴病,都有哪几个六纲证?阳明少阴太阳太阴。为什么有少阴?有营分介入,卫气营血都有了,它都顾全了。防风通圣散,也是这个思路。厥阴用药法式,要牢记,很管用。时方派要是懂这个法式,就不会乱来了,疗效那也就提高了,时方派是没当好这个“厥阴大夫”。尿血,紫癜,这个方子可以不?瘟疫谵语发斑,可以不?这个方子啊,运用范围简直是太广了,只要是具备厥阴证,还有滞证血瘀的,就都管用。
这些都是看家方,看家的方子,几个就够。续命类,厥阴类。有的病太复杂,辨不清了,就使用几个看家方,保准没错,可度过“难关”。这回心里就都有谱了吧?见到复杂的病,束手无策了,人家笑话你的。这类看家方用了之后,他那个病就会逐渐清晰明朗,过几天后就可以辨清了。这是临床的一个窍门,是法宝!
38. 治衄血吐血,当归汤方。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
这是个厥阴方子,阳明太阴合病。黄芩、白芍,都是清阳明里热的。干姜是太阴药,温中驱寒。当归温养经血,阿胶滋润养血。这些药,能止血、养血、活血,清热、润燥。这也是衄血吐血伤了阳气,寒热错杂的。我现在也怀疑,这些方子都该是《金匮》的原方子。怀疑归怀疑,证据没有了。这些都是纯粹的经方,是肯定的。
39.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并主之方。
艾叶 竹茹(各一升) 阿胶(如手掌大) 干姜(二两)
上四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顿服。(千金)
这条的方子和那个柏叶汤差不多,去掉了柏叶,加了阿胶和竹茹。竹茹呢,甘寒,清热除烦止呕。阿胶滋血。也是阳明太阴合病,归入厥阴范畴。但是,这条的病和柏叶汤证来比较,是热少了,津血亏燥的多了,寒象也偏多了。它也加那个马尿。一个方证,轻重不同,课后要细琢磨一下。
学生:为什么用马尿?不用其他动物的尿?
也治疗便血。马通是马粪,今不用,用马尿代替。加马尿,是古人的一种取象而已,马属火,血归属之。用它的尿,可以清热止血。实际,用童子尿也一样,不要被这种迂腐思维限制住。
腹泻,呕吐,是太阴家的上下焦病症。便硬,结胸,是阳明家的上下焦病症。那么,理中汤可以解决太阴家的腹泻和呕吐。这个止吐血的方子,也可以解决便血。这个方子是理中汤的法式,可以叫“理中止血汤”。
40. 治虚劳崩中吐血,下血,上气短气欲绝,面黑如漆方。
黄芪 芍药 川芎 甘草(各四两) 生姜(一斤)
上五味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凡夏月不得宿浸药。酒客劳热发痔下血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千金)
虚劳人,体弱。出现崩中,就是中焦亏败,气血皆脱。虚的厉害了,面黑如漆,这是还有了瘀血存留了。热呢,有阳明热,不是很多,虚寒的成分多,伤了阳气了。虚寒在哪里?在外。黄芪是太阴药,川芎该是少阴药。因此,这还是个厥阴病。这个就不能乱“系”了,属于厥阴无疑了。川芎呢,大辛,温热入血。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它入上面去那个面黑血瘀的,还温经驱寒。黄芪是补太阴表虚,也能祛瘀的。生姜大量,温中驱寒,也止血。甘草缓急养胃中津液。芍药酸敛,清那点阳明热,还去血瘀。
他后面交代一句,酒客劳热发痔下血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这就是说,如果阳明里热偏旺的,就要去掉生姜,换生地才行,用生地清热养血祛瘀。法度严谨,这是在教给我们学会药症加减。
项背强,恶风有汗,桂枝加葛根汤。大汗出不止,恶风,四肢凉,微急,桂枝加附子汤。你们看看,这都是在讲药症加减。桂枝汤,你把桂枝换成川芎,是不是个好方子?治疗肌表血瘀啊。很多单纯皮肤紫癜出血者,这就是个好方子。桂枝汤可以止汗,这个方也可以止血。
41. 竹茹汤 治吐血,衄血,大小便下血方。
竹茹(二升) 甘草 川芎 黄芩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白术 人参 桂心(各一两)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
都是阳明太阴合病。阳明热,津液不足,影响到营血。太阴有湿。有阳明、太阴、少阴的药。合起来,是个厥阴错杂证。各六分,这个药量是有问题。要改过来,改成各二两。
42. 麦门冬汤 治凡下血虚极方。
麦门冬 白术(各四两) 甘草(一两) 牡蛎 芍药 阿胶(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
便血、崩漏,叫下血。虚的厉害了。阳明热,随着下血,逐渐弱了,津液也亏了,出了太阴虚寒征象。
麦门冬,甘寒清滋,续胃络脉绝啊。大枣养血,最养津液。白术,去太阴家的那个水湿。阿胶滋血。牡蛎、白芍,清热去瘀。补虚祛瘀。白术呢,确实是个辛燥的药,温胃去水湿。这个药,不要听他们乱说,什么养津液,滑肠,这都是瞎胡扯的。有人用大量白术治疗便秘,不知道是怎么乱碰的,它要是滑肠,那个理中汤还敢用它?这不是胡扯吗?
43. 干地黄丸 治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补中。
干地黄(三两) 当归 干姜 麦门冬 甘草 黄芩(各二两) 厚朴 干漆 枳实 防风 土虫(各五十枚)
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稍加。(千金)
这条和大黄蟅虫丸一个方义,看那个解释就行了。也是瘀血为主的厥阴病。这个更适合肝硬化。血证,要注意关键一点,“止血养血不留瘀”。
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痰饮病脉证并治
肺痿肺痈等这一篇,《金匮》条文有些穿插混乱,我们根据《脉经》和《千金》重新整理了一下。
肺痿
1.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
肺痿的病因,是因为上焦有热熏蒸,伴随咳嗽,形成的肺痿。肺,是个娇嫩的器官,下焦中焦生发上来的那个雾露蒸汽,要靠它凉润后,化为津液,雨露全身。也就是《内经》说的那个天气下降为雨的意思。它能制约上焦的火不去上炎。上焦火旺,就会津液枯干,和那个中下焦的津液亏虚一样,都属于阳明病范畴。都知道,阳明病,胃中干,是津液枯干。就不兴肺中干、胸中干吗?阳明病,也会分有三焦病证的。
学生:象结胸的热?
是的,没结实,不过是津液被伤。结实了,就是结胸证。
2. 问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寸口,两个含义。第一,是整个寸口脉,跳的很快,急数。第二,特指寸位,这是上焦部位,这个寸位的脉很虚,虚数。关位和尺位要偏盛些。虚,意思是津液不足。时方的脉法上,见到这个虚数的脉,就会认为“气虚发热”了,可能会用补中益气汤。那是不行的,不但无效,还要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