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辨痉病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4)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汗出,热啊,就冲冷水澡,上江里游泳解热,这个寒湿就乘着汗孔打开的时候,侵入了。“如水伤心”这句话该是错简,因为王叔和是把水气、黄汗、历节病的辨别,在《水气黄汗气分病脉证并治》并为一篇去讲了,那里面大论脏腑的水病啊,一疏忽,就整理错位了一句。你们说说,这多讨厌!
“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这个寒湿侵入到筋骨关节,就形成了历节病。如果里面有热外蒸,就会出黄汗,或者发黄疸。黄汗,是汗出的颜色黄,把衣服都染黄了,你说皮肤会黄吗?黄疸,也不是都不出汗啊。为什么这个寒湿多喜欢入关节?关节为“溪谷”,为膏液以及经气注入的部位。但是,患这个病要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人的身体本有里虚不足,不然,邪气不会轻易进入的。
2.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这句话,不知道他王叔和想说什么,是说阳明病,还是说历节?这一条,我认为该列入六纲的阳明篇里。是阳明里实证的脉。
3.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阴脉,脚上的那个脉,太溪部位的那个脉。浮而无力。浮,就是有表证。弱,是里不足,营血在里啊,弱了,就是血不足了。血虚,寒湿盛,血不流畅而痹阻,湿邪重着,寒邪收引,就要剧烈的疼痛。掣痛,是两个意思,间歇的自发的剧烈疼痛,或者不动则已,动则剧烈疼痛,这两种情况都有。
4.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盛人,就是年轻体力好的人。脉涩小,脉小,就是脉幅不长,不粗,显得弱小,还微迟微涣散。这是什么,这是风湿痹着的脉。
学生:少阴脉。少阴中风或太阴外证。
是的。
病人饮酒,里面就要有湿热的,湿热外蒸要汗出,湿热上逆上蒸要气短,他再吹凉风去,风邪侵入,加上“回汗”成湿,风湿就留着在关节,称为历节,疼痛不能屈伸了。风湿也有发生黄疸的,关键看湿邪的程度和里热的程度。
胡老说第二条那个阳明脉,“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是因为阳明有热,就吃凉东西,再去汗出入水,就得了历节了。他说,书上略去了贪凉饮冷这句话。这种推测,也未尝不可。这种大胆的推测,也是如理如法。我个人还是赞同这个想法。
5.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这个酸咸味太过而伤,都是《素问》里的东西。和辅行诀的正好相反。《素问》里面的五味所伤,自己都矛盾着。《素问》的这个五味归属,一般都讲的是先天本位归属。说是过多了,就要伤本脏的。这个道理啊,其实是说不通的。我们人体的生理呢,是论后天的。那么,我们就用汤液经法的五行五味来解释一下,不用《素问》先天的五味解,免得又都糊涂。
味酸,补肺,泻肝,肝主筋,筋也要弱了,就要弛缓了。味咸,是入心的,补心啊,补火的,专伤水液,肾水不足,肾主骨,骨弱不用。如此啊,筋弛缓,骨痿软,经脉呢,就要懈怠而屈曲,营血不能流通,卫气要跟着营血一起走,血不走了,卫气也就停留了。他管这个叫做“断泄”,就是气血不通,正气不足。这样一来,整个身体的上、中、下三焦,气血运行受阻,肢体也不能得到滋养,“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就要瘦弱不堪。这个时候,饮食重的水饮不得气化而泛滥,成为湿浊而下沉于腿足,就要“独足肿大”。加上这个内热参合,湿热互结熏蒸啊,要出黄汗的。寒趋于下,热趋于上,因此小腿要凉。这个就是黄汗病的典型的一个症状。小腿凉。如果不凉,而是发热,就是历节病的腿足肿痛。
黄汗,是病的位置浅。历节是病在关节“溪谷”,位置深。黄汗的湿邪在肌肉皮肤,痹阻了,要感觉凉的。历节的,是都入了关节了,里面寒,外面的肌肉皮肤没有受痹阻,还算通畅,就要体现出表证的发热来。
6. 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条的病证,是总结了上面几条的病因病理说的。表证外证,诸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里证水饮上逆,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学生:少阴表寒合太阴饮?
是的,就是这个证。这个方子和续命汤有什么联系没有?续命汤系列包含这个病啊,续命汤是风家的祖方啊。风家是什么?一切外邪啊。没有家贼,不生外鬼啊。家贼是谁?是里热或者里虚啊。这个机制,前面都说过了。证不同,你就要辨证。辨,可不是辩论,是分辨,要分辨清晰,要抽丝剥茧啊。目前的中医啊,不懂“辨”字的含义啊,以为“辨”,就是简单分类,这是不严谨的。要分到秋毫,才叫“辨”。辨 证—辨方证—辨药症—辨起居心理。这条的证,你就要辨。辨什么?人家给你这个典型的证候了,你要辨五证,你要辨六纲。你甚至不用诊断定性他是什么具体的“冠心病”“胆结石”……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子很简单,桂枝加附子麻黄汤,有少阴的中风伤寒合病的情况。白术去湿痹,还制里面的水饮。知母清热利水的。防风,祛风除痹。这个方子啊,变化运用,学问就大了,和那个续命汤一样,你不用改变别的,不用加减,随着症状的寒热虚实表现,改变药量就行。如何改变用量?法无定法啊,辨证而已,随证而变。寒多了加附子,饮多了加白术,水多了加知母……在于活变,变化多端。
学生:治表的药怎么那么多阴降的用量?
这条是里虚里饮重,这是“应用例题”。不要死读书。
7.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耆(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这条啊,仲景说的直截了当,重病!表证太厉害了,疼得不敢屈伸了。解表去寒湿,去血痹。用黄芪去补表而排邪。乌头,主要是走筋骨的,比附子厉害。附子是偏温里的。甘草,缓急而已。配芍药,还解痉挛,除水饮。这个方子好。经方,药越少,越神奇奥妙。你们研究经方配伍,要从这类几味药的方子开始研究。一通百通啊。
乌头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入汤药,生药,生乌头打碎,用蜂蜜煎,然后去除渣滓,兑入汤药,可以解毒缓解药性。一种是入散剂。直接用生乌头粉碎入药,然后小量服用,逐渐加量,出现嘴麻,病处出汗止痛,就到量了。它是治疗类风湿的唯一首选药。你不敢用,你就离类风湿远点。
学生:用蜂蜜煎的药量呢,怎么把握?
按照方剂后面交代的去做。
历节病就讲完了,顺便说一下“意也”。医者意也,仲景之言。什么意思?让你随意而胡来?意者,立意。你要有个标准。心,上面有个“日”,再上面,有个“立”。
首先,你见到一个复杂的病,要从心里面了解它,要明确病理,要没有疑惑。“日”者,光明者也,心里要大光明,要明了。然后要“立”标准尺度,考虑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权衡,最后定夺。你臆断,臆测,意念感应,这还了得?你签字,“同意!”。为什么同意?因为他的说法符合你的标准尺度!不然,你能同意?意也,就是无论什么复杂的问题到了你这里,你用你的尺度去衡量和辨别,最后得出你的结论。
风痹风毒
1. 诸痹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千金)
《内经》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说法。它们这三个外淫,喜欢狼狈为奸。“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就是它们侵袭入了肌肉筋膜这个部位。“迫切而为沫。”你看看古人形容的多形象!它入了肌肉筋膜之间,要流窜,身体正气还要约束它,正邪交争,能不迫切吗?“而为沫”,就是说由此交争,而产生了“沫”,这是什么东西呢?
学生:湿邪?
是的,也可以叫做“瘀浊”。这个瘀浊,类似痰饮和血瘀,总之,是病理物质。瘀浊,遇到了寒,就要凝聚不动了。肌肉筋膜夹着这个东西,彼此之间被“它”分开了,就叫做“排分肉”,相互隔开了,叫做“肉裂”,就要疼痛啊。西医的那个“肌筋膜炎”,就是典型的这个意思。是个滞证。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筋膜、结缔组织,无菌性的炎症。
一个部位要是疼,你就不自主的把心放到了这个部位了,越疼越注意它,这叫“神归之”。神和什么有关?和血有关,血舍神,神气要周流全身的。神专注此处,血要留住,卫气随之羁留,正气所至,寒邪必解,反应为“热”。练气功的总说,意到气到,就是这个意思。
“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热则寒解而瘀浊不结聚了,疼痛就消失了。“厥”通“绝”,不疼了,这个部位的“病痛”就“绝”了,消失了。可是,你这个寒是解决了,风和湿没解决啊,就要转为别的痹证风痹或者湿痹证候去了。
“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这句说的太好了。说这个病邪啊,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皮肤,就在筋骨肌肉之间阻塞作怪,营卫之气不能顺利周流,造成了“痹证”。
2. 其风最多者,不仁则肿,为行痹,走无常处。其寒多者,则为痛痹。其湿多者,则为着痹。冷汗濡,但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则为周痹也。在肌中更发更止,左以应左,右以应右者,为偏痹也。(千金)
这是提出了痹证的分类证候。这个分类法是最贴近临床的,因此被后人公认了,也被伪军写进了教材。他说啊,痹证,风邪多的呢,表现的症状是:麻痹不仁而肿,各个部位走窜,今天这里不舒服,明天又发展到别的地方。这个叫做“行痹”。如果不是这样,它不走窜,而是在一个部位局限,就是以疼痛不得屈伸为主的,这是寒邪为主啊,叫做“痛痹”。如果这两者证候都不明显,就是局部重着发沉的厉害,甚至是水肿,也疼啊,不剧烈,不动就不是很疼,这是湿邪过剩了,这叫做“着痹”。那个肾着汤证,就是代表。
冷汗不断,周身上下,随着血脉运行走窜疼痛,用经络辨证无法分辨,这个叫做“周痹”。这个和“辨卒尸厥脉证并治”第九条差不多,你们课后复习一下。分别就是周痹的证候是痛、麻木。或者肿胀。而那个第九条的,就是急痛如针刺。
还有一种,就是肌肉疼痛麻木或者肿胀,间歇性发作,部位固定而不移,左侧疼就是左侧疼,右侧疼就是右侧疼,这叫做“偏痹”。坐骨神经痛、颈椎病一侧肩臂痛、肩周炎等,都属于这个病。要和偏瘫中风鉴别开。
3. 夫痹,其阳气少而阴气多者,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且热也。诸痹风胜者则易愈,在皮间亦易愈,在筋骨则难痊也。久痹入深,令营卫涩,经络时疏,则不知痛。(千金)
这个说的更好。他说,痹证,阳气少,阴气多,身上就冷,畏寒。反过来,就要发热。各种痹证,风邪多的,可以发汗解决,很容易治疗和痊愈。病位浅的,就是皮肤感觉麻痹的,都好治疗。而寒湿就不好治疗,喜欢深入筋骨,痹着而不去。太难治疗痊愈了。如果病久了,经络不通,营卫气血不能巡行濡养,就要麻木而不知道疼痛了,要肌肉萎缩废用的。这说的都是临床实相,确实如此。这才是临床家说的话。
学生:深入筋骨的,灸疗效果如何?
只能以灸疗和火针为主。药用丸药。怕火针,就用针刀去切。
学生:丸药和汤药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用丸药,是考虑湿重吗?
汤药治疗急病,近病,丸药是打持久战。散药一般治水。
4. 风痹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腹中股淫泺,烦心头痛。(千金)
风痹,是病处麻木不仁,还有走窜的现象,甚至局部肢体萎软无力。要和偏瘫鉴别,不要误诊。这个病时间长了,会出现两脚一会感觉冰冷,一会感觉热的烧灼。两个腹股沟部位有湿汗,心烦,头痛。这是病久而入厥阴了。
这篇虽然叫风痹风毒,但是它基本把痹证的病理和类别,借着风痹,都说清了。风痹,以及连带的这些痹证的治疗,参考《辨湿暍脉证并治》和《中风篇》,方子都在那里,用续命汤系列去辨证使用就行,就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