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
1250900000037

第37章 辨痉病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5)

第七章 辨痉病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5)

5. 夫风毒,有脚未觉异,而头项臂膊已有所苦,有诸处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内已有所困。又风毒之中人也,或见食呕吐憎闻食臭,或有腹痛下痢,或大小便秘涩不通,或胸中冲悸、不欲见光明,或精神昏愦,或喜迷忘、语言错乱,或壮热头痛,或身体酷冷疼烦,或觉转筋,或肿不肿,或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或复百节挛急,或小腹不仁,此皆脚气状貌也,亦云风毒脚气之候也。(千金)

这条不译,因为很浅显。风毒脚气,古人给的就是这个名词。这个病,孙思邈说,古代很少见。按照古书叙述的证候来看,有一个大病,属于这个范畴,那就是西医说的“重症肌无力”。后人对脚气的论述和理解,都是臆测,因为病例少的缘故,认识不正确。有人说啊,脚气,就是脚肿,然后肿到肚子,入腹了,就死了。这都是臆想的,实际能见到几个?我见到的两个,都是外伤感染的,出现的这个症状。

这个病啊,有脚肿的,也有不肿的。不肿的呢,你用手按按他的脚,也有微肿啊,或者是脚底里面有硬结啊。一按,就疼得要命。这是个大病啊,后世还没有医书和医家系统论述啊。

6. 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皆成脚气。世有勤功力学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湿地,不时动转,冷风来击,入于经络,不觉成病也。凡常之日,忽然暴热,人皆不能忍得者,当于此时必不得顿取于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复不得受之,皆生病也。(千金)

这就是生风毒的因由,要知道原因。

7. 若暑月久坐、久立湿地者,则湿热之气蒸人经络,病发必热,四肢酸痛烦闷。若寒月久坐、久立湿冷地者,则冷湿之气上入经络,病发则四体酷冷转筋。若当风取凉得之者,病发则皮肉顽痹,诸处动,渐渐向头。(千金)

风寒湿邪,感受了之后,各有侧重的症状,都是逐渐往全身发展,“渐渐向头”。他这个病啊,就是这样,逐渐往上发展,瘫痪而不能行步,然后是不能翻身,到手了就手也不能动,到了胸部,就要呼吸困难,肌肉瘫痪啊,“呼吸肌麻痹”了,最后死亡。伪中医知道从脾立论了,说是脾虚,这就大错特错了,那真是治一个死一个。

8. 故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开,腠理疏通,风如急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胫表里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二三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黄帝云:当风取凉,醉已入房,能成此疾。(千金)

这个也是说证候的。凡是有了这个证候,就要防备是风毒病,要早治,在病处灸疗,就可以解决问题。

9. 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决意急治之勿缓。伤缓气上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胁逆满,气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治也。(千金)

这条说的最好了。他说啊,刚刚有感觉,就要急治,不要大意了,觉得是个小风湿,那就坏了。看看症状,说是毒邪慢慢往上走,有病的地方或者肿,或者不肿,说的多好!有临床经验啊!然后,继续发展,就要“胸胁逆满,气上肩息”,喘气都费劲了。要急治,不然必死无疑。典型的“肌无力”表现!他们为什么偏要往脾虚上贴靠呢?古经典叙述的历历在目,为什么乱搞呢?简直是智慧如沤!因为不深入经藏的原因!

10. 但看心下急气喘不停,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皆死。(千金)

这是风毒寒饮上逆啊,阴阳之气不得续接了,厥了!厥阴病的死证啊。到了这个地步,谁也没办法了!

11. 凡脚气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脚气之人,皆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终不得畏虚,如此者皆死不治也。(千金)

这个病,是实证,不能大补啊,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服药攻邪而死的!也不能大泻,但是还要小泻不是?不要害怕泻法啊!不然,就没有一个可以救活的!现代?补脾啊!补死了!这不是变相杀人是什么呢?含灵巨贼,杀人屠夫啊。今后见到这个病,千万别给健脾了。

12. 世间大有病患亲朋故旧交游,来问疾,其人曾不经一事,未读一方,自骋了了,诈作明能,谈说异端。或言是虚,或道是实;或云是风,或云是蛊;或道是水,或云是痰,纷纭谬说,种种不同。破坏病患心意,不知孰是;迁延未定,时不待人;然致祸,各自散走。是故大须好人及好名医,识病深浅,探赜方书,博览古今,是事明解者。看病不尔,大误人事,窃悲其如此者众,故一一显析,具述病之由状,令来世病者读之以自防备也。但有一状相应,则须依方急治,勿取外人言议,自贻忧悔;但详方意,人死不难,莫信他言,以自误也。(千金)

这条浅显,不解释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听信流言,犹豫不决,枉死者不少。三日一更医,五日一易诊,耽误病情。实在是可怜悯。这是今人的心态,多疑。病人如此,再加上亲朋好友多,七嘴八舌,就更没主意了。即使有主意,没碰上明医,也是白搭。所以俗语说,治病也要靠缘分。这个不假啊。这样的情况,我遇到的太多了。遇到这个情况,我就这样。

13. 凡脚气虽复,诊候多涂,而三部之脉,要须不违四时者为吉,其逆四时者勿治。余如脉经所说,此中不复具载。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浓赤白者难愈;黑人耐风湿,赤白不耐风;瘦人肉硬,肥人肉软,肉软则受疾至深,难愈也。(千金)

凡是风毒脚气,病情虽然复杂,诊法也多变。但是有个宗旨,要寸口脉象,不违逆四时常法。不然,怕是救不了了。什么叫做四时常法?中医说,人的脉象,要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表象出相应的脉象来。春天的脉要弦,夏天的脉要洪,秋天要微浮,冬天要沉。其实啊,你按照冬夏两个季节来分就够了,夏天热,脉都是跳的有力,一摸就摸到了;冬天天冷,脉就要收束了,要偏沉。如果这个病人的脉正相反,夏天沉,冬天浮数有力,这就不正常了。别说这个风毒,别的病也不行啊,也要注意的。

顺便说说,还有一种脉,脉病人不病,脉不正常啊,可是病人很健康,没感觉的。《脉经》说,这叫行尸!仓公叫它“内关”。内关,我的理解呢,就是内外阴阳阻隔了,病形显不出来,被隔到里面了。这样的人,其实病的很重,邪气很深了。灯灭之前,反而大放光明,在“抖落”精神呢!我管这个叫做慢性的“回光返照”。这样的人往往暴亡。要是碰上三虚之年,更是暴毙。我碰见过几个这样的,说我的号脉不准,大庭广众的把我埋汰够呛。结果没几个月来信了,死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啊。我们叫做可恨,佛祖叫做可怜悯,人家佛祖不恨任何人。见到这样的脉,尽量劝说吧。

风毒病,病人黑瘦的好治,瘦人耐风湿,水饮痰湿不多,胖人难治,水饮多,腠理不密,风毒容易侵袭入里。这是从脉的季节上和肥瘦上来断。

14. 凡人久患脚气不自知别,于后因有他疾发动,治之得瘥后,直患呕吐而复脚弱,余诊之,乃告为脚气。病者曰:某平生不患脚肿,何因名为脚气。不肯服汤。余医以为石发,狐疑之间,不过一旬而死。故脚气不得一向以肿为候,亦有肿者,有不肿者。其以小腹顽痹不仁者,脚多不肿。小腹顽后不过三五日,即令人呕吐者,名脚气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千金)

这条说得也很教育人。本来内有风毒,没有发作,被别的病给引发了。医生说了,他还不信,以为脚气必须要有肿大,乱治而亡。他说了,小腹麻木不仁的,脚就不肿。其实也有很多脚不肿,肚子也不麻痹不仁的。这个要注意,不要被误导。一旦小腹麻木不仁,那是病重了,三五天而呕吐、气逆,基本就是死证了。

15. 凡脚气病,枉死者众。略而言之,有三种:一觉之伤晚,二骄狠恣傲,三狐疑不决,此三种正当枉死。故世间诚无良医,虽有良医,而病患有性灵堪受入者,更复鲜少,故虽有骐骥而不遇伯乐,虽有尼父而人莫之师,其为枉横亦犹此也。今有病者,有受入性,使余治之,不过十日,可得永瘥矣;若无受入性者,亦不须为治,纵令治之,恐无瘥日也。非但脚气,诸病皆然。良药善言,触目可致,不可使人必服;法为信者施,不为疑者说。(千金)

这条说得太好了。一句话,缘分而已。不可强迫治疗。如果病人信医生,那么这个病很容易治疗,不是很难。受入性,就是病人德行修养好,信你,接受你。

“世间诚无良医”,这话说的很尖刻啊。古代如此,现在更是如此啊。我们要努力做良医。要做良医,就要弃捐名利和享受,秉烛达旦才行。

16. 脚气脉三种,以缓脉为轻,沉紧为次,洪数者为下。脉浮大者,病在表;沉细者,病在里。其脉浮大紧驶者,三品之中最恶脉也。(小品)

这个病,脉法上有三种,很好辨。缓脉,大家都知道了,有神,有胃气,正气和缓,邪气不显现,病轻好治。沉紧,是病邪深入而盛。洪数的,是病邪亢进,阳气欲脱。脉浮,病在表;沉细的,是正气不足,病邪入里了。脉浮大紧驶者,就是洪数有力,脉硬,全无胃气,病轻发展急速啊,就危险了。凡是一些重病啊,见到脉来急数的,都是疾病在进展,尤其癌症,见到急数了,发展的就十分迅速了。我治疗的那个病人,就是第三种脉。真的是很危险,发展很快,三五天就一个样子,从发病到来到我这里治疗,也就2个月,来的时候,吃饭已经要靠别人喂了。这个病人好的也快,1周就能下地自己慢慢行走,1个月,一切能自理。2个月痊愈了。

17. 风毒之气入人体中,脉有三品,若脉浮大而缓,宜服续命汤两剂应瘥。 (千金)

这是个轻症。脉浮大而缓,病未入里,还在表,缓,是病轻。可以用续命汤系列,辨证用方。两剂应瘥,疗效很好,迅速。续命汤我给大家都总结完了,那是一个系列,只要辨方证就行了。

18. 若风盛,宜作越婢汤加白术四两。(千金)

若风盛,风盛,就是汗出、麻痹、走窜。要越婢汤加白术四两来治疗。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这个越婢汤,是治疗风水的,解表祛风湿的,还养津液胃气。无大热,还是有热,有个不典型的阳明外证。麻黄配石膏,是去阳明的微热,发的是表中的水湿。表湿蕴藉,都水肿了,里热不能外透,就要有些内热的。这个方子就是针对的这个证。也是太阳阳明病,饮证。加白术四两,典型的药症对应。四两,还能降逆啊。多好个方子啊。

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有人说了,去风湿,用苍术啊。用苍术可以吗?苍术热,发汗啊。绝对不能用苍术,伤津液,增内热。用在三阴证上还可以,但是也要辨证准确才行。时方派很喜欢这个东西,平胃散用它,哪里是平胃?平脾散还差不多!

19. 若病患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此人脉多是因虚而得之。(千金)

这条是讲虚弱的人患了风毒,脉虚弱啊。这样的病要用风引汤去治疗。

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者。除热瘫痫。风引汤主之。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看方子就知道了,这个虚是相对的,也有实证不是?人家前面说了,这个病别怕泻法,没有因虚而死的,这个病都是实证实邪死的。虽然说,虚弱脉的风毒病人要用风引汤,但是临床也要在辨证上下一番功夫,要严谨,不要见到虚了就用这个方。尽信书不如无书。

20. 治风毒病初得,似时行毒病,而脉浮缓,终不变快,此不治。或数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识人,或发黄,或发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烂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续命汤一剂,须服葛根汤、麻黄汤下(攻)之。若此不折,更与续命汤两三剂必瘥。此病大急,常令汤势相接,不可使半日缺汤,即便杀人。(千金)

这条是说,这个病刚得的时候,很难诊断是风毒。证候不全啊,不好鉴别。脉虽然浮缓,不见到急数的脉,你如果疏忽了,不急治,他就发展的让你措手不及,可能几天就快速恶化而死亡。或者转而出现很多恶性的,难以预见的极端的复杂症状,如“或得便不识人,或发黄,或发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烂者”,这都是严重的并发症或者继发症。这个提醒我们,不要粗心大意。不粗心,还要被这个病被动地牵着走啊,何况粗心“乎”?他这个医生呢,就有个好办法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