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小病不可小视
12485700000005

第5章 黄疸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黄疸是指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皮肤和黏膜被染成黄色。正常血清胆红素每升不超过17.1微摩尔,达到34.2微摩尔以上即可出现黄疸。当血清胆红素在17.1~34.2微摩尔/升时,皮肤和黏膜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黄疸。

人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尿色变黄,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尿黄呢?如果一次进食大量的胡萝卜或橘子,大量胡萝卜素被吸收后经尿排出,可使尿色变黄;许多药物服用后也会尿黄;但是多数情况还是因为疲劳和饮水太少,较多的胆色素经尿排出所致。

人体的胆汁内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胆色素是由肝细胞制造的,随着胆汁经胆管注入十二指肠,在肠道内起帮助消化的作用,最后由大便排出体外。其中有一部分胆色素被吸收入血,而其中大部分再经过肝脏、胆管、肠道排出体外,只有极小部分经尿排出,所以有时尿色为黄色。有时因饮水少或出汗多,导致尿液浓缩,尿色便更深些,这是正常现象。单有尿黄,如果不是色深如豆油般,一般可以观察一两天,要是发现眼睛的巩膜也发黄,或者皮肤也变黄,就可能是黄疸。黄疸是人体胆汁代谢紊乱的表现,这时要及早去看医生。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不少,最常见的有①病毒性肝炎;其中主要是甲型病毒性肝炎,常伴有厌食、恶心、发热和肝区疼痛等症状。②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都可出现黄疸,但其更主要的症状是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和发热。胆石症则因为胆管和胆囊内的结石继发局部炎症,或由于相对位置的改变,刺激胆囊引起剧烈的痉挛,表现以剧烈的右上腹疼痛为主。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同时出现。③一些急性传染病:如疟疾、伤寒、斑疹伤寒等也可出现黄疸。④肝脏、胆管或胰腺肿瘤:以黄疸表现为主的肿瘤,最常见的有胆管癌和胰头癌。胆管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发生癌,但以胆管下端膨大部位多见,这个膨大部位犹如茶壶的壶腹,因此被称为壶腹癌。胆管被逐渐增大的肿块堵塞得严严实实,胆汁完全不能进入肠道,以致出现深度黄疸,这时患者的大便可因缺乏胆色素而变成陶土色。

胰腺的头部紧贴着胆总管,越长越大的胰头癌块从外面压迫胆总管,同样堵塞胆管,所以黄疸的特点都为持续性,并且进行性加重,巩膜、皮肤都成为深黄色,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它还有另一特点便是无痛,正是无痛这一特点,使得许多患者未能予以重视而延误了治疗。晚期肝癌也可出现黄疸,但在诊断和治疗上意义都不大。

了解了这些以后,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黄疸,尤其是无痛性的,就要格外小心,及早就诊,争取手术治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