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12471700000006

第6章 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古埃及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干预政治,控制教育、文学、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人民的世界观、伦理道德标准也来自于宗教。甚至医学、天文学、几何学及其他学科也都与宗教有密切关系。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宗教与古埃及文明,与古代埃及人的生活始终相随,它在古埃及社会中所起作用时间之长、影响之深之广,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埃及的宗教起源于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每一部落都崇拜自己生活地区的某种特殊的动物或植物,将其视作自己的血亲。进入文明后,由一些部落联合而成的小国家(州),都保存图腾,并赋予了象征代表国家的意义。可以说,埃及宗教从文明产生起就与政治联在一起。各地各州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祇。如孟菲斯州崇拜公牛神阿匹斯,提尼斯州崇拜鹰神荷鲁斯。随着统一埃及国家的出现,许多原先的州神也都具有了全埃及的意义,如阿比多斯的奥西里斯神、底比斯的阿蒙神等。埃及宗教的一个特征是多神信仰和神的地方性,能够确认的神有200多个,个性不明显或存在时间不长的神,则不计其数。如阿蒙神、奥西里斯神、普塔神、荷鲁斯神、拉神、伊西丝女神、穆特女神、哈托尔女神等等,这些神,有的是从史前时代就出现并传下来的,有的是埃及统一以后才出现的。旧的神都被保留,新的神又不断产生,神谱是开放的,神祇的数量越来越多。神的特性、神的作用影响也不断在变化。有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神联合成新的、更高一级的神,新的特性取代了原有的特性;有时,地方上的一些神仍保持其原有特性,但组成众神集团。通常一地有一个主神,当地其他神都受这位主神支配。古埃及的神都有自己的出生地和活动范围,他们也只在自己的城、州或地区行使权力。古埃及众多的神,他们的地位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有所变化,最为重要的有以下诸神:底比斯的阿蒙神。在古埃及语里阿蒙是“隐形”的意思。他最初是风神或空气神,呈人形。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360年,阿蒙神在全埃及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第二中间期末,偏于上埃及底比斯的法老高举阿蒙神的旗帜,与盘踞于下埃及的喜克索斯人对抗并最终把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重新统一埃及,建立新王国。底比斯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阿蒙神也成为全国最高的神。底比斯城内建有全埃及最宏伟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奥西里斯是另一个具有全埃及意义的神,原是植物与水之神,是布塞里斯的地方神。他的妻子是伊西丝女神,儿子是荷鲁斯神。奥西里斯神以人形出现,但是两腿不分明。他是永恒的生命象征,复活后成为冥间的国王,专司对死人的审判。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故事,在埃及是家喻户晓的。普塔是各种技艺和工匠的守护神,也是孟菲斯的地方神。普塔神呈人形,两腿与奥西里斯神一样不分明。盂斐斯是古王国时期埃及的首都,也是重要的宗教中心,所以普塔神也具有全埃及的意义。拉神是希拉康波里的太阳神。太阳神在古埃及人眼里,具有无所不包的光辉和力量。他掌管自然界和诸神,也管理人间事务。早在第五王朝,拉神就成为埃及国神,法老都自称是太阳神和祭司的妻子所生,在自己名字前都加上“拉神之子”的头衔。荷鲁斯神是勇敢和年少有为的象征。哈托尔女神主管爱情、舞蹈、酒以及遥远的土地。她在各地还具有地方性的神性和形象。伊西丝女神是奥西里斯的妻子,荷鲁斯的母亲,她象征忠贞的妻子和尽职的母亲。塞特神是奥西里斯的兄弟,他阴谋杀死奥西里斯,被埃及人视作凶恶和灾难的象征,他的名字常与沙漠、异域联系在一起。

古埃及人崇拜的诸多神中,太阳神始终名列第一,他具有无所不包的光辉和力量,被认为是全埃及最伟大的统治者。

古代埃及,宗教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神祇和国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神权和王权息息相关。宗教和政治互相依存,宗教为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依据和保障,政权仰仗神权而存在并借助于宗教加强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人相信国王是神的儿子,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君权神授。埃及的第一个女王哈特舍普苏特(前1503—前1482年在位)执掌政权后,虚构了阿蒙神使其母亲怀孕而生她的神话,并在神庙的墙壁上雕刻出这个内容,从而证明她的王位的合法性及其神的来源。埃及的宗教是多神信仰,作为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系统的神庙集团及其僧侣,深深进入政治、经济生活,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

各重要的神庙集团都有自己的地产、奴隶、建筑、财富。历代法老都不断把土地、奴隶、财富赐给神庙,新王国时期是阿蒙神庙集团最为辉煌的时候,各代法老每逢战争胜利或国家庆典,就对阿蒙神庙大量赏赐。例如,图特摩斯三世有一次一下给阿蒙神庙集团1595名叙利亚俘虏以及大量钱财,还把许多被征服的亚洲城市供阿蒙神庙使用。据第二十王朝的哈里斯纸草文献载,阿蒙神庙集团拥有奴隶8畅6万多,土地8畅6万多斯塔特,牲畜42万多头。法老拉美西斯三世一生赠给神庙的土地,占古埃及可耕地的1/10.土地上的居民和手工业作坊,也跟随土地一起归属神庙。神庙经济是古埃及奴隶制经济的重要部分。作为神庙主体的高级僧侣,是奴隶主统治阶级上层集团的一员,他们参与政治事务、担任高官、掌握官僚机构的某些行政大权,甚至官拜宰相,古埃及神庙的僧侣有等级之分。在中王国,各州神庙的最高僧侣是州长,新王国时期,许多神庙的主要僧侣都由地方官吏担任。僧侣不仅因担任官职,直接参与政事而与政治结合,而且还通过掌握垄断教育、知识、文字传授而牢牢控制培养大小官员的权利。培养政府行政人员的书吏学校隶属于宫廷和神庙。文字完全操纵在僧侣手里,他们故意给文字罩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他们教导学生说,文字是智慧之神图特的赐予。书吏学校都设有祭坛,供奉图特神雕像,学生上课前要向图特神顶礼膜拜。学生们练习抄写的是各种各样的宗教教谕,从小接受宗教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世世代代国家各级行政机构的官员都是在僧侣的教育下,由神庙学校培养出来的书吏。书吏虽不属统治阶级的最上层,但他们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专业活动,有权有势,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中许多人本身就出身于官员、贵族家庭,工作又与宫廷王室、贵族和高级僧侣有密切的联系,神庙僧侣通过垄断培养教育政治官员而使宗教与政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而一的程度,至于一般百姓,因学习文字的艰难和神庙的垄断,事实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与文字无缘。

宗教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拥有世俗的特权和影响,而且深入社会生活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古埃及的绘画、雕刻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属于宗教活动的内容,神庙和墓室里的壁画和雕像不是用来供人欣赏,而是为了纪念死者、进行祭礼和巫术。

古埃及艺术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手法、创作原则都受宗教的直接影响,同时艺术有着极为明显的宗教功能。由于对复活和永生的宗教信念,埃及人大量建造陵墓、神庙。陵墓是来世生活的“家”,神庙是达到永生世界的“路”。绘画、雕塑正是这些建筑物必不可少的附属品。壁画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形式,壁画和浮雕的创作目的与题材几乎相同,是为来世生活展现美景,实际上是古埃及人现世日常生活的程式化图解,从国家大事,如祈神仪式、战争胜利、各种庆典,到狩猎、农耕、宴会、乐舞等寻常内容。陵墓、神庙内大量置放神祇像和国王像,供人膜拜、观瞻,还有模仿死者容貌的雕像,以便灵魂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肉身。

文学同样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祈祷文与自传是两种最早用文字记载的文学形式。祈祷文主要是列举死者在世的功绩,祈求神接纳死者。自传只记载人们的优点和功绩,避而不谈缺点和过失,以求得进入永恒世界。这两种最早的成文文学体裁,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和功能,古王国时期产生的教谕文学包含许多宗教箴言与教条,以此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第五王朝末出现“金字塔铭文”,这是宗教文学的一种形式,通常刻在金字塔里墓室壁上。金字塔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神学理论、神化引谕和复杂的宗教仪式等。为国王举行葬礼时,由僧侣诵读金字塔铭文。“亡灵书”是新王国时期的祭祀文学,亡灵书书写在纸草上,人死后把它作为随葬品埋进坟墓。亡灵书的目的是使死者复活,来世生活满意。亡灵书体积小,价格便宜,大多数老百姓都买得起,成为每个死者的必备品,就连不识字的文盲也要让人在他死后的棺材里放上亡灵书。

宗教渗透进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它对埃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无所不包的,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对神的崇拜。婴儿诞生后,为给孩子取名,父亲或取名字的人要口述神和自己孩子的关系,祈求神为孩子赐福。家家户户供放神的雕像,按规定仪式向神献祭和祈祷。普通人逢时逢节都去神庙进行献祭,在这些节日,神要同公众“见面”。各神庙的活动内容因神庙的位置和祭拜的神的不同而相异。从国王到平民对神都顶礼膜拜,向神献祭,是希望神能给他们带来恩惠。节日中神的出现对崇拜者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古埃及语中,“节日”一词就是从“神的出现”演变而来的。

宗教对埃及人影响最深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可以说,古埃及人的一生都生活在某种宗教世界中。在埃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人们对死的恐惧、对生的依恋尤为突出,从而产生希望死后复生,继续过人间生活的强烈愿望并形成埃及人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这种来世观念与埃及人笃信灵魂不灭的宗教观有关,他们相信,人生在世依靠两个要素:一是有形的肉体,二是无形的灵魂。灵魂“巴”的形状,是长着人头、人手的鸟。人死后,灵魂“巴”仍存在,可以自由飞离尸体,但尸体仍是“巴”依存的基础。死者复生进入来世的前提,是作为灵魂依存的尸体必须保存完好。由此,埃及人摸索创造出一整套尸体防腐、制作木乃伊的方法,尸体制成木乃伊后,要为死者举行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复杂宗教仪式,使他的各个器官重新发挥作用,使木乃伊复活,在来世生活。为让死者在来世仍像现世一样生活,墓室内必须供上食品、衣服、用具等物品。墓葬仪式特别隆重,它已超出对死者哀悼、追思的意义,而是代表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站,是人们从短暂的现世走向来世、走向永恒生命的必由之路。古埃及人相信未来世界在埃及的西部,那里是太阳神工作一天后的休憩之地,也是人们在现世生活之后获得永恒生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