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12471700000005

第5章 法老统治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国家,进入文明,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自古王国(约前2686—前2181年)起,埃及全国统一,建立起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权。古埃及人尊称国王为法老(法老原意为宫殿)。法老是绝对专制的君主,同时又是众天诸神在人间的代表。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他的意志、他说的话就是法律。全埃及人都得绝对服从法老的旨意。在法老面前,文武百官贵族都得下跪敬拜。许多大臣以亲吻法老的脚、鞋靴,甚至脚旁的尘埃为荣。法老的专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有十分复杂而庞大的官僚机构,它也是控制百姓、剥削镇压奴隶的严密组织网络。法老处于这架权力机器的顶部。法老之下有宰相(号“维西尔”),他是行政官僚机构的首脑,辅佐法老综揽全国政务。宰相下面又设立许多部,如粮食部、司牛部、祭祀部等等。地方行政由各州的州长管理,掌管全州的赋税、水利和司法。宰相和州长都由法老任命,实际上,宰相和文武高官、重要的州长都由王室成员担任。军队是法老政权的支柱。

法老是埃及全国土地的拥有者,可以随意把土地赏赐给官吏、神庙和他所宠信的人。法老的宫廷还直接掌握、经营遍设全国的大农庄、大牧场。宫廷作坊是全国最重要的手工业企业。

古埃及庞大的国家机器主要有三个职能:即维持、巩固法老的专制政权,镇压奴隶的反抗活动和起义,对外进行军事扩张侵略,掠夺土地、奴隶和财富;控制调用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财产;协调组织公共工程,以保证全国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法老政权代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建立在奴役剥削奴隶、广大农民基础上的。埃及进入文明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仍长期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中王国时期才开始出现青铜器。为满足法老及奴隶主阶级直接生活需要和奢侈浪费,为建造宫殿、神庙、水利灌溉等大规模工程,大量奴隶被迫从事繁重的劳动。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除战俘奴隶外,还有债务奴隶。农民的处境也极其恶劣。他们必须交纳赋税,还要服劳役,为法老或贵族、神庙工作。在法老的奴隶主阶级专制统治下,古代埃及发生过许多次奴隶和贫民起义,尤其在第一中间期和第二中间期,爆发了摧毁法老政权的全国规模的起义。起义者占领京城,打开法老的粮仓,宫廷的官员被赶出宫廷。“那些本是受人驱遣的人,现在却来驱遣他人了,那些本来自己没有谷物的人,却已成为谷仓的所有主”,“奴隶遍于全国,王宫却空空无人”,“奴隶变成了主人”。以法老为代表,以地方贵族、高级僧侣、军事贵族为基础的埃及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权,始终把牢牢掌握军队、控制镇压人民的一切反抗活动视作首要大事。法老直接掌握军权,地方各州也处于中央驻军控制之下。

法老不仅依靠军队控制人民、镇压一切反抗活动,还不断通过战争向外侵略扩张,掠取土地、财富和奴隶。早在第一、第二王朝时,法老就对南边的努比亚人、西边的利比亚人和东北方的亚洲各族进行过多次战争,还远征西奈半岛。古王国时期,通过战争所获的奴隶数目比以前大量增加。中王国第十二王朝诸法老曾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控制了努比亚的金矿和西奈半岛的铜矿。新王国时代,埃及的对外军事侵略扩张达到了顶峰,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不断进行大规模的侵略远征。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在位30余年间,出征叙利亚、巴勒斯坦17次。他的扩张使埃及版图北至叙利亚的卡赫美什、南至第四瀑布、南北疆界距离约达3200公里,埃及成为当时西亚北非空前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每次侵略战争都为奴隶主阶级带来大批奴隶、财富和战利品。图特摩斯三世之子阿蒙荷特普二世在位第9年的远征中,曾掠得战俘8畅96万人。自古王国以来的传统,对外战争中的战利品,部分送给官吏、军官、士兵,奴隶除留给王室一部分外,大量赠送给神庙。

奴隶制经济是建立在对内剥削奴隶、农民的劳动,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掠夺战争基础上的。侵略战争源源不断提供的奴隶和财富,又促进了古埃及奴隶制经济生产的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比较单一的民族组成和相对不易遭受侵犯的地理环境,使法老依靠军队长期维持其政权。除中王国末第二中间,原住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喜克索斯人入侵,并在下埃及建立第十五、十六王朝,埃及几乎从未被外族征服过。历史上虽有无数次动乱甚至分裂,但法老总能重振雄风统一全国。直至公元前525年,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入侵并打败法老,埃及沦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才丧失了国家的独立。

法老政权的第二个职能是控制、调用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财产。法老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拥有对埃及国家财产的全部支配权。为了不断地清楚了解自己的“家底”,最有效剥削奴隶、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法老政权制定了土地制度、税收制度、档案制度。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财产都登记入册。一切土地都必须在宰相衙门登记,法老赐予的土地执照必须由宰相衙门颁发,一切关于土地的诉讼也必须由宰相衙门审理。每隔两年,政府对全国土地进行一次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民被强制性地束缚在土地上,耕种小块份地。农民对份地没有所有权,往往没有牲畜,只依靠简单的农具劳动,春播时由官吏丈量土地,发放种子,然后监督劳动,监督收获。丧失土地沦为佃户雇工的人,连同他们耕作的土地一起被分封给神庙或贵族大臣。

古埃及国家机器的第三个职能是协调组织公共工程,以保证全国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古埃及的经济生活中农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历代政府都把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利系统视作自己重要的职能。尼罗河的水位和定期泛滥对埃及的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派专人观测尼罗河水位,水位高表明泛滥区域广,耕地面积扩大,财政官员据此计算产量可多征税额,反之则少征。政府负责测量、记录有关河流水位、航道的资料,绘制地图,并把这些材料作为重要军政档案予以保存。从古王国时代起,政府就注意开挖新水渠,整修建设全国水利工程以扩大耕地面积。许多管理水利系统的大臣和官员,夸耀自己遵照法老命令开挖河道、增加灌溉面积、促进农业发展的功劳。中王国时代,政府在下埃及法雍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程,利用地形环湖建堤坝,开凿渠道,不仅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还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开掘运河、疏浚渠道、筑堤建坝等巨大工程都需大量劳力,政府通过向农民摊派租税,抽调力役,强制完成这些工程,以确保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