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12471700000007

第7章 金字塔和神庙

古埃及人遗留下多姿多彩的建筑遗存。除了其他地区文明也具有的房屋、宫殿、庙宇、城堡、陵墓外,还有世界难与为匹的金字塔、方尖碑、斯芬克斯等。金字塔和神庙构成古埃及建筑的主体。这些建筑凝固着古埃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中反映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这一文明兴衰的见证。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建筑。它是从早期叫做“马斯塔巴”的一种长方形平顶砖墓发展而来。最早的王陵采用这种马斯塔巴墓葬建筑。它有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两部分。随着古埃及人宗教意识的日趋强烈,他们对死后住所的要求也比生前的更高。第三王朝时,一位名叫伊姆荷太普的多才多艺的杰出建筑师,受命为国王乔赛尔设计陵墓时,在一个巨大的“马斯塔巴”上又加上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建成阶梯形金字塔。这第一座金字塔坐落于萨卡拉,高达61米,后来一级一级之间的阶梯被用石头填平,开始出现真正的角锥形金字塔。金字塔也作为古埃及国王陵墓的固定式样,代代相传。现已探明的大小金字塔,总数有80多座,多数建于开罗附近,有67座。尚属完整可供研究的有30多座。金字塔作为陵墓建筑,它的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墓室的地下建筑;一是墓上建筑。金字塔这种王陵建筑形式,历经各个朝代,持续了1500多年,几乎一成不变。

金字塔是古埃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和表现,是文明的创造者——埃及劳动人民留给全球的一份遗产。

金字塔最集中地反映了埃及人民高度的智慧、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能力和劳动技能。金字塔是一种庞大的石料建筑,完全用一块块巨大石块建成,还有复杂的地下建筑部分。以坐落于开罗附近吉萨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例,该塔是全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塔高146米(经数千年风雨侵蚀,现高137米),底面呈正方形,底边每边长230米(现长227米),绕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约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砌成,平均每块重量为2畅5吨,最重的有30吨。这些石块之间并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完全是用磨得很平的石头,一块块叠加起来,接缝处紧密不可辨,连刀片也无法插入。四条底线的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1/1000以内,基部四直角误差最大为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的误差在1分15秒至5分30秒之间。胡夫金字塔有上下三个墓室,石棺放置在最上一墓室,其他两墓室可能在建造过程中因计划改变而被废弃。墓室的入口,在塔的北面离地约13米高处。从入口处进去,经过一段向下的甬道、一段上坡甬道和另一条高度超过8米的大走廊,到达安葬胡夫的墓室,人称“国王墓室”。这个墓室高约6米,顶部是重达400吨的大石板。“国王墓室”南北墙上,开有两条直通塔外的通风道,是为了供国王灵魂出入用的。墓室处在塔中心之处,离地平线约40米。

直到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保持这个纪录达4500年之久。

在尚未使用任何金属工具,还没有发明车子,没有任何起重设备,甚至连一根坚硬吃重的杠杆也没有的条件下,古埃及人设计、建造了如此庞大、精确、复杂的工程,充分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建造金字塔需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工匠以及数以十万计的劳动者。据估计,建造大金字塔使用30多万劳力,费时30年,消耗不计其数的金钱财物才得以完成。

金字塔是古埃及宗教观的物化表现。宗教和金字塔有密切关系。从建造金字塔的动机和目的、金字塔的建筑特征以及坐落地点,都反映其宗教意义和蕴涵着浓厚的宗教性质。

古埃及人的生死观、灵魂观、来世说决定了他们的陵墓建筑。他们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是永恒的,认为人死后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把生前的居宅叫做“宿”,而死后的葬处叫“家”。因此,建造的墓地要优于房屋。人死而灵魂长存,这是古代许多民族共同的观念,但埃及人尤为强烈突出。他们相信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与生前一样要吃喝、休息、娱乐,但必须把灵魂依附的尸体保存完好,使灵魂能自由出入,死者进入来世就能复活。这样,为保存尸体制作木乃伊,建造灵魂长期居住生活的墓葬成为埃及人的生活传统。法老作为神的儿子,作为神在人世间的化身,他的陵墓建筑设施必须臻于完整,也必然是这种宗教观念的体现。金字塔的高度不断增加,以52°的斜面直插天际,反映企图让灵魂进入天堂的愿望。金字塔形还具有太阳神崇拜的意义,金字塔把太阳的光辉折射到国王的土地上,让埃及领受太阳神的恩泽。所有金字塔都坐落于尼罗河西岸,毗邻沙漠地带。古埃及人心目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生命的源头,而日落的西岸,则是超度亡灵的西方彼岸世界。金字塔外面还有一系列附属建筑,形成一组陵墓建筑群。整体的建筑设计是古埃及人的宗教习俗所决定的。送葬的木船将死者遗体送到尼罗河西岸,进入河谷享殿,举行仪式后穿过通道来到毗邻金字塔的享殿,再举行瞻仰遗容,供奉食品,祭奠亡灵等仪式,最后将制成的木乃伊送到金字塔墓室的石棺中存放起来。

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政权强化的外部表现。法老活着是统治者,死后复活还是统治者。金字塔是死而复活的国王的永久的宫殿。为建造这一永久的住所来维持其永久的统治,不惜耗费巨大财富,驱使、强迫数十万奴隶、民工,用几十年时间来完成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只有高度集权的奴隶主专制主义政权,才有可能征调劳力,组织劳动,提供粮食。只有专制政权,才会为了国王的专横、奢侈,而不顾建造金字塔给人民带来多大的痛苦和灾难。在埃及,人民中长期流传着金字塔使埃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传说,而金字塔的墓葬也多次为人民起义所破坏。建造最大金字塔的胡夫和哈夫拉两位法老,他们的尸体早就被起义的人民抛出陵墓之外。他们“永存的尸体”同他们“永久的统治”一样,并不长久。金字塔则成为古埃及文明“永恒的”历史见证。正如阿拉伯人所说:“一切都怕时间,但时间本身却怕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