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做法
12378600000003

第3章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民情流水线”工程

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西湖街道党工委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部署和党建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为根本,以建立“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服务群众的特色载体,深化拓展了“民情流水线”工程服务型党建惠民品牌,得到了中央、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载体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为落实街道社区阵地建设,街道党工委克服重重困难,主动服务赢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建成了全省第一家街道政务大厅和社区居务大厅,实行“人性化、低柜台、一站式”服务和“八公开、五件式”办理模式,规范了为民服务的程序。采取构筑平台听民声、走家入户听民声、“两代表一委员”听民声、互联网上听民声、政务大厅听民声等多种渠道,接待受理群众反映的上至辖区单位发展、下至家庭矛盾,大到社区环境、小到邻里纠纷等各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听他们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有一个表达心愿和诉求的地方,疏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思路,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强化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成立“两新”党组织12个,使辖区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全部成立了党组织,扩大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措施,按照“党员管理属地化、党员活动一体化”的要求,在全市首创实行了“支部进楼院、服务在身边”社会管理大联动模式。新成立社区楼院党支部48个,推荐选拔楼院长203名,建立健全辖区党员八小时以外向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建立起了以社区党(总)支部、楼院党支部为核心,楼院长管理为主体,社区民警、单位物业、城管环保、司法民调等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将辖区企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党员纳入楼院支部教育管理,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零距离贴心服务群众。

(二)打造惠民服务品牌,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

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作为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党建惠民新载体,努力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辖区很多双职工家庭小学生下午四点半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许多孩子进网吧玩游戏,家长们十分担忧的问题。街道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在辖区首创实施了全国首家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设立了社区“四点半”辅导站,由社区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辅导作业、音乐美术和社会实践教育,既解决了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孩子放学后的教育管理难题。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全省首个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夕阳乐”餐桌,安排下岗失业人员47人,还组织了辖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380余名,为辖区270多名空巢老人提供送配餐和家政服务,既解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又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实现双赢和谐。针对残疾人文化生活单调,缺乏交流沟通平台的问题,街道筹资(物)50万元建立了残疾人活动中心,设立了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成立了全省首家街道残疾人艺术团,提供了排练场所,购置了演出服装、道具、乐器等设施,还聘请了专业教师进行辅导排练,使残疾人艺术团不断发展壮大,节目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多次获得省、市演出大奖,不仅娱乐了残疾人的身心,还丰富了社区文化,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这一件件实事和好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三)建立扶贫济困机制,在群众“最难”上献爱心

解决好民生问题,必须凝聚辖区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共同进行。街道坚持以服务辖区单位和群众为出发点,充分调动辖区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加强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动员辖区单位党组织成立了76个“党员爱心储蓄所”,号召辖区在职党员每月多交“一元爱心党费”,用爱心捐助资金定期开展扶贫助困活动。七年来,利用党员爱心储蓄所资金累计对辖区贫困群众3010人次进行了救助和慰问,救助金额达120万元。辖区一些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交不起学费,街道利用爱心党费为辖区102名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总金额达到20.2万元,帮助他们园了大学梦。街道针对群众信访和居民事项办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立信访代理和居民事务代理中心(站),积极开展信访和居民事务代理,采取导访、陪访、代访、代办等形式,梳理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协调信访案件,及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诚心诚意帮老百姓维护其合法权益,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近年来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因街道工作不落实而造成的越级上访案件。

(四)推进数字信息办公,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

为进一步促进街道社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街道大力加强基层电子政务建设,超前思维,大胆创新,经过四年时间的努力,建成了全国首创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将街道社区108项具体工作纳入五条主线管理,形成了三大基础平台、六大功能特点、八大管理模块和五大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以往基层政务中重复劳动、重复投资、效率不高、单项工作分离、资源不能共享、监督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有力推进了街道社区办公服务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开创了街道社区电子政务数字化的先河。“三维数字社区”系统作为街道不断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又一项惠民载体,推进了基层政务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和变革,强化了街道社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街道社区干部作风的转变,使街道社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目前,该系统在兰州市52个街道全面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