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做法
12378600000002

第2章 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员旗帜工程

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载体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1.创新管理,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街道党工委针对辖区单位多、人口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社情复杂,居民诉求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收集民情民生的新方法,畅通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确保辖区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相结合,着力搭建三个社情民意收集平台:一是开展楼院长工作。街道推选出了100名楼院长,并围绕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工作,研究制定了相关工作办法,确保社情民意的及时收集和反馈。二是设置民声留言板、民声信箱。在居民小区中统一安装了民声留言板、民声信箱,每天定时收集民声民意,建立了快捷有效的民意收集渠道。三是开展“六必访”活动。开展针对高龄人员、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危重病人、下岗失业人员、新退休人员的“六必访”活动,畅通了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有效化解街道社会管理难题,提高了民生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水平。

2.服务居民,党员承诺力求惠及百姓。街道党工委从居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以开展“承诺内容好、履诺过程好、践诺效果好”党员承诺活动为契机,提升承诺的层次性,增强承诺的针对性,强化践诺的制度性,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理念,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一是提升承诺的层次性。针对街道党员职业类型多,文化层次、年龄层次差异大的实际,将辖区党员分成几类层次开展党员承诺活动。积极引导党员从身边具体事情做起,主动承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一点一滴,切实改变少数社区党员不愿管事、不会做事的现状。按照“自愿报、大家议、组织定”的原则,根据党员的能力大小和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分类提出承诺,分类发挥作用。二是增强承诺的针对性。街道党工委以民需、民想、民愿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进千家、居民群众共参与”民情大走访活动,街道党员干部、楼院党小组长进家庭,了解掌握居民群众利益诉求,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街道党工委及时对走访征集到的群众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分门别类设定内容并在党员中开展认领承诺活动。目前,街道党工委各党支部承诺事项223条,党员干部承诺事项2000余条,部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强化践诺的制度性。为督促党员干部承诺内容具体落实,街道党工委制定了街道党员干部践诺制度: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评价作用,开展“党性观念强不强、联系服务群众够不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显不明显”等群众评议活动,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组织生活会上通报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并组织居民群众进行测评,对未完成服务承诺事项的,要求其说明情况,并督促尽快落实。对测评中有20%以上党员群众不满意的,由所在党支部提出整改和督办建议,责令限期整改。对已经解决并得到干部职工以及居民群众认可的承诺事项,及时办结销号,做到完结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承诺一件、兑现一件,让群众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进展和效果。

3.搭建平台,解决居民群众切身需求。街道党工委立足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通过搭建平台,将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纳入到区域化党建大格局,动员组织到社区楼院这一为民服务的第一线。一是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服务奉献在社区”党员旗帜工程。根据辖区党员的居住分布情况划分区域,成立楼栋党小组,选出政策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146名离退休老党员,担任楼栋党小组长,并统一制作了公示牌,将楼栋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开通了征求意见箱、居民热线电话、电子信箱。二是开展“敲敲门、谈谈心”活动。让党小组长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真实意愿。通过敲门谈心活动,将654户困难家庭、1325人纳入城市低保,为86户住房困难群众申请了廉租住房,对口帮扶5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解决就业再就业862人。依托社区虚拟养老院开设了“金色晚年”爱心餐厅,免费为辖区“三无”老人提供餐饮服务,切实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做到贴心服务。三是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在各社区党支部和楼院党小组中,积极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关心群众”活动,党员挂牌服务,公开承诺,现已为居民做好事1350余件,处处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开展“五彩连心”活动。街道党工委制作了“橙色夕阳卡、绿色春蕾卡、红色爱心卡、粉色帮扶卡、蓝色关爱卡”的五彩连心卡,发放给辖区空巢、特困老人,流动、留守儿童,新市民妇女,困难党员以及残疾人等不同人群,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党员志愿者将第一时间送服务上门,并限时办结。党工委不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服务质量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

4.健全机制,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提升了街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达到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的目标,强化了街道党工委抓党建、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健全了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带动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服务奉献在社区”“五彩连心沟通你我”等载体活动的有效推进,使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街道的各项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加贴近民生、符合民意。街道党工委发动辖区单位党员开展“一元爱心党费”活动,建立起了街道“党内互助基金”,定期开展爱心帮扶。截至目前,共有4638名党员捐款金额达40余万元。依托“三维数字社区”系统,详细列明低保户、特困职工、优抚对象、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实现对困难群体全方位的了解,建立了救助需求信息库和救助资源信息库,对辖区困难群众、残疾人、下岗职工、贫困学生共计491户次、3020人次进行了定期救助。结合节庆慰问,扩大救助范围,为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慰问品达60余万元,使居民群众享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实惠,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街区氛围,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