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话是对老子思想的解释和发挥,与老子的精辟论述可以互相印证。老子揭示了天下由治到乱的原因和过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失去了大道,才需要仁义来规范社会秩序,仁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以后的礼,则就更流落于表面形式了,它导致了虚伪——内心里并不尊敬,但表面上却彬彬有礼;同时也成为束缚人的枷锁,束缚了人的天性,使人不能率性而为。智慧是导致虚伪的根本原因,智慧越发达,巧诈就越花样繁多。没有智慧,也就无所谓真假,也就没有了伪诈。
因此老子和庄子主张用抛弃智慧的方法来消除“大伪”。“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老子也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这种方法应该说是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智慧是一切罪恶的总根源,若是消除了这个总根源,由它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说智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呢?这在只看到了智慧的好处的今人眼中,可能是难于理解的。那么就让我们听听老庄是怎么说的,看看其中的道理何在。
首先,智慧使人们相互倾轧,你争我斗,从而失去了人的淳朴天性。“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道德因人们争夺名声而丧失,人们为了相互争斗就加倍地动心思。因此,“名”使人们相互争斗,智慧则成为争斗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是不应该推行于天下的。
其次,智慧煽动起了人的欲望,而欲望使人不知足,不知足反过来更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争斗。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人要是不知足,就永远有欲求,心灵就不可能安宁,人们之间的相互倾轧也就不可能终结。所以说,知足才是最大的满足。
因此老庄主张,不仅要消除智慧,使人回归无知状态,而且要消除使人产生欲望和争斗的各种社会条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夫惟不争,故无尤。”人们没有争夺的欲望,就不会产生怨恨,没有怨恨,天下就太平。
智慧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夺,智慧使人尔虞我诈,智慧使人失去了精神上的青春,变得老于世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智慧使人愚蠢!
在我们这个时代,智慧使人愚蠢似乎还有着特别的含义,这就是智慧对人性的伤害。人们越来越重视智慧,把智慧看做是一种投资,即一种经济行为。为了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于是就从娃娃抓起。智慧从娃娃抓起,实质上就是从娃娃开始就伤害人的天性,儿童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满脑子都是练习题。儿童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成为实现成人愿望的工具。对儿童的这种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过度的学习反而会伤害大脑。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甚至是恒定的,并不是开发就能够增加的。这就如同土地一样,土地的能力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会使土地的生产能力减少,至少会丧失其持续性。历史上的许多例子表明,神童多数在成年以后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已经被开发过,使用过了。已经被开采过的矿藏,就不再具有开采的价值。
这种过度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寿命,神童多有短寿者。况且,人的智力并不是由于知识的多少决定的,并不是知识越多就越聪明,过多的知识反而会使人愚蠢。大脑的能力都用到记忆知识上去了,对知识的使用能力就会降低。而且我们对神童的教育常常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大脑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在儿童阶段主要适合于接受形象知识,而不适合于抽象知识。而神童教育却违反了这一规律,逼迫着儿童接受抽象的知识。有什么必要让儿童在幼儿园就学习奥林匹克竞赛数学?有什么必要让他们在一年级就识五千字?他们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有人忽发奇想,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让家里人分别同他讲汉语、英语和日语,结果却出人意料,孩子到了三岁时得了失语症,不会说话了。
有位教师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孩子,从孩子很小时就进行强化式教育,天天让他做习题,结果在十四岁时就考上了名牌大学,一时很轰动。但当记者采访这位小大学生,问他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时,他的回答令人吃惊:“杀了我爸爸!”这就是神童教育的结果!还有的孩子因为管教过严而丧命,有的家长因为育材心切而行为过激,反被孩子杀死!这就是过度教育的后果!过度的教育期望,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使家长的心态扭曲了。
过度的智慧就意味着不智慧,对于儿童的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在这里重温老庄的无为思想,或许更有教益,让儿童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他才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和富有人性的人,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一头猪拥有了智慧将会怎样
【原文】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胠箧》 又见《老子》八十章)
【译文】
以其食为甘,以其服为美,以其俗为乐,安于其生活,相邻的国家可以看得见,能够听得到邻国鸡狗的叫声,但老百姓之间到死也没有来往。如果是达到了这种状态,那么,也就达到了至治。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常被人们所误解,以为没有道理。实际上,正是由于其道理之深,才难于被人们理解。庄子说上面的这些话有特殊的角度,他并不是不知道智慧对于日常生活的作用,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人应该意识到智慧的根本意义,即其终极的意义。离开了终极这个角度,就无法理解“无知”这一思想的含义和价值。下面的假设有助于说明这一问题。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头猪拥有了智慧,发生了觉醒,将会怎样呢?那无疑将是一件十分悲惨的事情。它将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这一辈子,天天被养在这个小小的猪圈里,这不是监狱又是什么呢?我每天吃喝,就是为了最后被人宰一刀,我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猪只有两条出路,或者继续待在它的监狱里,但因痛苦而日渐消瘦,最终忧郁而死;或者逃出猪圈,寻求更好的生活。但不管怎样,猪的生活将不再平静。可见,猪之所以能够心安理得地满足于它现在的生活,完全是由于它没有智慧,否则它绝对不可能这样无忧无虑地活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和庄子主张绝圣弃智,用愚民措施来治理天下。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六十五章)同时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孔子也有类似的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对于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这些思想,人们常常指责为“愚民政策”,说“知足”是消极,“小国寡民”是原始的幻想。
其实,人们没有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其道理在于:
第一,“知”会使人们变得聪明起来,这种聪明会使人失去质朴的本性,变得狡诈、诡计多端,于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相互猜疑和敌视,天下也就不可能太平。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在我国西部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村民。在这里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他们天性质朴,没有任何经济观念,远道来游客无不受到热情而无偿的接待。他们特别好客,却从不向游客要钱。他们的观念是:这是从远方来的朋友,怎么能够要钱呢?但当这个地方被开发出来以后,他们也变得日益聪明起来,不仅有了经济头脑,而且还学会了骗人!这就是“知”的作用。
第二,“知”会使百姓失去心中的安宁,产生不满。当人们没有“知”的时候,心灵是自满自足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更优越的状况存在。反之,当他们的知识增多,当他们知道天下还有那么多比他们富有的人,还有比他们更优越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如何能够平静?不平静的心灵是十分可怕的。许多生活在乡村的人,原本生活在安逸的心境之中,但他们到了城市以后,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更优越的生活,他们的心情就不平静了。有的人在这巨大的反差面前难以自制,以致走向犯罪。即使那些老老实实的人,再回到乡村的时候,也不再习惯那种生活了。
第三,“撄人心”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所以人心是不应该随意扰动的,这种扰动一旦激发出了人们心中的巨大欲望,就难以控制,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欧洲中世纪,教皇曾经号召人们反对女巫,于是人们就发现自己身边到处是女巫,最后形成了一个延续几百年的运动,几十万人死于这场虚幻的运动。因此,庄子一再强调:“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人心不愿意居于下位,总是向上爬,为了地位的高低而费尽心机,故而难以控制,所以不要去扰动人心。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老子所说的道理:“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仅是国之福,而且也是人民之福。
为什么“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的不知足会产生无穷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要去争,争就需要动心思,动心思就会产生诡计,有了诡计人心就不纯,心不纯就会产生不义。人类的种种灾难,许多的犯罪行为都产生于不知足,这种不知足不仅给他人造成了悲剧,也给自己造成了悲剧。
这几年抓出来的贪官污吏,生活与一般百姓相比已经有天壤之别,可是他们却还要贪,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足。有的贪官已经贪污了几百万、几千万,还不知足,一直贪到被枪毙,但这时无论如何知足已经无可挽回了。如果他们早一点知足,怎么会有这种可悲的下场呢?
前几年北京有一伙歹徒抢劫银行,第一次得手成功,警察没有能够破案。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警察还是没有抓到。这时他们已经抢劫了上百万了,但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一直到第三次作案时被警察抓住才停止。这就是贪婪的本性使然。所以老子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知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和惩罚,知道限制自己的欲望就不会有危险,从而可以保持长久。
再者,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外在条件,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条件,只要人们满足了就可以产生幸福感。是否幸福、是否满足,取决于欲望的大小,决定于知足的程度如何。如果不知足,欲望没有限度,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满足,也就不可能有幸福感。所以是否知足是人是否幸福的最根本的条件。如果不知足,即使家有万贯,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仍然会感到痛苦,因为与他的欲望相比,现实的生活就几乎总是一个悲剧。
“知足者,富也。”(《老子》三十三章)一颗知足的心灵是最富有的。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如果不知足,就永远感到贫穷。上边所说的贪官就是这样。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征婚时列出了种种理想的条件,似乎只要有了这些条件就可以产生爱情、可以幸福。但实际情况却不然,即使条件无可挑剔,爱情和幸福也不一定就能够产生。由此可知,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知足的程度与幸福的程度成正比。若是不知足,则祸患无穷。而要想使人们知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人们无知并寡欲。这就是“小国寡民”理想所要解决的问题。
“小国寡民”的道理何在?老庄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是“小国寡民”的国家,人们通常批评这种观点是幻想或复古,很少有人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庄子引用老子的话说:“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胠箧》)《老子》八十章中,在所引的这段话之前说,小国寡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死亡而不愿意迁徙到远方。虽然有车船,但没有乘坐的必要;虽然有武器,却没有展示的机会。“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人们常以嘲笑的口吻来谈论老庄的这一理想,其实该嘲笑的恰是这些嘲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