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12005100000006

第6章 制度得到彻底公正的执行(1)

制度需要执行,公正的制度必须得到公正的执行!在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对所有员工一律客观公正,这也是对公司的一种负责。

只有保证规章制度的公正实施,在公司内部构建起一种尊重纪律,重视纪律,遵守纪律的积极氛围,才能使员工们自觉地去遵守规章制度,使公司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发展壮大。

1.纪律至高无上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赵国的上地,有个叫董阏于的人到此为官。当官的走马上任,都是先对管辖区域来个视察。

有一天,他走在石邑山中发现一个数百米深的山涧,站立其边,它的陡峭程度令人头昏腿软,不敢下望。于是他问当地乡民:“可曾有人下去过?”乡民答:“没有。”又问:“莽夫、傻子、疯子可有人下去过?”乡民答:“没有。”又问:“牛、马、猪、狗可下去过?”乡民答:“没有。”这位新官顿悟一理:以法治理,就是要让法谁见谁怕,则法可行矣!

制度法规要让人们遵守,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没有以身试法的可能。这惟一的办法就是“严”。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校规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作。其中有一项校规就是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学校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不得带出图书馆一步。18世纪的时候,一名学生借阅学校里的两本珍贵线装图书,当天没有看完,为了能及时看完,他违反校规把两本图书带出了图书馆,准备看完之后再偷偷放回图书馆。当天夜里,哈佛大学图书馆发生了火灾,所有图书焚烧一空,而学生带出的两本图书却因此得以保留。没有人知道学生把学校最珍贵的图书带了出来,他完全可以据为己有,但他仍然向学校交出了两本珍贵的图书。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哈佛大学的校长说了一段至今仍为人们铭记的话: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赏。你违反了学校校规,理应被学校开除。没有这一套严格管理制度,整个学校就不能运转。我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坏了整个学校的校规。

只有人人都保持一份对纪律的敬畏和尊重,社会才能按照制定的章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会秩序才不会乱了套。

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强化纪律的权威性。这其中除了要求制度本身符合客观实际之外,还离不开执行过程中的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从而使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汉代的虞延调任洛阳县令,当时皇帝外戚阴姓家有个门客名叫马成,经常在外犯奸淫盗掠罪,虞延把他逮捕审讯。阴家好几次写信通过关系请求释放马成。但虞延每接到一封求情信,就加打马成二百板。阴家主人信阳侯在光武帝面前诉说这件事,恶意中伤虞延办的案子多数是冤枉的。皇帝听后便来到虞延办案的地方,亲自察看囚犯和检查案卷。虞延陈述了狱中案情后对囚犯说,还需要为自己辩护者站在东边,觉得没有理由申辩的站在西边。马成转身要站到东边去,虞延上前抓住他,说:“你是这些人们中的大奸,是个害民的人,长久以来专门凭借当权者的权势来做坏事,而且无所顾忌。现今审问罪行属实,只是还没有判决,你是个应当正法的罪犯。”马成大呼冤枉。皇帝周围的卫士用戟要刺虞延,皇帝呵斥制止他们。皇帝知道虞延并没有私心恶意,于是对马成说:“你触犯了王法,自作自受。”呵斥他赶快躲到一边去。数天以后马成被执行死刑。于是外戚们有所收敛,不敢违犯法律。

任何好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如不被实际所接受和应用,徒具空形,那照样无法发挥其作用。足球场上,球员一个飞铲的动作也许不会令对方球员受伤,但这样危险动作的出现就有可能使场上的气氛变得紧张和激烈,使双方球员的敌对情绪提高。这对于足球比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比赛中,就可能会有更多的飞铲动作出现,于是难免就会有球员受伤的情况,甚至引起双方球员的直接的冲突。因此,一旦有类似飞铲这种危险动作的出现,裁判员一定要毫不犹豫的亮出红黄牌、平息场上的紧张气氛,让球员感受到纪律的存在。同时,裁判也显示了维护纪律的不可违抗性。

对于一个纪律涣散的企业来说,重塑纪律的威严是复杂和艰苦的。一旦纪律遭到破坏,那么领导要恢复纪律的至高无上性则更需要花十倍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到。

为了体现制度的权威,领导者应该重视制度的严肃性,有些领导常常随口说出一些规定和制度,这样做既不严密,也不科学,而且极大的破坏了企业规章制度的权威性。领导者应该树立权威,为员工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做到严格的遵守纪律,那你永远也不要奢望员工们都能保持铁的纪律。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用身体力行去感染和唤起员工对纪律的敬畏。

狄仁杰曾任唐高宗李治时的大理丞。一次,有两个武官误砍昭陵(李世民陵墓)的柏树,按律应削职为民,而唐高宗意气用事,下令将二人斩首。狄仁杰认为二人所犯不是死罪,不该杀头。李治十分恼火。狄仁杰反驳说:“犯颜直谏,自古以来认为很难。臣以为,如果遇到夏桀、商纣那样的暴君,自然很难;但若遇上唐尧、虞舜那样的贤君,其实很容易。现在,按照法律来说,二人并未犯下死罪,陛下却下令斩首,这是使大唐法令失信于天下。如果因一棵柏树而杀害两名武官,后代将如何看待陛下。臣所以不敢接受这样的命令,是担心使陛下陷于不道的境地。”高宗听了,冷静下来,认为狄仁杰言之有理,于是收回成命,同意按法令将两名武官削职为民,流放到岭南。

在执行纪律的同时要不断的了解纪律执行的情况。假如有的雇员拒绝遵守某一条纪律,你应该先考虑一下这条纪律的公正性和适用性。如果确信纪律是无懈可击的,那么你就应该对员工果断的采取措施,依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置。对于那些视纪律如浮尘的人,一定要坚决处理,杀鸡骇猴,以儆效尤。

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

——[英国]培根

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

——卢正旺

2.治天下必先公正

《吕氏春秋·贵公》中说:“阴阳气候,甘露时雨,不择物而变,不私物而降,这才是公的气象。”刘宝楠解释说:“治天下必先公正,公则使老百姓高兴,公则天下太平,太平来自公。成事在公正,失事在偏私。”社会越文明,对人的价值就越看重,用人作为与人打交道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更应该懂得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重要性。

世间最可怕的事,就是不公平。成事在于以公平服人,不公平就难以服人。张南轩说:“从政需要公平心。心不公平,好事也会办成坏事。”领导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以公心待人。众人心理平衡、平顺,全靠领导者能持之以公;进而天下太平、平安,也靠领导者能秉公办事。诸葛亮有句名言:“我的心像一杆秤,不为他人所轻重。”

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全都体现着公平二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这样评论诸葛亮:“为政开诚布公,公正尽忠。对时世有用的人,就是仇人也奖赏;违犯法令、怠慢国家的人,就是亲人也要诛杀。认罪后肯悔改的人,从轻处理;死不认错,还狡辩的人,虽轻重罚。善没有成绩不赏,恶没有坏果不贬。严刑峻法,天下却没有人怨恨,这就是他用心公平正直的结果。诸葛亮堪称治世的良才,能力与管仲、萧何在伯仲之间。”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亲自祭奠,并且抚养马谡的孩子,对待他们像自家人一样。蒋琬说:“现在天下没有安定,而你杀了有智有谋之人,难道不可惜吗?”诸葛亮哭着说:“孙武能够取胜天下,是因为他用法公正。现在四海分裂,战争刚开始,如果废除了军法,用什么讨伐敌人呢?”

摩托罗拉公司在人事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让它的员工放手去干,在员工中创造出公正的竞争氛围。公司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同他的同事们的关系出名地严格,但非常公道,正是他们这种作风塑造了后来摩托罗拉在人事上的独特风格:公正。

早些年和高尔文一起工作的大部分人是无线电爱好者,都没有正式的工程学位。这时,有个名叫比尔·利尔的工程师加入了摩托罗拉。利尔的加入引起了那些老员工们的不满,他们不时为难利尔,故意出各种难题刁难他。当高尔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把那工头狠狠地批了一顿,然后马上找到利尔,重新以高薪聘请。后来,利尔对早期的摩托罗拉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充分向高尔文展示了他的价值。

在20年代,芝加哥的西部以及全国大部分地方,喝酒是一桩被当作十分隆重的和具有祝贺意义的事。但政府禁酒使一些酒吧只能进行秘密营业,渐渐喝酒成了一种冒险的浪漫行为。男人们在工厂和办公室干完长时间艰苦的工作之后需要消遣。找消遣,要刺激,莫过于在大规模的酒宴上豪饮,摩托罗拉公司也不例外,工人原本该在星期一早晨上班,可是有人早在星期五晚间已经沉溺于“非法酒铺”,不到星期三是上不了班的。这种情况让工厂的生产成了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保证工人能在星期一全部上班,高尔文发布了一项命令:谁也不许喝酒,谁喝就炒谁的鱿鱼。情况有明显好转,工人再也不敢去喝酒。

但有一次,高尔文自己竟走进了“非法酒铺”喝得烂醉如泥。高尔文事后宣布了对自己的惩罚,扣除了自己的当月工资,并保证以后不再喝酒。此后,保罗·高尔文严守他的誓言,再也没有喝过酒,而摩托罗拉公司待人公正、平等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领导的应该做到,必须做到用“公理”去扑灭“强权”。如果正义能战胜邪恶、真理能战胜谬误,美的能战胜丑的,何惧正气不能弘扬?

公正是一个社会的擎天柱。

——[苏格兰]亚当·斯密

3.营造贯彻制度的气氛

管理,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一种约束。公司既然制定出了公正的各种规章制度,就不能把它作为花瓶当摆设,领导者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

很多领导都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单位里制定的不少条条框框,在很多时候根本不管用。你刚给你的下属发了一本纪律手册,如果第二天再将其回收,那可能连一半都收不回来了,因为你的职员也许已随手把它扔掉,或者放在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地方。

企业应该树起“制度意识”,否则,公正的制度就难以维持下去。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前副部长、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讲了一个故事,谈到瑞士人的制度意识。他说:“有一次我们大家在日内瓦湖上划船,我们代表团有个成员喝完可乐以后,顺手把可乐瓶扔到湖里了。这在国内司空见惯,可是同船的一个同事的孩子是从小在瑞士长大的,小孩子当时脸色都白了,告诉他的母亲,好像投可乐瓶的人犯了很大罪恶似的。他的这种制度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像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样。”

联想集团有个规矩,凡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柳传志表示,自己也被罚过三次。公司规定,如果不请假就迟到一定要罚站。但是这三次,柳传志都无法请假。例如有一次,他被关在了电梯里。罚站是既严肃又很尴尬的一件事,因为这并不是随便站着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在20个人开会的时候,迟到的人进来以后会议要停一下,静默地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儿像默哀。尤其是在大会场,会采用通报的方式。第一个罚站的人是柳传志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的时候,站了一身汗,柳传志坐了一身汗。后来他跟老领导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虽然这条制度有点不好执行,但也就这么硬是执行下来了。

据说在联想被罚过站的人不计其数,而这还能说明这个制度的有效性吗?柳传志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效,而且非常有效。在不计其数以后,出了问题就要受罚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了。并且不管谁犯了错误都会受罚,公平感才会产生,你的团队才会精神百倍。

乔治·华盛顿说过:“让别人学会服从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情,这需要一个过程。”让员工遵守纪律需要时间去适应,为了使下属认识到规章制度不可侵犯,为了促成遵守纪律自觉性的好气候,领导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广泛宣传

许多领导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些规定谁都知道”。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新来的员工,甚至一些老员工,直到违反了某项规章制度才知道有那么一条规定。

有一位著名的田径教练,只要一有机会,便抓住运动员苦口婆心地劝其把头发剪短。而据他说,他这样做的理由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关键是要向他们灌输教练的既定规则。

对于规章制度,领导要广而告之,时常提醒。在必要的时候,要印制成册,每个员工人手一份。

国外有些公司领导人按惯例给每个雇员发一份公司规定,并同时让他们签署一份声明,表示他们已经收到,阅读并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越雷池半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效仿和推广。

要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展开讨论。各部门要自查,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开展互查。每个员工都要检讨自己有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②培养员工自我约束力

古人讲每日三省其身,才能达到个人道德完善的境界。企业应该使员工们养成自省的习惯。只有人有自省的悟力,才能对自己的欲望动机进行有效的约束。应该明确,单位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有自责的精神,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自省也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来完成,同别人比,同先进典型比,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自省是对自我要求的一种不断提高和反省,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检讨,以防止违规违纪行为的出现。

③从小事开始抓纪律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发现有员工的小错误,就应该说服他们、纠正他们,让他们按具体的规定做事,使他们从小事养成服从纪律的习惯。为此,可以制定一些较详细的管理条例,并且需要对执行实施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在员工中评出优良差,或者用打分的形式,明确管理的力度,以保证条例得以贯彻,使员工们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④及时处理,公开处罚结果。对于任何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罚。不能不经过调查,就草草处罚员工,这样显得不严肃。

一旦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调查清楚以后,就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该受什么处罚就受什么处罚,不能手软。否则,规章制度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和约束力,对违纪者本人和其他员工也起不到相应的教育作用。所有的员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受到的处罚却差别很大,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处罚。如此这样,规章制度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