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11845300000025

第25章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原文”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

一个人的品德、气度、经验三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品德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长,气度也会由于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要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

“解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随着阅历的增加,人的眼光情趣就不会如初涉世事时那样漂浮不定,充满幼稚和惊奇,而是变得开阔、稳定、见怪不怪。“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人的历练让人对世界了如指掌,触类旁通,充满自信,因而气度恢宏,品德也会随着气度的变化变得扎实浑厚。

“例解”

毛泽东认错 实事中求是

李达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一大”时即任中央宣传局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曾说过:“他是理论界的鲁迅”,“从五四时期直到全国解放,都是理论界的‘黑旋风’”。

50年代,毛泽东常到武汉视察,与李达有过多次交往。毛泽东字润芝,李达字鹤鸣,他俩见面,彼此以字相称,关系很好。可他俩在武汉当面发生了一次关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争论。

李达问毛泽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句话通不通?”

毛泽东答:“这个口号同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

李追问:“你说这个口号有两重性,实际上是肯定这个口号,是不是?”

毛反问:“肯定怎么样?否定又怎么样?”

李说:“肯定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现在,人的胆子太大了,不是胆子太小,你不要火上加油。否则,可能是一场灾难。”

这时,有人示意李达,不宜再讲下去。

毛泽东发觉后,说:“你让他说,不划右派。”

李达继续说:“你脑子发热,达到39度,高烧,下面就会烧到40度、41度、42度??这样,中国人民就会遭大灾大难。你承认不承认?”

这场争论过后,毛泽东觉得不妥,就请人转告李达:“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三,但不耳顺,听了你的话很逆耳。这是我的过错。过去我写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这次我自己就没有洗刷掉唯心精神。”

李先念豁达 能忍辱负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之一李先念,曾是西路军的一员大将。1936年10月,由红九军、三十军组成了西路军,李先念任三十军政委,由靖远渡黄河,开始了艰苦悲壮的西征。至1937年3月,两万余名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歼敌万余名,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以失败告终。一万余名红军悲壮牺牲,八千多人在弹尽粮绝和负伤后,不幸被俘或失踪,幸存者仅七百多人。李先念是幸存者之一。西路军的将领在乌鲁木齐,党中央代表询问李先念是去苏联学习还是回延安?李先念回答回延安。他回到延安后,连降六级,由军政委降到营教导员,不少西路军的干部战士都觉得委屈,但他不抱怨。他相信党中央一定能把西路军远征失败的原因搞清楚。他说:“管他呢!就是把我降成兵,我也要在红军中干下去。”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李先念,说:“这样处理你李先念是不公平的。”对李先念做了许多安慰工作。

李先念鼻子一酸,涌出了感动的泪水,这一句话不仅是对李先念个人的评价,也是对二万余名西路军将士的告慰。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委派李先念去鄂豫皖抓武装斗争,李先念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分配,前往中原,开辟了鄂豫皖抗日根据地,创立了新四军第五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又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