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是语言艺术运用中的重要情景因素。在不同时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状况不尽相同,这使得他们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也不完全相同,过早或过晚与大学生进行语言交流,都可能因时机不成熟或时过境迁而不能实现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预期目标。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中,教育时机的选择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大学生当时所拥有的心理接受状态。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不同,相同的教育内容对不同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选择合适时机对大学生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握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
如当大学生情绪稳定、思维逻辑性强且求知欲旺盛时,教育者就可以对其进行理论教育;反之,如大学生情绪低落、波动,就应该避免批评等激烈语言的运用,防止乏味系统的理论教育导致其对理想信念的排斥感。其二,把握大学生思想上的转折点,在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语言,将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语言不仅能够表达逻辑性的理论,还能表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与心理,使其产生心理共鸣。把握大学生思想上的转折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教育,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当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其生活、学习模式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转向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时候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六个为什么”具有初步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鼓励性和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使其产生对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向往。其三,把握社会热点或重大事情发生之机,寻求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点和新视野,用富有时代性的语言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以“六个为什么”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根本上讲需要教育者及时把握教育契机,丰富“六个为什么”的内容。譬如,“保民生”、“调结构”、“促发展”等目标的提出引起很多大学生的热议,又如当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涌入引起部分大学生思维上的混乱等,教育者应关注这些与“六个为什么”
密切相关的问题,适时加强正确引导和理论教育,可有效预防和及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波动问题。
2.注意场合,因地制宜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主客体的语言交流总会受到特定外部场合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语言环境传递给受教育者的心理暗示不完全相同。因此,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进行语言交流、传递相关教育信息时,应注意选择或创设适宜的场合,切不可千篇一律、不分场合、随心所欲地去对受教育者灌输“六个为什么”相关内容。如果不注意教育环境而随意与受教育者进行谈话说理,即便教育内容是正确的,其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具体而言,对大学生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谈话说理不仅要采用与特定社会大环境相适应的语言形式,更要与语言交流场合相协调。在一些正式场合,如课堂、报告、讲座等情境中,语言一般要具有逻辑性、理论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庄重、系统、严肃的话语能够较好地实现教育目的;而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聊天、谈心、课外活动等过程中,语言一般就比较自然、幽默、亲切并富有情感与启发性。当然,这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再如,在面向大学生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时,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应该主要依靠课堂上集体性的讲授和讨论去化解,而对于个别学生产生的思想困惑,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课外进行谈心与沟通。尤其是在个别大学生犯错误之后,如果教育者不分场合而对其使用批评的话语,就可能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如果教育者注意场合或地点,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交谈并诚恳地指出其错误时,大学生可能就会心悦诚服。总之,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教育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增强自己对教育场合氛围的营造力和掌控力,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恰当的语言教育交流方式。
7.3.2把握适度、表里如一
1.掌握分寸,把握适度
“度”在哲学中被解释为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只有在一定限度内,事物才会按照预期目标发展,超过特定的限度,事物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因此,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掌握分寸、把握适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急缓得当、深浅适合,科学把握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地讲,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过程中,遵循掌握分寸、把握适度要求就应做到:其一,教育者语言表达中包含的教育信息的深度广度要适度。
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定认知,并对现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党制度等各方面有所思考,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思维体系还不够成熟等原因,使得他们对“六个为什么”的部分内容仍存在模糊认识。因此,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认知思维状况、社会生活经验等各方面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涵盖适度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精泛结合。其二,教育者语言表达中的态度、语调、情感投入等的运用要适度。不同大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对“六个为什么”的理解和看法不尽相同,教育者应理性地对待这些理解和看法,既不能因为大学生对某一方面认知较深刻就过度赞扬,也不应因为大学生对某一方面认识不到位就简单批评,而要恰当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与态度,做到褒贬恰到好处,与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沟通和精神上的互动,既不让人感到无情、无义,也不让人感到情不由衷、言不由衷。“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分寸。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其‘微妙之处’就在于此。”
总之,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中,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的分寸和适度,能够提高大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积极性,也能够抑制他们思维中错误思想的蔓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2.坦诚相待,表里如一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在此阶段,他们智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及想象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其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大大增强,已经基本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思维模式,不再简单囿于传统的模式,不会盲目迷信教育者的权威,而会在开放、比较的实践过程中认知和判断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因此,表里不一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怀疑或质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自身首先真正了解“六个为什么”的正确性,对“六个为什么”有深刻认识,才能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还需要将自己对“六个为什么”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知传递给大学生,要与实际生活结合,尤其要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用事实说话,用感情说话,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激励大学生,让他们感到教育者所讲的话是发自肺腑的,让他们对“六个为什么”的内容感同身受。切忌讲大话、空话、假话、套话和废话,这些“花架子”语言带给大学生的往往是言不及义、表里不一的感觉,不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更不能让大学生对“六个为什么”产生信服,这不仅不可能达到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实际效果,更无法实现通过深化“六个为什么”
教育,引导大学生站在历史和全局的角度,正确看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教育目标。
7.3.3平等相待、注重交流
1.尊重学生,平等相待
现阶段“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培养了较强的自主与独立意识,对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注重彰显个性,能够在教育、培养下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同时,他们广泛接触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获取知识的速度和广度与教育主体基本处于同一状况,有时甚至超过了教育主体的知识获取范围,这就使得传统意义上严格的主客体关系正在失去现实意义,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在人格上和教育活动中是平等的、独立的。因此,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和平和的语气与大学生进行教育沟通,是我们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的出发点。这就要求:
其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六个为什么”教育的立足点在于让大学生理解认同“六个为什么”思想理论的价值内核,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理想信念。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将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其二,充分发扬民主,营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应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主动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让他们在轻松舒畅、心悦诚服的心境中接受教育,保障他们有发表、保留自己对相关教育内容观点看法的权利。其三,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启发大学生探讨“六个为什么”的自觉性和完善自己理想信念价值体系的主动性。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教导方式固然能给受教育者一种接受教育的压力,但往往导致受教育者的接受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平等的态度、平和的语气、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带给大学生的是富有感情、饱含期待、充满关怀的教育,更有利于启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觉选择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将“六个为什么”主动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之中,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
2.注重交流,双向互动
目前,在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其困境的焦点之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对教育客体一定程度的漠视,在某种意义上把教育者或者教育对象演变为单式主体,成了“知识篓子”或“单面人”,忽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双向互动。而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思想从来都不是两条互不相关的“单行线”,而必然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的思想甚至可以互相转化,即主体思想客体化,客体思想主体化。尤其要看到,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往往会以自己的评价标准对教育内容和社会现象予以审视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以之去影响教育者,希望得到注意和反馈。如果教育者忽视大学生的这些信息,他们常会感觉自己的兴趣、见解难以表达,从而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对于“六个为什么”这些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基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大学生对其中一些思想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注重与大学生的沟通,其一,要引导大学生说出自己对“六个为什么”的认识和困惑。在现实生活中捕捉与“六个为什么”相关的话题,鼓励大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和看法,使他们不仅能够对“六个为什么”畅所欲言,还能够用新的知识和内容去补充和丰富“六个为什么”。其二,要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正确对待。一方面,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积极提出各种问题的态度予以肯定,并对大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重在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鼓励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激发大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为大学生形成和谐的沟通交流环境创造条件。其三,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交流互动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向,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理论需要;同时,教育者要经常对交流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梳理和归纳,善于发掘现实问题深处的理论要素,着力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深化“六个为什么”教育,要依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尤其要依靠教育者自身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同时语言沟通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就能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