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僵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们的行为执行者了?但是我们依旧觉得我们是自己行为的负责人,我们是自己行为后果的承担者——受到惩罚或奖励。我始终认为现今的科学无法解决这个悖论,现今的科学在“排除原则”的陷阱里不断挣扎,然而它却对此置之不顾,它也从来没有认真处理过这样的悖论。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难能可贵的,但是问题依然摆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想要解决这个悖论的话,那么必须更新科学的面貌,重建科学的态度,然而这些需要十分谨慎。
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下面的这种情况。作为意识器官的感官产生了建造我们世界的材料,于是每一个人的世界是而且总是他自己意识的产物。它是否还存在于其他地方,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意识本身在其构建的世界中是陌生的,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因此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它。然而,由于我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人的个性或动物的个性完全存在于身体的内部,因此我们又总是忽视刚才提到的事实。不过,我们在身体内找不到意识,我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固执地认为,一个人的大脑——两眼中间一两英寸后的地方才是意识的居所地。在那里,根据外在的不同情况,理解、喜爱、温柔、怀疑或愤怒的表情等被一一赋予我们。眼睛是一个完全接受性的感官,也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认识到具有这样特性的感官。相反,我们更愿意认为光线不是来自外界,眼睛内部可以释放视线。你会在幽默的图画中发现用虚线勾勒的一条虚线“视线”,它从眼睛射出,指向要看的物体,另一端的箭头表示方向;或者你会在物理学中为了解释光学仪器或法则而作的草图中发现这样的图像。亲爱的读者,尤其是女读者,当你送给孩子一件新的玩具时,他会向你传来闪亮愉快的目光;然而物理学家却告诉你不是这样,眼睛里没有任何光芒。
把性格和意识仅仅局限于身体的内部只具有象征的意义,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方便实际用途。还是让我们看看身体内部的具体情况吧,对于这样的探索可以用我们掌握的现有全部有关知识。在身体内部,我们会看到有趣的繁忙景象。如果你愿意的话,其实可以把身体内部当做一台机器。无数的分工专业化的细胞在那里排列着,虽然以一种特定的形式排列,但是却异常复杂。这些细胞之间进行着相互沟通和合作,意义深远,技艺高超。成千上万细胞间的联系在规则电脉冲的搏动下,迅速改变着形态,在神经细胞间瞬间开启和闭合,于是便引起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其他许多未知的变化。我们见到的就是这一切,随着生理学的发展这些会得到更多的解释和了解。现在我们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观察到了从大脑传出来的脉冲电流,凭借细胞突起传送到手臂的某些肌肉上。于是在分离告别的场景下,手臂艰难地与你挥手道别;而且这时你的双眼明显地感到被脉冲电流引起的某种腺体分泌蒙上了。但是,即便生理学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眼睛通过中枢神经传至臂膀肌肉和泪腺的路上,都不可能找到你的性格特点,也不会看到伤痛和担忧。尽管事实上你能体验到它们,它们的存在十分真实,但是你就是看不到它们。我们通过生理学分析可以去了解别人,了解身边的朋友,这使我想起了E.A.坡编着的故事《红色死亡假面舞会》。小王子和他的随从为了躲避当地的红色死亡的瘟疫撤退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城堡中,他们在一个星期后举行了一个假面舞会。人们都穿着奇装异服,并且戴着面具。其中有一个人十分引人注目,他个子很高,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由于戴着面纱,人们无法看到他的面孔。很明显,红色就是瘟疫的象征,所以在场的每个人都很害怕。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装扮,一方面大家怀疑他是不请自来的入侵者。最后,一个年轻勇敢的青年走近他,迅速揭开他的红色服装和面具,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
我们的头脑里并不是空无一物的,在那里有许多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与我们的丰富生命和情感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们还可以援引当前流行的量子物理学说的主要代表N.玻尔、W.海森堡和M.玻恩等人关于主观认识问题的观点,可以补充上面的那些考虑。我首先对他们的观点作一个非常简要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接触”它来对一个特定的自然界物体作出客观的描述,这种接触是一种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相互作用。如果我们将它完全孤立,这时将无法获得对它的任何了解。即使我们只是看着这个物体,它也是受到光的照射然后映射到我们的眼中。由于这种扰动既不是完全不相关的,也不是可以被完全探测的,因此,经历艰辛的努力探索之后,我们对观察的物体总是有一些可以了解到的,也总有一些我们是无法察觉或者我们无法准确描述的。所以,我们无法对物体作出完整的、没有一点缺失的描述。
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这是否与自然的可理解性相矛盾?其实,上文的观点并不是要非难自然的可理解性。在开始的时候我就说明了一点,我所强调的这两个原则不是对科学的约束,只是表达了许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广为遵循的原则以及其中一些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还不足以去改变这些原则。我们可能会把模型修改成不会显示那些遵循这两个原则即可显示的对环境变化适应较强的特性。由于这是一个物理学内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无法详细解答。主观与客观的神秘分界线已经被物理学的新发现进一步推进了,并且它告诉我们的这个界限不是最明显的。它还告诉我们,对物体本身的观察行为不会修改对这个物体的观察;由于观察方法的改进和对实验结果的缜密思考,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像许多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一样,为了批判这些论点,我们可以首先接受由来已久的关于主客观区别的观点。从阿布德拉的德谟克里特到柯尼斯堡的康德,这些接受这个观点的哲学家都强调个体的感觉、知觉和观察,都具有十分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然而并不能传递“物自体”的本质。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物自体”,康德使得我们彻底放弃理解“物自体”的努力,尽管有些思想家认为人们或多或少地误解了“物自体”。因此,我们以前熟知的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具有主观性,现在又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感官的性质和即时的活动状态决定了我们从环境中得到的印象;反过来,我们以及我们用来观察环境的装备也不断地修改着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情况确实是这样的。根据现有的物理学法则,这种改变不能被降低到特定的界限。尽管这样,我还是不愿将其称为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影响。主体即便是事物的话,也是那些能进行思考和感觉的事物。从谢灵顿和斯宾诺莎那里,我们可以知道感觉和思考不是“能量世界”的元素,因为它们不能使能量世界产生变化。
上文关于主体与客体区别的观点,都是从先前的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古老传统。我个人认为应该抛弃这些思想,尽管我们为了实际的参照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接受它。崇高、但却空洞的“物自体”概念对于我们而言,永远是无法探究的,康德的哲学理论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缜密的逻辑关系。
我的意识与我的世界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同理,虽然其他人的意识及其他们的世界之间有着许多大量的相互参照,但是它们之间的组成元素也是大体相同的。给予我的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存在和感知互为一体的世界而不是其他。主体与客体在同一个世界中,尽管物理学现在的实验一再地证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但主客体仍然是同一个世界,因为它们之间的界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