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11712300000018

第18章 爱意世界里的心理学规律(1)

1.救世主情结:我爱你,因为你需要我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爱情恐怕是世界上最能让人体验到甜蜜和快乐的情感了,但是心理学家苏珊·福沃特却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她认为,爱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成长的良药,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爱情是一种病,一种迷恋的疾病。

姗姗是一个美丽健康的姑娘,她有关爱她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上进,关怀他人,人人都觉得这样的女孩子应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姗姗每一次的恋情几乎都会引发她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冲突。让她神魂颠倒的男人,不是什么白马王子,而是劣迹斑斑的坏男人。

姗姗曾经交过三个男朋友,用她妈妈的话来说,这三个人“一个比一个龌龊”。第一个男朋友似乎把姗姗当成了自动提款机,不断地向她要钱,以维持自己奢侈糜烂的生活。而姗姗竟也愿意为这个男人付出一切,她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打三份工,还曾经出去卖血,以满足男友对金钱的需要;第二个男朋友是个玩弄女性情感的高手,尽管他已经恶名在外,但是姗姗却相信,他在自己这儿是会改变的,于是她又为他倾尽一切,最后还是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第三个男朋友是一个街头的小混混,在朋友的眼中,他对姗姗非打即骂,似乎从来没有对她好过,但是姗姗却坚持认为,这个男人是因为内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变得如此暴虐,只要自己坚持给他爱,就会将他拉上正轨……

这些故事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也许你生活中的某个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一段这样的恋情,或者像姗姗一样,总是以天真的面目去拯救别人,但是最后却一次次被打击,而依然乐此不疲。像姗姗这样的人,就是在爱情中拥有“救世主”情结的人。

也许一般人难以理解,但是对具有“救世主”情结的人来说,无论是酗酒成瘾的瘾君子,还是出入戒毒场所如家常便饭的吸毒者,或者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大骗子,都是极富吸引力的。不管这些家伙拥有多么糟糕的问题,哪怕是他们的家人也早已经放弃了他们,这些“救世主们”依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改变他们的。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付出的爱足够多,做得足够好,他们就可以把爱人从这种糟糕的境遇中拯救出来,为此他们情愿自己过着糟糕的生活。

对于“救世主”来说,为对方付出是他们难以抗拒的需求,如果对方能因为自己而有所改变,那么“救世主”的价值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对于像姗姗这样的人来说,表面上来看,他们为被拯救的一方做了很多的事情,控制了事情的发展,当他们解决了男友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很有力量的。但实际上,对这一段关系起着控制作用的,从来都不是“救世主”,而是看上去被他们所拯救的人,因为对于“救世主”来说,最大的恐惧就是被对方所抛弃,一旦对方离开了自己,他们“救世主”的价值就无从体现了。所以,一些看似生活很糟糕的人,巧妙地利用了“救世主”的心理,将这些痴迷于拯救的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2.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爱上了伤害我的人

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的一些匪夷所思的情感背后的合理意义,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是其中的一例。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试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抢劫失败后,歹徒挟持了4名银行职员,在与警方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歹徒放弃了对峙,缴械投降了。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4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竟然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这4个人一致表示他们并不痛恨歹徒。他们认为,这些绑匪不仅没有伤害他们,而且还照顾他们,对此,他们表示了感激。同时,他们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人质中的一名女职员克里斯汀竟然还爱上了其中的一名劫匪,并与尚在服刑期的劫匪订了婚。

在这4个人被劫持的时间里,歹徒曾经威胁要杀死他们,同时也表现出了仁慈的一面,在这一难以说清楚的复杂过程中,这4名人质抗拒警方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件事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心理学家都想知道,在人质和歹徒之间产生的奇特感情,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劫案中的一个特例,还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

无独有偶,仅仅时隔一年之后,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19岁的女儿帕蒂被美国的“新人民军”绑架,在绑架期间受尽了折磨,令人惊奇的是,赫斯特没有与绑架者达成协议,但是,他却在电视上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当时的帕蒂已经成为了一名“新人民军”的成员,和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并肩作战”,参与了另一起银行抢劫。

心理学家后来通过无数的案例研究证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普遍存在的。研究者发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经历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到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情况,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研究者表明,只要具备三个条件,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首先,被害人知道,自己的生命确实是处在某种真实的威胁中,可能在一瞬间自己就会没命,能不能活下来完全取决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其次,这个伤害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予了受害者恩惠,比如在受害人快要渴死的时候给了他一口水。除此之外,就像帕蒂一样,受害者完全处在一个封闭和隔离的环境中,他知道自己是无路可逃的,接触不到外界的信息,只能听任自己被别人洗脑。于是,这些受害者会对加害他们的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受害者的生死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让自己活下来,受害人便觉得,这简直是天大的恩惠。因此,他们与歹徒共命运,把这些歹徒的命运和前途当成是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于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采取了“我们一起反对他们”的心理,反而把前来营救他们的人当成了敌人。

3.爱的分量:太多还是太少

《心理访谈》节目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对年轻夫妻来做咨询,丈夫说妻子总是不接他的电话,让他很生气。妻子说丈夫每天电话不断,也不管她是不是正在上班,而且总是查问她在做什么,所以久而久之就气得不想接了。对此,丈夫表示自己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太爱妻子了,害怕失去她。心理专家问妻子: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关心自己,你的丈夫现在这么关心你,不好吗?妻子回答:有时忙完了,他来电话问我累不累时,我也挺开心的。但是如果他一天好几个电话不停地追问我在干什么,我就受不了啦。心理专家解释说,夫妻双方都误读了对方传递的信息,妻子把丈夫的关心理解成了审查,丈夫把妻子不接电话当成了对自己感情的拒绝,所以才会产生问题。

看到这个例子,有的人可能会感叹:爱多少才是刚刚好呢?换句话说,这位丈夫对妻子的“全天候追踪”,看上去充满爱意,但这是真正的爱吗?恐怕不是,在丈夫疯狂“示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焦虑而自卑的男人。表面上看,他是怕失去妻子,其实在内心深处,丈夫不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所以他需要不断地去求证。只有妻子接了电话,他的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焦虑才会减轻。当妻子不胜其扰而拒接电话后,丈夫的焦虑就无法缓解,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于是导致两人关系愈加紧张。

很多坠入爱河的人都要求对方和自己“水乳交融”,要做到零距离,没秘密。其实,这不过是为了缓解某一方内心焦虑的“假爱”罢了。真正的爱会重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而像例子中的“假爱”完全不顾及对方的感受,那位丈夫在妻子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胜其扰的情况下,还在以“爱”的名义干扰她,这实在是对爱的最大误解。听起来,像丈夫这样的人似乎是很可恶的,但是,这就如同一个落水的人会不顾一切地抓住自己身边的人一样。如果我们去研究那些“爱”得让对方窒息的人,通常都会发现,他们自己在成长中就是缺乏真爱的人。自己从来都没有吃饱过,又怎么会顾及别人的饥饱呢?例子中的丈夫,从小就缺乏真爱,长大了之后他同样不具备真爱的能力;他渴求爱,但是自己又不懂得怎样去爱,所以,无休止地验证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就变成了他所认为的爱的唯一方式。

于是,这位丈夫陷入了怀疑、验证、再怀疑、再验证的怪圈。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很常见,因为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通过过分的关心来索求他人关爱的证明,从而缓解自己内心深处不被爱的焦虑,获得一些安全感。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人,要记住,他们的过分关心不是爱得太多,恰恰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爱得太少。

4.契可尼效应:难以忘记初恋的秘密

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情感类节目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泪水涟涟的主角在面对周围人的劝说时,紧咬的嘴唇中挤出了一句话:“这是我的初恋,我放不下。”初恋似乎总是各种爱情小说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一个已近暮年的人或许还能够回忆起自己和初恋爱人牵手的那一个瞬间。

法国哲学家拉·布利伊尔曾说:“人真正由心底深处发出感情来恋爱的只有一次,那就是初恋。初恋以后的各次恋爱,都不如初恋那般全心全意、毫无顾忌地投入感情。”

苏联心理学家库兹涅佐娃也对初恋有着这样的看法:“初恋的爱情创下的财富,是第二次爱情难以达到的……初恋留下的烙印在心灵上是如此深刻,以致失去初恋留下的心灵创伤是无法痊愈的。”初恋好像真的具有这样的魔力。尽管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流行快节奏的“速食爱情”,很多人宣称“跟着感觉走,天亮以后说分手”,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即便是最玩世不恭的青年,还是会为第一次真挚的爱情流下眼泪。

初恋所具有的魔力是什么?也许心理学上的“契可尼效应”可以解释它非同寻常的力量。

心理学家契可尼曾经做过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发现人类有很重的“未完成情结”。我们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总是很容易忘怀,而对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完成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初恋之所以总是让人难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初恋都是没有结果的,有些人把它比做“青春之树上的一个酸苹果”,就是这个原因。

大多数人的初恋总是甜蜜和苦涩交织在一起的,正因为初恋总是伴随着“那时我们不懂爱”的遗憾回忆,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它格外珍贵。就像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他不会对他获得高分的试卷记忆犹新,但是多半会记住自己没有考好的一次。

除此之外,人类的记忆还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就是在一些痛并快乐着的经历过后,我们的记忆会选择记住那些美好的部分,心理学家把这种效应称做“记忆的乐观主义”。就像一位经历过痛苦分娩过程后的妈妈,当看到新生儿的那一刻,她就会忘记分娩的痛苦,沉浸在甜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