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的感受之所以让我们难以忘怀,其实是我们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即使是一段最终没有结果的恋情,留给我们的也是美好的青春回忆。如果那些为初恋留下的遗憾而伤神的年轻人以这样的心理学知识去解读初恋,或许就不会总是为没有结果的初恋而懊悔和伤感了。
5.激情爱:短命的浪漫
爱情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不过,爱情是有很多种形式的,在对爱情的认识上,很多年轻人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分歧。如今,如果我们去询问城市中的年轻男女:“爱情需要浪漫和激情吗?”90%的回答是:“那是一定的啊!”但是同样去问那些已婚的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大相径庭。很多年轻人会在选择恋爱对象上和自己的长辈发生冲突,原因就在于年轻人认为激情和浪漫是爱情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长辈们恰恰认为,爱情中的浪漫和激情就像夜空中的流星一样稍瞬即逝,根本不可靠,而且还很短命。那么,爱情中的激情真的是一种短命的浪漫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激情爱,将会得出激情爱很短命这一结论。如果我们观察身边那些拥有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的人,多半会发现那种电光火石般的激情早已经在他们身上消失了。早在1986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博格就提出了爱情三元论,在他对爱情的划分中,激情式的爱情是最常见的一种,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也是最脆弱的。为什么呢?因为激情爱中包含着很多不理性的因素。
激情爱中首先包含的是一种生理本能,当有爱人在场的时候,我们会出现“生理唤醒”的状态,包括急促的呼吸和剧烈的心跳。当我们得知自己的那个爱慕对象对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后,常常会产生巨大的狂喜和满足感,而如果意识到自己只是单相思的话,那种感觉就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了一样。激情式的爱更多是在生理本能的驱使下发生的,很多人把这种相互间的生理吸引当做了爱情,当激情消失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爱情是很难维持的。
激情爱之所以短命,还因为它是缺乏理性的。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处在激情之中的男女,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苯乙胺,也被称做“快乐吗啡”,这种物质能极大地刺激兴奋中枢,从而调动双方的心理能量,让人感觉不到疲劳、饥饿和寒冷,完全沉浸在那种激情之中。这时,看见与平时一样的天空,都觉得要比以往更蓝;看见自己讨厌的人,也觉得他比以前可爱了;平时吃在嘴里没什么特别味道的食物,好像也变得格外有滋味。其实,这种错觉完全是我们主观上的心理感觉,是激情爱所营造的短暂幻象,就如同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一般。当这种主观心理遭遇到生活中的现实时,随着“快乐吗啡”的减少,当初的那种欢愉就会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现实落差所带来的失望和沮丧,这样的感情又怎么可能长久地维持呢?
那种如同陨石撞击地球般的激情爱还具有虚幻性。“情人眼里出西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处于浪漫激情中的男女,都倾向于向爱慕的对方展现自己身上最好的一面,极力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一个平时喜欢睡懒觉的男孩子,在激情爱的驱使下能天不亮就起床,给心仪的女孩子送早点。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两人之间要长时间朝夕相处,谁都没有本事将这种伪装进行到底。当双方在彼此的眼皮底下“原形毕露”之后,惊讶、失望、后悔等负面情绪就会通通跳出来,动辄就说自己当初的选择是“瞎了眼”,没有看清对方的本质,这就是浪漫激情的虚幻性的最好证明。
中国台湾女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评价激情爱:“浪漫激情就像电光火石一般,一闪即逝,你捕捉到过,就算拥有了。倘若要将浪漫激情变为天长地久的夫妻之情,就要掺入许多强固剂:道义、良知、责任、忍辱负重、奉献牺牲。”“如果浪漫爱情必是短暂激情的话,那么夫妻之情必是另外一种。夫妻之情是两人‘同船共渡就是缘分’的信仰,是彼此相互拯救去度过一生一世的决心。”如果缺少了这些东西,激情爱只不过是阳光下美丽的肥皂泡,迟早会破灭的。同样,在罗伯特·斯滕博格的爱情三元论中,也只有同时拥有亲密、激情和承诺的爱情,才是能够持久的完美式爱情。
6.触电:一见钟情的心理机制
很多年轻人大概都经历过传说中的一见钟情:遇见了一个人,然后全身触电,坠入情网不能自拔。自古以来,“一见钟情”的故事是很多青年男女向往的经历。那些瞬间被爱神之箭射中的人,几乎都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坠入情网,仿佛已经认定眼前这个刚刚看到的人就是和自己相伴终生的伴侣了。
那些经历过一见钟情的人,就像在很多青春偶像剧中所演的那样,觉得自己遇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这种神奇的现象貌似没有道理可循,其实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已经表明,一见钟情绝不是偶然发生的,让我们第一眼就爱上的对象,只不过是早就深藏在我们心底的一个影子罢了。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和这个影子相符的人时,就会出现一见钟情的情况了。
关于这个隐藏在我们心中的影子,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都曾经对它有过解释。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很多具有“恋父”或者“恋母”情结的人都会将他们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父亲或者母亲的形象隐藏在心底,成年之后一旦遇到符合自己心中所想的人,一见钟情的事情就会立刻发生了。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人一见钟情的对象是和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很相像的人,其实这种情况和我们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有关。
与弗洛伊德的解释不同,心理学家修德克尔对“一见钟情”有另外一种看法。在他看来,容易被爱神之箭射中的人都具备一种“恋爱发动状态”的心理,只要遇到了合适的外界刺激,爱情就会瞬间萌发,而这种情况和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恋父”“恋母”情结是没有关系的。
在修德克尔的理论中,“崇拜”是最厉害的一种刺激,他有句名言:“崇拜是恋爱发动状态的征服者。崇拜在恋爱的萌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修德克尔看来,崇拜之情是一种强大而危险的力量。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在崇拜之情的驱使下,人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那些为了追逐心中的明星偶像而作出疯狂举动的粉丝们就是最好的证明。二是因为被崇拜的一方在另一方的眼中常常是完美无缺的,一旦和他近距离接触之后发现其身上的瑕疵,就会让崇拜的一方大感失望,甚至由爱转恨。
由崇拜而产生的“一见钟情”常常具有极大的力量,当事人会显得异常顽固和执著,比如功夫巨星成龙就曾经讲过他在日本一个超级商场遇到的经历。当时整个商场的三层楼上全都站满了人,成龙只是向人群打了一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了,因为他不知道,一旦现场的那些崇拜者情绪失控,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曾经也有痴恋他多年的女粉丝知道他原来早已经结婚后,竟然以卧轨自杀来了结自己虚幻中的爱情。
当然,一见钟情有的时候是会结出美满果实的,那就是一见钟情的双方经过了长时间的了解和接触之后,逐渐将彼此间的感情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上。这样的爱情虽然不多见,但是听上去真的让人很向往。
7.限制爱:最有魅力的爱
人与人之间,什么样的爱才是最持久、最有魅力的?这个问题恐怕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曾经出现过。那些用尽全部身心付出的爱,是不是就是最有魅力的爱呢?不一定。
2009年的春节,丫丫的姥姥来到了女儿家里,和自己的女儿、外孙女一起过年。隔代人总是特别疼孩子。每天,姥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伺候宝贝外孙女身上,从穿衣吃饭、刷牙洗脸这样的“常规服务”,到扮小狗、扮狗熊、扮乌龟的“特殊任务”,全都兴高采烈地一人承包。她一整天忙里忙外,丝毫不觉辛苦,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老人都想尽办法满足。
比如某一天的早晨,老人先是准备好一大桌丰盛的早餐,然后才去把小公主叫醒,并哄她起床。可外孙女到了饭桌前,看见没有鸡蛋,脸上的表情一变,嚷嚷着要吃炒蛋。结果,姥姥立刻像听见了军令一样冲进厨房,准备为外孙女做炒蛋。不过,这一过度溺爱的行为被孩子的妈妈立刻制止了。
一天,姥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姥姥问外孙女:“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啊?”外孙女立刻回答:“妈妈呗!”
这对于忙前忙后几个月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到家以后,姥姥把整件事情讲给孩子的妈妈听,口气中满是嫉妒的味道:“还是自己生的亲啊,血脉相连,别人怎么疼都没有用啊!”老人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你天天限制孩子,不让做这个、不让做那个,我成天都满足她的要求,可最后这孩子还是说你好?
很多中国的老人,不管曾经做过多么大的官,赚了多少万的家产,一到自己的孙子辈面前,智商马上变成负数,舍不得对孩子说一个“不”字。舍不得对孩子说“不”,肯定不是个别老人的困扰。有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一看到孩子那双晶莹透亮、像宝石一样纯净的眼睛,整个人就像是中了魔咒一样,马上就失去了抵抗之力,脑子里面想的全是怎么帮他实现愿望,至于这件事情到底应不应该做,早已经忘到脑后去了。所以,他们无法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当遇到一些必须说“不”的情况时,他们也没法直接拒绝,总会想出一些折中的办法来。
比如老人喜欢说,“快点把作业做完,不然待会儿妈妈回来要批评你”,或者“你爸爸说了,你不能再吃这种糖分很高的东西”,而很少会痛痛快快地说出“不可以”。总之,他们只会找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不允许,表示他们对孩子的拒绝是迫于客观因素,而他们自己则永远是大好人。老人这样做的本意是希望对孩子好,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好,可惜效果常常正相反。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大好人同时也是一个缺乏力量的人,一个连“不”字都不敢正面说的人,他能有多少力量呢?和他们在一起,孩子可以随心所欲,但同时他们也得为自己的随心所欲负责。在这种状态下,表面上看,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潜意识里却缺乏安全,缺乏那种由于被限制而感到的安全。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是身体的力量还是心灵的力量,孩子都要弱于大人。所以,这个时候,他需要知道什么是规则,能给他设定规则的人,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强大的人。
从来没有听过“不”,就无法确认什么是“是”;从来没有被限制的人,反而体验不到基于安全之上的真正自由。想象一下,如果你独自一人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既看不到路的终点,也分辨不清任何方向,这个时候,恐怕你感觉最多的就是恐惧了。但是,如果你知道你所在的地方只不过是人工制造的沙漠游乐场,尽管一眼望不到边,但你知道尽头是有围墙的。围墙是限制,同时也是安全的保障。所以,当父母明令禁止孩子不可以拿厨房里的刀具、不可以湿着手去摸电器、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回家时,也就等于在向孩子作出了强有力的保证——在这些行为之外,你就是安全的。因此,孩子就知道在外面的世界中,他怎样做才能够保护自己,怎样做才能够更安全。
这就是限制带来的安全感,也是限制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