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风雨雷电与气象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51900000051

第51章 “拉尼娜”现象

1997~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的20世纪最强大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灾害。到了6月份,南美赤道附近的海水表面温度开始明显下降。气象学家预测,太平洋上可能出现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少女”的意思。“拉尼娜”的发生与赤道偏东信风加强有关。偏东信风推动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温度较高的海水在热带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西太平洋成为全球水温最高的海域。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面表层比较暖的海水向西流动后,深层比较冷的海水就会上翻补充,造成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偏低,从而引发“拉尼娜”现象。“拉尼娜”不像“厄尔尼诺”那样扭曲某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是强化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使干旱地区变得更干旱,多雨地区洪涝成灾。“拉尼娜”多数跟在“厄尔尼诺”后面出现,大约每3~5年出现一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及“厄尔尼诺”那样强烈。

在“拉尼娜”出现期间,由于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南美的智利、秘鲁沿岸的沙漠地区气候将变得更加干旱。而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在内的广阔洋面上,由于海水温度较高,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对流加强,台风出现次数明显增多,使亚洲南部暴雨成灾。我国东北地区受其影响,夏季气温偏高,而华北地区汛期降水偏多。

目前,气象学家还不了解联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之间的循环机制。一旦这个谜被解开,就能使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