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生活:平淡是真的115个点滴(感悟系列)
11495400000134

第134章 生死登山情

文/耿海滨

人性的魅力在于它的宽容,而非苛刻。

在一家登山俱乐部里,酷爱登山的英国人辛普森结识了同样年轻同样喜爱登山的耶茨。共同的爱好使两个年轻人很快成为最佳登山搭档。世界上的许多高山险峰都留下了他们攀登的足迹,他们相约要一起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名山险峰。

1985年5月,辛普森、耶茨和俱乐部的其他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四人登山小组,他们此次的目标是征服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一座4500英尺高的山峰。这是座处女峰,此前还从未有人站在它的顶峰。可是,因为攀登难度极大,加上气候恶劣,另外两名小组成员中止了这次登山行动。争强好胜的辛普森和耶茨则坚持要向顶峰发起冲击。

经过充分的准备,全副武装的辛普森和耶茨开始了攀登。两个人小心谨慎,密切配合,一步步向山顶靠近。他们凭着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终于使处女峰的顶峰第一次出现了人类的足迹。二人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成功登顶的两个人开始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登山这项极限运动自始至终充满了危险。二人小心翼翼地向山下移动。就在他们离开峰顶不久,辛普森一脚踏空,飞快地顺着陡壁向下滑去。在辛普森的惊叫声中,他的左腿膝盖重重地撞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辛普森听到了膝盖骨粉碎的声音。

辛普森忍着疼痛说:“我的腿完了,只有靠你了。”耶茨说:“别担心!”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耶茨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一只手抓着钉在岩石上的登山绳索,一只手抓着系在辛普森腰间的绳子,沿着峭壁一点一点往下移动。

终于快要接近山脚了,他们的双脚将重新踏上大地。精疲力竭的耶茨感到些许欣慰。就在这时,意外再次发生了。耶茨发现绳子晃动得很厉害,他向下望去,只有一只脚能用上力气的辛普森没能控制好身体,在下面摇摆的幅度非常大,而在他下面是一个很深的裂缝。耶茨极力想改变这个局面,然而并未奏效,他的双脚也渐渐地被拉离了站立点。耶茨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儿。

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只有一个后果:两个人同归于尽。只有一个选择可以让耶茨保全性命,那就是立即与辛普森分开。然而这样做就等于亲手杀死自己最好的朋友,把他推入死亡的深渊。耶茨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常人无法接受的选择。他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痛苦地在连接着辛普森的绳子上割着。只几下,绳子便断开了。与此同时,耶茨的心也随着辛普森一起重重地坠下山崖,他伤心地闭上了双眼。

下山后,耶茨马上奔向辛普森掉下去的那个裂缝,寻找着自己的好友。他边找边呼喊着辛普森的名字,然而他一无所获。耶茨泪流满面,他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耶茨和另外两个在营地等候的同伴一起搜寻,但是仍然没有发现辛普森。三个人认为辛普森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了,他们准备撤离。就在他们收拾行囊准备撤离时,忽然,耶茨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是辛普森!开始他怀疑是自己出现了幻听,但当他再次听到远方传来的微弱呼救声时,他兴奋地叫道:“辛普森还活着!”说完就撒腿向山崖上飞奔。

没跑多远,耶茨惊喜地看见在地上艰难爬行的辛普森。

原来,辛普森掉下裂缝时,幸运地落到一个大雪堆上,雪堆大大地缓冲了他高速坠下的冲力。摔昏过去的辛普森苏醒过来后,忍着膝盖的剧痛朝前爬行了七英里。如果耶茨和丽个同伴此时已经撤离,将无人可以救他。

辛普森死里逃生了,不过因为膝盖的碎裂和在雪中昏迷两天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每当阴天或是下雨,他的关节便会疼痛不已。当然,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再登山了,这让视登山为生命的辛普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郁寡欢。

登山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耶茨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是个毫无情义苟且偷生的小人。耶茨因此得到了一个绰号——“割断绳子的人”。耶茨无法忍受人们的白眼,从此放弃了登山,悄悄搬到一个小村庄,过起了隐居生活。

辛普森对耶茨没有半句怨言,他很理解耶茨的选择。他说:“如果那天我是耶茨,我也会选择割断绳子。否则两个人必死无疑,何必白白牺牲另一个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耶茨的行为是非常理智的。”

辛普森不忍心看到朋友因为自己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阴影中生活一辈子。怎样才能帮助耶茨呢?辛普森想了很多办法,都没奏效。后来有一天,他灵机一动,觉得自己应该写一本书。因为只有把当时的事件完整地描述出来,人们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当时所处的境况,让人们理解耶茨的行为。但是辛普森从未写过文学作品,他心中没底。于是他试着联系了伦敦一家著名的出版公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这个创意获得了大力支持。得到鼓舞的辛普森马上投入到写作中,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

经过几次修改加工,1988年,辛普森写成的《感受空旷》一书出版。此书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书中的内容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为了使人们能够更深切地理解耶茨割绳子的举动,辛普森采用了一种非常新颖的写作手法,分别从自己和耶茨两个人的角度去描述这个事件。此书达到了辛普森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读者都对耶茨的行为表示理解。

辛普森原本只是想用书的形式为好友摆脱困境,出乎他意料的是《感受空旷》一书成为了畅销书,发行量超过了一百万册。由于写作手法和内容别具一格,该书获得了登山纪实文学奖的最高奖塔斯科奖,并获得了英国非小说类文学奖。

成功的喜悦令辛普森把对登山的热爱融入到创作中,去攀登一座座文学山峰。1992年,他出版了小说《液体人》,反响很好。接下来的纪实小说《幽灵的游戏》再获多项大奖。辛普森再接再厉,又陆续创作了四部质量上乘的纪实小说,被人们誉为纪实小说大师。他攀登文学大山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阴影中解脱出来的耶茨也重新出山,举办了许多关于登山运动的讲座。后来,他还创办了一个登山俱乐部,带领许多登山爱好者攀登世界高峰。耶茨还精心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登山选手。耶茨说:“我现在登山不仅是满足自己的征服欲望,也是完成辛普森的心愿。每次都是两个人在登山,一个是我自己,另一个是辛普森。当我站在峰顶时,辛普森也站在峰顶。”

2002年夏天,根据纪实小说《感受空旷》改编的电影在秘鲁安第斯山脉开拍。剧组特意请来了辛普森和耶茨。二人站在事发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感慨不已。耶茨说:“感谢你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而辛普森则在想,由于他出书救好友的义举,使自己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否则他根本不会成为著名作家,这也算是上苍对他好心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