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脑、补脑除了要经常多吃些上述所说的养脑食物和补脑药膳以外,还必须注意科学的饮食养脑方法,否则同样达不到养脑的目的。因此,要促进脑神经细胞的活动,保证大脑的能量供应,必须重视科学的饮食养脑方法。
1.不可缺的糖类
正常人血中糖的浓度在空腹时为80~120毫克份升,其中真正葡萄糖为70~100毫克份升,其余是非糖还原物。如果血糖的浓度下降,脑神经细胞可因缺乏能源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等。通常把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分升时称为低血糖,如血糖浓度低于40毫克份升,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会发生严重障碍,病人陷入昏迷状态,称为低血糖昏迷。长期的低血糖状态,会使脑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纵然纠正了低血糖状态,病人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震颤,行走不稳,甚至痴呆。因此,每人每天必须保证摄入足够的葡萄糖。据测定,成年人每日约需116~145克糖才能满足需要。脑神经细胞的机能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它的活动,而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脑神经细胞最重要的能源,必不可少。
2.充足的蛋白质供应
如果脑神经细胞缺少蛋白质的供应,在学习时就会涣散注意力,不易集中,理鼹力和记忆力都下降。蛋白质除了能够供应脑所需的能量外,其主要功能还在于它是各种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了足够的蛋白质,儿童才能生长和发育,成人的各种组织,包括脑组织在内,才能更新,受伤的组织才能重新修复,各种酶、激素、抗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因此,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组织生长、更新和修复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如恩格斯所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据测定,成人每天至少需要30~45克蛋白质才能满足需要。
3.不容忽视的类脂
脑神经组织中脂类的含量非常多,但主要是类脂,而不是脂肪。在类脂中,各种磷脂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关。补充卵磷脂或豆磷脂能加强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功能。胆碱在体内可合成为乙酰胆碱,是突触传递的重要物质,有增强记忆的作用。鸡蛋黄和鱼类富含脂类物质。
4.要注意对维生素的摄取
所谓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烟酸、叶酸等可溶于水,属于水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和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关系密切,若缺乏,会产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或疾病。如维生素B1缺乏会引起多发神经炎和出血性脑病。维生素B6缺乏会引起婴儿惊厥。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脊髓变性。烟酸缺乏会引起精神不正常等。维生素C可使脑的功能敏锐,它是仅次于脂肪的健脑营养成分。而维生素A可促进脑的发达,维生素E可保持脑的活力。
5.要保证一定的微量元素供应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然十分少,但缺少它们就不行,对于脑组织的活动也是如此。如碘就被称为“智慧元素”,原因是碘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在缺碘时,甲状腺会肿大,甲状腺素分泌会减少。甲状腺素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不足,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发育会受阻,在动物实验中,锌缺乏的母鼠所产仔鼠记忆力缺乏,学习能力下降。在学龄儿童中,缺锌儿童的智商水平明显低于锌营养良好的儿童。此外,缺铁同样影响智力,原因是缺铁可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易发生学习困难,甚至出现头昏、头晕、睡眠障碍。科学研究证实,铁质是组成红血球的成分,铁质供应充足,红血球运输氧的功能就强,脑子就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
6.食物要均衡
众所周知,一日之计在于晨,故上午的精力是否充沛就显得非常重要。保持上午精力充沛的办法之一是均衡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吃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均衡早餐的人,要比只吃碳水化合物早餐的人更充满活力,下午也极少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原因是单独吃碳水化合物时,它很容易使色氨酸溢出血流进入脑细胞,大量的色氨酸在人们就寝时,会起到催眠作用,但绝不需要它出现在人们须集中精力解决难题的时候。倘若在碳水化合物中加入蛋白质,那么较多种类的氨基酸将与色氨酸竟相进人大脑,结果只有极少量色氨酸能进入脑细胞,从而使脑细胞保持了充沛的精力。
7.吃好早餐能养脑
“早吃好”这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大多数家庭里却实现不了。若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少,随着上午紧张的工作和学习,血糖浓度可下降至60~70毫克份升,此时,就会出现心慌、头晕、多汗、眼发花、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无力等症,甚至晕厥,不省人事。由此可见,还是早餐要吃好,以保证脑神经功能正常。
8.怎样吃才能使紧张的大脑神经松弛下来
(1)要吃些零食
一般零食多为甜食,而甜食可使人的精神进入较佳状态,原因是糖果里的单糖和面包里的复糖均可导致人脑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使人平静及减低人们对痛楚的敏感。因此,当人们在吃零食后,就会使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不少妇女喜欢在经期前几天吃零食,就是这个道理。
(2)镁和钙对于消除紧张有明显的作用
因为这两种矿物质能够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系统细胞的转换。人体如果缺乏这两种物质,就会变得焦躁不安。镁通常存在于巧克力及水果中,人体每天至少需要500毫克镁,而钙则存在于鲜奶、乳制品及淡水鱼中。所以脑力劳动者要常食这些食物。
9.食物合理调配有益于脑
如前所述,大脑对于营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糖、蛋白质、脂肪、尤其是类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于大脑来说,缺一不可。而自然界中,又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为了维持大脑的营养需要,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
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如《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就全面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出了它们在体内起补益精气的主要作用,人们必须根据大脑的营养需要,兼而取之。
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的,叫热力食品,也叫主食,在我国主要是粮食。另一类是副食,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机能的,又叫保护性食品,如豆制品、蔬菜、食油等。
主食的种类很多,它们所含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又互不相同,故不能用一种粮食作主食,应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干稀搭配。副食中的肉类、蛋类、奶类、鱼类、海产类、豆类和蔬菜等,都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磷脂、维生素、钙、磷、镁、碘等重要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副食在营养上也各有长短,因此,也应搭配食用和变换食用。
10.要注意酒对脑的影响
几千年来,人们跟酒结下了深厚情谊,它是友谊的标志、胜利的象征。喜怒哀乐都用得上酒,所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直到今天,酒仍然是人们离不开的“朋友”。常言道:“无酒不成席。”每逢过年过节,招待亲朋时,沾酒欢叙,可增加情谊和欢乐气氛。
酒为各种粮食与曲或果类酿成的一种饮料,分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都含有酒精(乙醇)。对于酒,人们毁誉参半,这种现象大概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大变。但不管是毁还是誉,都与大脑有关。
若是少量饮酒,可使人精神振奋、愉快,解除消极情绪,甚至使人豪放。“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何等豪壮!以上说明,少喝些酒对人是有益的。但酒不宜喝多,这是由于饮酒过量往往会发生急性中毒。据研究表明,引起中毒症状的酒精量约为75~80克,这与酒精在人体血中浓度有密切的关系。轻者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受抑制,低级神经中枢失去控制,表现为兴高采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其辨别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洞察力则变得迟钝或者大大降低。重者,抑制进一步发展,中枢神经麻痹,往往出现沉睡、昏睡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据临床观察,饮酒过量发生昏迷超过12小时以上者,死亡的危险性最大。那么,喝多少酒才算适量呢?酒量小的,沾酒即醉;酒量大的,三碗不乱。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以感到身体温暖,精神振作为度。或者只饮到自己酒量的1/5足矣。要是不自量力,非喝到迷迷糊糊,舌头欠灵的程度不可,那实际上已经有害于健康了,特别是已损害到大脑的功能。
由于喝酒与大脑的关系密切,因此必须懂得喝酒的学问。首先,饮酒时要慢慢饮,一边说话一边饮,切忌“一饮而尽”,或连喝猛酒。饮酒中间可以随时喝点浓茶,有解酒作用。据日本《人间医学》报道,日本90多岁名画家横山大观的饮酒秘诀是边饮酒边吃豆腐、豆芽等豆制品,是饮酒而又不影响健康的良法。报道说: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和半胱氨酸等,堪称世界上最佳的解酒良药。
其次,饮酒要适时,俗话说:“酒落饥肠容易醉”,意思是,人不能在空肚时喝酒,因为“酒精于肠管之吸收迅速,特以胃空虚未食前饮用时为然,于10~30分钟后血浓度可达于顶点”。那么,什么时候喝酒好呢?一般是在晚餐之时,小酌慢饮,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