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11419900000022

第22章 克里斯蒂安·阿曼波尔(1)

亲历无数战争的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竟敢指责政府就伊拉克问题恐吓媒体

“任何一个人或是专业人士、任何一个好记者都不可能中立。”——克星斯蒂安·阿曼波尔

“在报道伊拉克战争时,美国媒体的‘嘴被堵住了’,而且媒体也主动堵住了自己的嘴。”——克星斯蒂安·阿曼波尔

克星斯蒂安·阿曼波尔简介

克里斯蒂安·阿曼波尔(Crstiana Amanpour),女,1956年生于伊朗,现供职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任CNN首席国际记者,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女性战地记者之一。

阿曼波尔的祖国是伊朗,母语为波斯语;长大后移民到英国接受教育;再到美国工作;现把家安在英国。阿曼波尔从1981年至1982年曾在罗德岛一家电视台担任电子图表设计员;然后到罗德岛一家电台担任记者。1983年她进入CNN亚特兰大总部,担任国际新闻助理;此后也曾在CNN的纽约和法兰克福分部工作过;现任CNN首席国际记者、国际频道负责人,是该台资深记者,著名的巾帼女杰、“战地玫瑰”。汤姆·拉奇纳的著作《隐秘计划》中的女主人公、CNN名记者琼莉·帕特森,也被说成是“她带着阿曼波尔的摄像机艰苦奋斗多年,掌握了外交事务方面的工作经验”;阿曼波尔是她的导师、引路人。阿曼波尔还被人誉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有人甚至打了个比方,若把CNN视为新时代的“世界政府”,那阿曼波尔便是“国务聊”。由此可见她的影响之大。

阿曼波尔作为一位著名战地记者,因曾报道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一次海湾战争、前苏联国家解体、索马里战争、巴以冲突、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美英入侵伊拉克等热点新闻而闻名,可谓亲历了无数当代重大国际战争。她的足迹曾多次出现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基斯坦、俄罗斯、索马里、卢旺达、科索沃及巴尔干国家。阿曼普尔曾在阿富汗发现了小型军事训练营和关于如何制造化学武器及核武器的材料等重要成绩。因工作出色,她曾荣获过好几个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奖项。有中国记者撰文说,他们上世纪90年代在巴基斯坦工作时,会经常看到这位包着头巾的西方女记者那活跃的身影。

阿曼波尔作为国际著名媒体CNN的首席国际记者,采访过大量当今世界政坛要人与风云人物,如美国几任总统克林顿、布什等,美国几任国务卿鲍威尔、赖斯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家族、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沙龙、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等,还亲历了萨达姆被数次审判的现场。2005年10月前后,阿曼波尔是少数几位能进入法庭内,亲眼目睹老萨受审的记者之一,过后自然也写出了精彩报道。

阿曼波尔的丈夫是克林顿时代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兼任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鲁宾,比她小4岁。他们正是认识于前两年鲁宾任国务院发言人、阿曼波尔任国际记者,两人共同宣传、报道科索沃战争进展情况时期。他们的结合与婚姻,曾成为轰动一时的全国新闻。当时有人问鲁宾,身为发言人而与记者结婚,感觉岂不是像身边睡了一头狼?鲁宾则幽默地回答道:“放心,我没有说梦话的习惯。”

2000年4月27日,当克林顿总统任期届满,鲁宾手捧国务院最高奖项——“突出贡献奖”,主持了自己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从次日起他将离任,功成身退,以便与家人度过更多时光。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有白宫发言人乔·洛克哈特,以及他的妻子阿曼波尔。会上记者们向他提出了一些善意而难堪的问题。其间阿曼波尔也向丈夫提问:“我想知道的是,你怎么能使你那持怀疑态度的儿子相信,你有一天能为他换一块尿布?”鲁宾回答说:“我将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手段。”当时他俩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1个月。

阿曼波尔在伦敦诺丁山安置有自己的家。她是在2000—2001年伦敦接受19万移民大潮中,与著名歌星麦当娜、超级模特克劳迪娅、好莱坞名演员凯文·斯佩西等同一批进驻伦敦的“先遣部队”。正是在她丈夫鲁宾离任后,他们一起搬到了伦敦,开始新的幸福生活。

战地女记者的家庭注定聚少离多。自从他俩1998年结婚以来,鲁宾已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如今他独自在家照顾6岁大的儿子达赖厄斯(同时在伦敦经济学院当访问学者)。不过在鲁宾看来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他说:“你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你可以习惯它,而且可以想办法克服它。我们能通过电话聊很多,然后在电视上看见彼此。”对这女强人妻子,他可够支持、够宽容了。看来鲁宾似乎已决定彻底归隐,要安心做“家庭妇男”了;但前两年当美国副总统克里参与竞选时,他又开始抛头露面,为其老朋友摇旗呐喊而不遗余力。有政治敏感人士认为,这位仁兄大概是不甘心赋闲在家,他再度出山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阿曼波尔那屋内的精巧布设,让人不由得赞叹女主人的高品位。那摆放在咖啡桌上的摄影书籍和非洲雕塑等装饰物,显示出了她独特的情趣。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走廊里的花瓶并非普通装饰品,而是一枚手榴弹的弹壳。那是她在报道波黑战争时带回来的“纪念品”。那枚手榴弹当时就坠落在她所下榻的饭店里,和她只隔着两道门。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阿曼波尔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炸弹爆炸,我和在这一侧房间里的每个人就都没命了。”

阿曼波尔的战地采访与战事报道

《战争的故事》一书中曾引述克里斯蒂安·阿曼波尔的话:“任何一个人或是专业人士都不可能中立。”而CNN的编辑对于其陈述还加了注脚:“任何一个好记者都不可能中立。”

在1991年及以后的海湾战争中,CNN以其时效快的现场报道异军突起,大出风头,并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龙头老大。自然阿曼波尔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勋。

波黑战争从1992年一直延续到1995年。有人说:“阿曼波尔是CNN著名的女记者,因为在波黑战争中做出了超凡的采访报道而闻名遐迩。她坚持在炮火中连续做数昼夜的现场新闻报道,那过人的新闻感觉、口才、反应能力乃至体力,都是令我等崇拜着迷的。这是我们心目中的标准记者形象。”

阿曼波尔是一名战地女记者,但她和同伴们却坚持说自己就是“记者”,同任何男性一样坚韧勇敢。凭借这种坚韧和勇敢,阿曼波尔2001年“杀”入了危机四伏的阿富汗,冒着枪林弹雨和生死危险进行战地采访,撰写并发表了大量著名的战事报道;并在那里发现了小型军事训练营和关于如何制造化学武器及核武器的材料,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之后,阿曼波尔采访过到美作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她说:“他参观了两座塔楼的废墟,了解到这次死亡的人数非常巨大,并且根本说不清楚究竟死了多少人,但他确实没有使自己承担什么义务。”阿曼波尔先后4次向希拉克提问,他打算以何种方式、何种规模,采取坚定的行动来反对这场圣战。但希拉克4次都避而不答,“像一条鳗鱼一样溜之大吉”。于是有一个人想当面刺激他:“总统先生,你还记得诺曼底登陆吗?你知道为了把纳粹赶出法国,在诺曼底有多少美国人伤亡吗?”此事在当今“世界第一女记”法拉奇著名的《愤怒与自豪》一文中也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