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所罗门王之谜
我们所熟悉的埃及法老塞桑克一世,据说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著名的所罗门王,他以智慧和公平闻名于世。有人说,所罗门王那流传千古的宝藏,很有可能来自于盗墓者。这种说法可信吗?
两场古代官司
古代曾经有两场官司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同一地区,但是,其性质却迥然不同:一个是名垂历史的传说;一个是毫无名声的真实事件。
所罗门王画像
传说中,两个妇人带着一个婴儿来到国王面前,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众人难以分辨。国王想了想,说:“那就把孩子劈成两半吧!”一个妇人点头答应,另一个则哭着说:“我不要孩子了!”国王指着哭泣的妇人说:“她才是孩子的母亲!”
这位公平智慧的国王正是以色列的所罗门王。他一直为后世所尊敬,就连现在英国国王的加冕典礼上,都要合唱歌颂所罗门王的歌。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近邻——古埃及王国发生了一场真实的官司。
古埃及王国分成上、下两部分,两者在联合王国的外衣下,始终明争暗斗。当时的法老定都在下埃及,在塞桑克一世执政时期,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盗墓案,上埃及历代法老的墓地总是被盗。在被称为帝王谷的地方,曾经有10个前朝王陵相继被盗,棺内的珠宝首饰等陪葬品,甚至连石棺都被劫掠一空。负责人在追查这件事的时候发现,有证据显示帝王谷的主管和上埃及首都的市长最有嫌疑,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宗案子到最后却被推到了不知名的盗贼身上。
所罗门王的宝藏
现在,许多考古学家都发现,帝王谷的盗墓活动非常猖獗,几乎所有的法老墓都被洗劫一空。但使人迷惑的是,塞桑克一世的两位直系祖先的陵墓却完好无损:更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很多被盗物品都在这位法老的陵墓中找到了。这难道是那些盗墓者接受了塞桑克一世的指示才这样做的吗?
这两场古代官司分别涉及到了一位英明睿智的国王和一位特别贪财的国王。可一位新派考古学家拉尔夫·伊利斯却认为这两位性格差异很大的国王其实是一个人——所罗门王,也就是塞桑克一世。
在传说中,所罗门王创建了强大的国家,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也就是“所罗门宝藏”。而这些宝藏的去向却成了千古之谜,也成为后来电影和小说中的素材。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所罗门王宝藏只是个传说。但若按拉尔夫所说,将所罗门王和埃及法老看成一个人,那么,所罗门王建立的强大而富有的国家,就变成真实的历史了。
现在,人们尚无法确定所罗门王与塞桑克一世是否是同一个人。若是“所罗门宝藏”真的存在,那它的真实来源也早已无从考证,也许只有所罗门王自己才知道。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退隐之谜
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苏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最高权力,可不久后,他却自动放弃了权力。他为何要执意隐退呢?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原因呢?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苏拉退隐
公元前138年苏拉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文艺,善于交际。30岁之后,他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他还在战争中机缘巧合地成为民族英雄,50岁时,他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后又经过与马略的两次斗争,终于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统治权的第三年却突然宣布辞职,最后竟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隐居。
至于隐退的原因,苏拉本人没有说。据说,当他决定放弃他的权力时,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的话,他愿意说明辞职的原因,可是,在那种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苏拉辞职以后,一个青年曾当面辱骂他,苏拉并没有对此进行反驳,他居然很平静。
人们对苏拉退隐原因的猜测
人们对苏拉退隐的原因一直猜测不已。有人说他在三年独裁统治后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说他是由于改革无望而激流勇退,更有人说是他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权力甚至向往田园生活。
关于苏拉退隐的原因,人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真实原因吧。而且他的转变太过突然,任谁都始料未及,所以才引得人们对其退隐充满好奇。
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之谜
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他颁布了许多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那么,君士坦丁为何会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在罗马的兴起
基督教名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发展之初曾经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及排斥,特别是罗马,这个信奉多神宗教的国家对它更为排斥。然而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又为何选择皈依基督教呢?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在罗马帝国内施行自由的宗教信仰,并且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基督教才首次取得与其他宗教相同的权利。到公元4世纪末的时候,狄奥多西一世开始打击其他宗教,基督教才得以被正式确立为罗马的国教。
君士坦丁成为基督教的故事
长久以来,有一个故事在不断激励着基督教徒。在公元337年,君士坦丁辞世后不久,塞沙里亚主教优西比乌在《君士坦丁传》中详细描述了此事。据说,公元312年10月的某一天,君士坦丁率部队逼进罗马城,欲将罗马从劲敌马克桑蒂亚斯手中夺取过来。这时,君士坦丁在夕阳照耀的天空中看见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一侧写有一行字:“凭这个标记可以取得胜利”。就在那一天夜里,基督出现在君士坦丁梦中,嘱咐他举着绣有基督标记的军旗进攻,否则,将不能取胜。君士坦丁立即命令匠人打造纯金旗标,上面用宝石连缀成一个代表基督名字的图案,表明他将对基督效忠。根据一些记述,士兵的盾牌上也漆上了一个十字架。因而,君士坦丁的部队在台伯河密尔维安桥上取得了胜利,从此君士坦丁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人们对《君士坦丁传》中故事的质疑
后世对这一记载存在质疑:第一,为什么这个如此惊人的天象启示在皇帝死之前要秘而不宣,直到他死后才让别人知道呢?第二,一夜之间,怎能制成一面镶嵌宝石的精致纯金旗标呢?并且它一造好就被带到战场上去了。况且优西比乌或君士坦丁本人都没有清楚明确地说出基督显灵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如果君士坦丁已经神奇而迅速地皈依了基督教,又为什么直到去世前才接受洗礼呢?
当然,优西比乌记述的故事在各方面不一定都翔实可靠。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肯定在君士坦丁大帝进入罗马城前夕发生了一件极为罕见的事。有些学者认为,君士坦丁看到的幻象可能是如气象学家所说的由日晕现象引起,大气层上层的冰晶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光环。这些光环相互连结,就形成了某些观察者所看到的十字架形状。也许这可以解释君士坦丁大帝所看到的幻象,然而随后的梦境便无法进行解释了。不管怎样,自那场战争以后,在这个旗标下君士坦丁大帝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基督战前显灵,助君士坦丁一臂之力,使其最终得以修成正果。这一故事娓娓道来,似真有其事,但无论怎样,这毕竟也只是传闻而已。至今,君士坦丁为何皈依基督教仍然是个千古之谜。
拿破仑死因之谜
提起拿破仑,可谓无人不知。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意志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激励了无数的热血男儿。而他的死因更让人充满了好奇。
拿破仑传奇的一生
皎洁的月光下,一名法军哨兵在站岗时不小心睡着了,当他猛然醒来时,发现身边有人正在替他站岗,手中拿着他的枪。哨兵感觉这人有点儿眼熟,他揉揉眼睛,“上帝啊!”哨兵认出了那张轮廓分明的脸,这个人正是拿破仑。士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恐和绝望使他不敢抬头。
“朋友,”拿破仑说,“这是你的枪,你辛苦了。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你可要小心。”
此后,这支部队在四天之中行进了一百多千米,进行了三次战斗,但没有任何一个士兵因此而抱怨过。
当时拿破仑只有27岁,作为法国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的他是第一次率兵出征。他在一年时间里,带领43000名士兵打了65次胜仗,俘敌16万,迫使奥地利在《坎波福来奥和约》上签字。从此,拿破仑令世人刮目相看。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作为远征军总司令出征埃及,想要实现他儿时的梦想。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进军叙利亚,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还洗劫了巴勒斯坦等地。在这场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中,拿破仑大获成功。就在这时,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在国内,西部和南部发生了波旁王朝复辟势力的叛乱,人民的反抗运动也日益高涨;在国外,俄、奥、英等6国又组成了“反法同盟”,从三面向法国发动进攻。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督政府统治风雨飘摇,大资产阶级渴望着“铁腕人物”和“利剑”来保障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利益。
拿破仑
而拿破仑此时也在心中设定了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回到巴黎夺取政权,然后挽救整个法兰西。
为此,他毅然丢下了在埃及的两万法军,只率领500名亲信随从,巧妙地绕过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经历了4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突然出现在巴黎街头。巴黎人民因此而欢呼沸腾,欢庆持续了三天三夜,市民们痛饮游行;巴黎卫戍部队高奏军乐,整个巴黎都在欢迎拿破仑的归来。1799年11月9日(法历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了“雾月政变”。
当圣克卢议会正在进行会议时,拿破仑率兵闯入了议会大厅,尽管在这场对峙中他有些惊慌,不过他仍然镇定地保持常态。4分钟后,议员们就四散逃开了。拿破仑也一举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
1804年,当了五年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通过各种手段,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从1799年执政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6次反法联盟战争。其中有许多战役都显示出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奥斯特里茨战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这一战摧垮了第三次反法联盟;也是这一战,使英国首相皮特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几个星期后就逝世了。临终前,皮特首相让人摘下挂在墙上的欧洲地图,悲伤地说:“卷起来吧!今后10年不需要它了。”
1815年6月18日,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爆发了。拿破仑因此战役而走向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英军在威灵顿公爵的指挥下,勉强顶住法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已到最后极限。此时,威灵顿公爵的援军布吕歇尔率三万部队及时赶到,而拿破仑的援军却迟迟不来。在联军的全面反攻下,拿破仑仓皇逃回法国。
一切都结束了。1815年6月22日,在议会的逼迫下,拿破仑签署了退位诏书,结束了他在法国的统治。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在圣赫勒拿岛上,拿破仑被严加看管了6年。1821年5月5日下午4时45分,拿破仑逝世。
探究拿破仑死因之谜
拿破仑死后,根据他的遗愿,他的私人医生安托马什及其他6名医生为他作了尸体解剖。在医生们提交的4份解剖报告中认为,拿破仑胃部靠近幽门的地方有溃疡,换一种说法就是拿破仑可能死于胃癌,而且有关人员在研究拿破仑家族病史时发现,拿破仑的父亲就死于胃癌。所以这一说法也不无可能。
1982年,瑞典毒药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出版了名为《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一书,引来了世人的关注。在书中,作者把拿破仑的死因归为“慢性砒霜中毒”。后来有科学家设法弄到了拿破仑的头发,发现其中砒霜的含量高于人体正常值13倍。研究发现,拿破仑身边的随从蒙托隆最为可疑,他可能受路易十六弟弟的指使,向拿破仑的葡萄酒中滴入小剂量的砒霜,致使其慢性中毒身亡。
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也是一位神秘的人物,更是一位被众多谜团笼罩的人物。人们愈是想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愈是感到迷雾重重。
洛克菲勒的真实面目之谜
洛克菲勒是一个传奇的名字。他象征着财富、权力、荣誉。对于他的对手来说他是一个“吸血鬼”;而对于受他资助的人来说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洛克菲勒?
影响美国的石油大亨
如今,只要一提到洛克菲勒家族的名字,人们马上就会和“权力、金钱、统治、政策”联系到一起。《纽约时报》曾这样说:洛克菲勒兄弟拿起电话筒要向美国总统,或向一位总统的内阁人员,或向一位工业领袖,事实上要向任何人讲话的时候,电话总会迅速接通或者打回来,洛克菲勒家族的权力正体现于此。《华尔街经济论坛》也评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历史上起了多么深远的影响。是它,同许多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式的企业组织,把美国推上了今天的世界之巅。人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美国的历史和今天的美国将是多么的黯淡失色。”正是举世闻名的赚钱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造了这样一个神话。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摩拉维亚镇。他的父亲贩过盐,推销过草药和皮毛,经营过木材,后来做了江湖医生,行为比较放荡。他的母亲勤劳而善良。洛克菲勒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关于金钱的概念以及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理念,从小他对人就非常谨慎,能严格区别情谊和金钱的利害关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发家之路。1853年,14岁的洛克菲勒随父母移民到伊利湖畔的克利夫兰。在那里,他结识了好朋友马克·汉纳,后来马克·汉纳成了铁路、矿业和银行方面的实业家及国会参议员。洛克菲勒对马克·汉纳坦承了自己人生的宏伟目标。1854年洛克菲勒开始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恋爱,他与那位女孩的爱情一直持续到老。1855年6月,还在读高中二年级的洛克菲勒便中途退学了,三个月后,他被一家叫休威·泰德的公司录用为簿记员(相当于会计),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财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