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11372900000033

第33章 五代宋元汉族风俗(4)

《青箱杂记》,北宋吴处厚着。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人(今福建邵武),皇佑五年(1053年)进士。官历将作监丞,曾出知汉阳军、擢知卫州。所着《青箱杂记》10卷,多记宋及五代朝野杂事、诗话及掌故,对风俗内容也有涉及,诸如服饰、忌讳、俗语、称谓、集市、婚姻、饮食等属。如书中记当时称谓习俗曰:“钱武肃王讳缪,至今吴越间谓石榴为金樱,刘家、留家为金家、田家,留住为驻住。又,杨行密据江准,至今民间犹谓蜜为蜂糖。滁人犹谓荇溪为菱溪,则俗语承讳久,未能顿易故也。”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行文言简意赅,且能载明原委,使人一目了然,对研究五代、北宋风俗大有稗益。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官历翰林学士、龙图阁侍制、光禄寺少卿等。《梦溪笔谈》26卷,记载内容广博,时间自先秦以讫宋代,而以宋事为主,内容涉及宋代服饰、礼仪、信仰、游乐等习俗事象。如《补笔谈》记宋人尚右之俗曰:“古人尚右,主人居左坐,客在右者,尊宾也。今人或以主人之位让客,此甚无义。惟天子适诸侯,升自阼阶者,主道也,非以左为尊民。《礼记》曰:主人就东阶,盖尝以西阶为尊。就主人阶,所以为敬也。今惟有朝廷此礼,凡臣僚登阶奏事,皆由东阶立于御座之东,不由西者,天子无宾礼也。”沈括:《补笔谈》卷三。在记叙的同时,能究其沿革,曲其原委,对习俗的历史沿革有所考索,学术价值较高。

《邵氏见闻录》,北宋邵伯温撰。邵伯温(1065~1134年),字子文,河南洛阳人。《邵氏见闻录》20卷,内容涉及饮食、服饰、尚崇、节令诸方面,对长安的物产、市民风俗、洛阳节令游乐和礼仪风俗等均有记载。如载洛阳人游赏习俗曰:“岁正月梅已花,二月桃李杂花盛开,三月牡丹开。于花盛处作园圃,四方伎艺举集,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择园亭胜地,上下池台闻引满歌呼,不复问其主人。抵暮游花市,以筠笼卖花,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十七。由于所载均为作者见闻,因此史料价值较高。

《石林燕语》,北宋叶梦得撰。叶梦得(1077~1148年),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居乌程(今浙江吴兴)。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官历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福建安抚使等。《石林燕语》10卷,书成于南渡之初。记录了宋人礼仪、服饰、尚崇、节令岁时活动以及家庙、家祭等家族风俗等方面内容,间有涉及宋以前者。如记宋朝京城岁时节日活动曰:“京师百司胥吏,每至秋,每醵钱为赛神会,往往因剧饮终日。”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书中还论述了风俗演变与统治者意志的关系,指出研究一定时期的风俗文化只有联系该时期统治者的思想行为及政策,才能寻出习俗发生和变化的根蒂。这种观点,在现今仍有一定的学科价值。

《岳阳风土记》,北宋范致明撰。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进士,曾以宣德郎监岳州商税。全书不分门目,仅1卷,内容以记载宋时湖南岳阳地区风尚习俗为主,所述援引有据,考证详细。如记当时社会踏歌、巫卜、丧葬等俗曰:“荆湖民俗岁时会集,或祷祠多击鼓,令男女踏歌,谓之歌场。疾病不事医药,惟灼龟打瓦或以鸡子占卜,求崇所在,使俚巫治之。死者多不埋葬,或暴露风日或置之木杪,谓之死丧祥葬,多举乐饭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该书“在宋人风土书中,可谓佳本也”。

《萍州可谈》,北宋朱彧撰。朱彧,字元彧,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其父绍圣中尝奉使辽国,后又为广州帅。《萍州可谈》3卷,内容以当时辽地及宋代广州的风俗事象为主,如记辽地饮食风俗曰:“今世俗客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会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记广州服饰风俗:“广州杂俗,妇人强男人弱,妇人十八九戴乌丝髻,衣皂半臂谓之游街背子。”作者所记多为其父亲历之事,真实可信。

《清波杂志》,南宋周撰。全书12卷、别志3卷,所记皆宋室南渡前后之杂事,其中包括婚姻、服饰、礼仪、器物等风俗文化。如记宋代妇女发式曰:“煇自孩提,见女妇装束,数岁即一变,况乎数十百年前,样制自应不同。如高冠长梳,犹及见之。当时名大梳裹,非盛礼不同,若施于今,未必不夸为新奇,但非时所尚而不售,大抵前辈治器物,益屋宇,皆务高大,后渐从小,首饰亦然。”周:《清波杂志》卷八。以亲身经历叙事,真实可靠。又如记北宋汴梁卫生习俗曰:“旧见说汴都细车彰列数人,持水罐子,旋洒路过车,以免埃土盍蓬勃。”周:《清波杂志》卷二。为它书所不载,弥足珍贵。

《枫窗小牍》,南宋袁褧撰。袁褧,生平未详,为南渡士人,曾居杭州,后侨寓临安山中。《枫窗小牍》2卷,所着多朝野杂事轶闻,其中也记有北宋京城汴梁人饮食、服饰、祭祀等风俗事象。如记汴梁妇女饰俗曰:“汴京闺阁妆抹凡数变,崇宁间少尝记忆作大鬓方额。政宣之际,又尚急把垂肩。宣和以后,多梳云尖巧额,鬓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沐芳香,花靴弓屣,穷极金翠。”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记载较为详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多可与史传相参”。

《昨梦录》,南宋康与之撰。康与之,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人;南渡后流寓于嘉禾。《昨梦录》专记北宋都城汴梁事,对服饰、婚姻等方面的风俗多有采录,如记载当时婚姻习俗曰:“北俗,男女年当嫁娶,未婚而死者,两家命媒互求之,谓之鬼媒人。通家状细贴,各以父母命祷而卜之,得卜即制冥衣。男冠带,女裙帙导毕备。媒就男墓者备酒果,祭以合婚”。翔实可靠,对研究宋代风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岭外代答》,南宋周去非撰。周去非,字直夫,永嘉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淳熙中曾官桂林通判。《岭外代答》10卷,记宋代广西民俗事象极广,涉及时人住室、礼仪、称谓、宗教、祭祀、婚姻、服饰、饮食、物产、器乐等方面。如记居住曰:“广西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仰视其瓦,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小民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或以竹仰覆为瓦,或但织竹笆两重,任其漏滴,广中居民,四壁不加涂泥,夜间焚膏,其光四出于外。故有一家点火十家光之讥。原其所以然,盖其地暖,意在通风,不利堙窒也。”是研究宋代岭南风俗的难得资料。

《宾退录》,南宋赵与时撰。赵与时,字行之,又字德行,南宋末人,宝庆进士,曾官丽水县丞。《宾退录》10卷,对宋代婚姻、丧葬、饮食、礼仪、称谓、禁忌及游乐等均有记述和考证。如记当时湖北葬俗曰:“《靖州图经》载:其俗居丧不食酒肉盐酪,而以鱼为蔬。今湖北多然,谓之鱼菜,不特靖也。老杜《白小》诗云: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正指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于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

《归潜志》,金刘祁撰。刘祁(1203~1250年),字宋叔,号神川遁士,浑源人。自小随父游宦于汴京(今开封),金末,被元兵围于汴京,历尽艰辛,辗转两千余里回到故乡后,撰有此书。《归潜志》14卷,内容多系作者身历之事,其中对金朝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也有所记载,可补其它史藉之不足。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着。陶宗仪,字九成,浙江黄岩人。《辍耕录》30卷,所记上及先秦,下至元末,而以元事为多。其中卷一“民族”条,对族源、族系、民族姓氏等的考证,颇有学术价值;卷五“劈正斧”条,记皇帝登报、正旦、天寿节等登陆大明殿时的仪仗;卷二十“喝盏”条,叙皇帝的宴飨之制,对了解宫廷风俗有用处;卷二“刻名印”条、卷十一“事物异名”条、卷二十四“历代医师”条、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条、卷三十“印章制度”条等,均是对有关习俗的系统记载。此外,书中对服饰、婚姻、礼仪、宗教信仰及游乐玩赏等都有所载述。全书行文言简意赅,并不时插以缜密的考证,视野开阔。如记元代婚姻曰:“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然唐人已尔,乐天《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从沿革的角度对当时风俗作出历史的梳理。

《至正直记》,元孔齐着。孔齐,字行素,号静斋,山东曲阜人,生平未详,元末曾避兵四明。《至正直记》4卷,涉及饮食、尚崇、婚姻、丧葬、服饰、居住等风俗事象的内容颇多。如卷一“中原雅音”、“止筋”、“集庆官纱”、“婚姻正论”、“棺椁之制”等条,分别对宋元时期的方言、服饰、礼仪等有所记载;卷二“乡土风俗”、“祭祖庖厨”、“赘婿俗谚”、“人生从俭”、“娶妻之礼俗”、“浙西风俗”、“妇人不嫁为节”等条,则对当时的起居、祭祀、家庭、社会风尚等予以关注;卷三“不食糟辣”、“首饰用翠”、“不嫁异俗”、“食必先家长”等条,专记当时饮食、服饰、婚嫁、礼仪等习俗。此外,“衣服尚俭”、“议肉味”、“宣城木瓜”等条也提及风俗内容。全书内容广泛,所述大多系作者亲历之事,对研究元代及元代以前的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此外,对宋元时期社会风俗有所记载的还有宋代的《醉翁谈录》、《东斋记事》、《鹤林玉露》、《泊宅编》、《春明退朝录》、《游宦纪闻》、《旧闻证误》、《东坡志林》等。其中《醉翁谈录》,宋金盈之撰,记载宋代京城汴梁四时风俗颇详,有一定的学科研究价值。对元代社会风俗记载颇丰的还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系由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口述,其友人鲁思蒂谦用法文记录成书。书中对元代北京、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泉州等城市的风俗文化,商业、物产、婚俗、殡葬仪式、巫俗等,有所记述。1983年,北京古藉出版社有该书的中文版出版。

3.类书及杂记着作对历代风俗的考索

五代宋元时期风俗学发展中一个显着特点是考索性风俗研究着作的大量出现。其中较着名的有《太平广记》、《岁时广记》、《岁华记丽谱》等;此外,一些杂记着作也比较注重对历代风俗的考述,如《墨庄漫录》、《猗觉寮杂记》、《能改斋漫录》、《云麓漫钞》、《客斋随笔》等。

《太平广记》,北宋李昉等编撰。李昉,字明远,饶阳人。五代仕汉、周,后归宋。曾三入翰林,宋太宗时拜平章事。李昉博览群书,富于着述。与扈蒙、李穆、汤顺等12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奉诏编撰《太平广记》,三年后书成印行。《太平广记》共500卷,分神仙、女仙、道术、贡举、职官等55类,所采书籍345种。唐以前不传之秘籍,赖此书尚存什一。《太平广记》内容广博,卷帙浩大,古来轶闻琐事,僻籍遗文,卷帙轻者往往全部收入,故被学术界称为小说家之渊海。该书记录风俗方面的内容也极其广泛,几乎涉及风俗事象各个方面。如饮食、服饰、迷信、宗教、祭祀、丧葬、婚姻,以及汉代蹙鞠、投壶,唐代击球、音乐、杂技等,皆有所涉及,不啻为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编。陈元靓,生平不详。考其书中序文,知为宋理宗时人。《岁时广记》采集宋代及宋代以前诸书的岁时风俗内容,如《月令》、《尔雅》、《淮南子》等,按目分隶,编为40卷,另有卷首“图说”、卷末“总载”和“月令主属大全图”、“气候循环易见图”等图样。书中卷一至卷四载述春、夏、秋、冬概况,自卷五起,依次载录元旦、立春、人日、上元、中和节、社日、寒食、清明、佛日、端午、天贶节、三伏节、七夕、中元、中社、重九、下元、冬至、交年节和岁除等节日的各种节俗活动。如卷五“忌针线”条曰:“《岁时杂记》:京人地日皆忌针线之工,故谚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之语。”引用了宋代及宋代以前的风俗史料,对当是之日“忌针线”这一习俗作了历史的梳理和探源。全书“撷百氏之英华”,“搜神节物之异闻,考风俗之攸尚,手编心辑,博而不烦。”陈元靓:《岁时广记·刘序》。对后人研究宋代或宋以前的岁时风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墨庄漫录》,北宋张邦基着。张邦基,字子贤,高邮人,生平不详。《黑庄漫录》书中多载上自先秦,下逮宋代杂事,对宋代风俗,诸如宗教、饮食、祭祀和岁时节令活动等有所载述和考证。如考妇女缠足之俗曰:“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南史》: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然亦不言其弓小也。如古乐府、玉台新咏,皆六朝词人纤艳之言,类多体状美人容色之殊丽;又言装饰之华、眉目唇口腰肢手指之类,无一言称缠足者”。对妇女缠足陋俗起源的考,十分精当。

《猗觉寮杂记》,南宋朱翌撰。朱翌,字新仲,舒州人。北宋政和年间以太学生赐第,为溧水簿。南渡后,官至秘书监中书舍人,参与修徽宗实录。《猗觉寮杂记》2卷,记事435条。内容涉及唐宋时期饮食、礼仪、丧葬、市肆、称谓、游艺及岁时节令等风俗,所载多带考证性质。如考北方餺飥食俗曰:“北人食面名餺飥。杨雄《方言》,饼谓之飥。《齐民要术》:青稞麦面,堪作饭及饼飥,甚美,磨无麸。则飥之名已见于汉魏。《五代史·李茂贞传》:朕与宫人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不托俗语,当以方言为正,作餺飥字。”征引广博,论述严谨,为后人所推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引据精凿者,不可殚收。在宋人说部中,不失为《容斋随笔》之亚。”

《能改斋漫录》,南宋吴曾着。吴曾,字虎臣,崇仁人。宋高宗时曾为玉牒检讨官,累迁工部郎中,出知严州。《能改斋漫录》18卷,分13类,载述上起先秦,下讫宋代之杂事,尤以唐宋两朝事居多,内容广博,考证精深。其中涉及风俗的有称谓、丧葬、服饰、饮食、禁忌、宗教、迷信以及娱乐等内容,对宋代的物产、饮食、宗教、巫术等多有考证。如考“点心”之俗曰:“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郑傪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傪诟曰:适已给了,何得又请。”另外,对麻饼、汤饼等食物的来历和制作、食用等情况均有较详的记述和考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客斋随笔》,南宋洪迈着。洪迈,字景庐,鄱阳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容斋随笔》载述上自先秦、下逮两宋之典章故事、轶闻杂谈,其中涉及婚姻、丧葬、服饰、饮食、迷信、祭祀、禁忌、称谓、礼仪、节令岁时、游艺等风俗史实,广征博引,多有考索。如考元旦饮酒礼俗曰:“今人元旦饮屠苏酒,自小者起,相传已久。然固有来处,后汉李膺、杜密,以党人同系狱,值元日于狱中饮酒曰:正旦从小起。时镜新书晋董勋云,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初学记》载《四民月令》云: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者起先。”洪迈:《容斋随笔》卷二。又如记宋人迷信习俗:“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噀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予按:终风诗,寤言不寐,原言则嚏;郑氏笺云:我其忧悼而不能寐,女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乃知此风自古以来有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洪迈这些载述和考索,皆有典可据,甚为精博,受到历代学者推崇,被后人誉为是我国风俗学上一部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