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11370700000037

第37章 误区三十六无视或者夸大孩子的缺点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不能连孩子的缺点也一起爱,这个道理当父母的都很明白。但是,一老师或者别人指出孩子的毛病时,他们往往会不高兴,觉得丢了面子。有的父母即使自己觉察到了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也舍不得严加管教,更容不得别人说长道短。这实际上是充当了孩子毛病的保护伞,是对成长中的孩子一种甜蜜的“宠杀”。

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这样的父母最终只能害了孩子。

玲玲特别喜欢睡懒觉,每天都是被妈妈喊醒后赖着不肯睁开眼睛,等实在没办法了才急匆匆地起床,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上学去了。爸爸平时工作很忙,顾不上管她,妈妈心疼她,怕她睡不好,所以,总是由着她贪睡下去。然而,最近玲玲越来越消瘦,还总是肠胃不好,妈妈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这是由于玲玲爱睡懒觉、不吃早饭引起的。

其实,遮丑护短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错误方式。有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总是赞不绝口,到处向别人夸耀,生怕人家不知道。相反,对孩子的缺点、过失或错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有时同学、老师指出来,父母还替孩子遮遮掩掩。

孩子总有优点也有缺点,对待孩子当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当孩子有缺点时也应正视,给予批评,晓之以理,促使其纠正。对孩子的错误、缺点、过失不予正视、漠然处之,就等于默许。不接受批评教育,孩子认识不到其危害,缺点不能克服,就不能进步。如果家长有意掩饰,孩子更会有恃无恐,实际上就是助长其缺点、错误和过失,弄不好会酿成大错。

父母无视孩子的缺点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缺点进行挑剔和夸大也是不可取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指出:“成功父母与失败父母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人有八种智能,而学习好的人,只是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较好,而不同的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只要父母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总是寻找、放大孩子的缺点,拿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说别的孩子这也好那也好,对自己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熟视无睹,对孩子的缺点却是不依不饶。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些孩子虽然功课不好,但对音乐有敏锐的感觉,在听过两三次后,就能将一首歌的词曲印入脑中,唱出来的曲调正确,歌声动听。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就应当认同他在音乐上的天分,赞美他歌唱得好听。这样,本来自认不是读书材料的孩子,就会由此及彼地恢复信心,不仅对唱歌,对读书也会产生兴趣。

有一位妈妈,儿子期中考试在全班排倒数第二名,在家长会上,老师说了她儿子的许多短处,希望家长配合教育。

儿子就等在学校门口,一散会儿子就上前问妈妈:“老师怎么批评我啦?”

妈妈想了想说:“老师并没有批评你,他说你的脑子并不笨,只要努力很快就会赶上去。”果然这个孩子在期末考试就赶到了中游。

由此可见,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每个孩子的缺点都有转化成优点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果每位父母都能积极引导孩子,把他们的缺点转化成优点,那么,我们就无须为孩子学业成绩不佳而愁眉不展,也无须为孩子调皮捣乱而伤心叹气。那么,怎样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缺点呢?

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直接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一般来说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这时父母也不必烦恼,应该与孩子相互沟通。坦诚地告诉孩子,提出改正的意见。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和行动。对于孩子来说,通过彼此真诚的沟通,孩子就会明白父母要让他做什么,并懂得为什么要做的道理。这样的沟通会使他们对父母产生信任感,会更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不在别人面前讲孩子的缺点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并不断地重复孩子的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有的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为此非常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在别人面前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就会觉察到自己的缺点,尤其是上了小学之后,对于自己所知悉的缺点,更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内己家人知道还没关系,但绝不可以让别人知道。”所以,父母不要忽略孩子这种微妙心理,在人前指出孩子的缺点,就如同让孩子在太庭广众前暴露自己的身体一样,孩子会感到非常难堪,从而造成孩子自惭形秽的心理。

用放大镜观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要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当孩子在幼年时期对某个事物表示感兴趣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反对,哪怕他是在观察蚂蚁搬家,都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赋在萌动。与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接触时,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抓住这些闪光点鼓励孩子,他们就可以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进而取得成功。因此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缺少的不是成功,而是发现。

欣赏孩子的优点,接受孩子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学会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面对“坏”孩子,更需要竭力去我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发自内心地去赞扬、鼓励和引导他。

如果父母能以一颗诚心、爱心去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有意识地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去引导,孩子的缺点才会转化为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