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11370700000036

第36章 误区三十五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诚实。然而,这种愿望往往由于自己忽视了孩子撒谎的问题而不能实现。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把孩子撒谎当回事。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良好道德的形成,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成就事业是没有好处的。

撒谎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采取隐瞒事实真相的办法,叫做善意的撒谎;为了骗取他人的财物或信任而弄虚作假地撒谎,便是恶意的。

孩童时期的谎言虽然很少带恶意,但是孩子一旦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说不定将来就会变成恶意的,甚至会酿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亮亮的父母宠爱和娇惯他,他从初二时便学会了抽烟、喝酒,常常偷拿父母的钱和一帮哥们儿“聚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入了赌场,他看到那些赢钱的人把钞票大把大把地装入自己的口袋,心里就痒痒,很想试一试。

终于,他用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作为赌资,试了一把,果然小赢了一笔。但是,没过多久,他便输光了。他很扫兴地回到家里,心里很不服气,决心把输掉的钱再赢回来。于是他向父母撒谎说老师让买学习材料,向父母要了30元钱,他的父母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他了。亮亮拿了钱又来到了赌场,不久又输掉了。

无奈之下,他又只好向父母撒谎,说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又要了一些钱,这次他的父母依然是没在意他的谎言。就这样,他在不到7天里不仅把向父母要的钱全都输掉,甚至连身上的衣服也输掉了。他走投无路,就去盗窃,结果被人当场抓住……

可以看出,亮亮误入歧途。是从说谎开始的,也是由于他的父母忽视他的谎言造成的,致使他在赌场上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走入歧途。

其实,并非孩子的所有谎言都与“品德不端”有关。许多时候,孩子说谎的最初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也可能是无意中模仿大人的不实之词;或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或为了迎合父母的过高期望,满足某种虚荣心。此外还有可能是为了逃避责任,免遭打骂和惩罚。孩子有时是在环境的压迫下才说谎的,而且发现只有说谎才可以逃避责任、免遭打骂和惩罚时,才真正有意识地说起谎来。

孩子说谎,父母要正确理解并加以引导,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犯了错,在孩子讲出理由后也应是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

教育孩子诚实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想让孩子诚实,应该从平时的小事抓起,而不应等到发现孩子说谎之后再来补救。做父母的应当允许孩子犯错,但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他犯错的原因,帮助孩子克服说谎的毛病。

有一个7岁的男孩,看爸爸吸烟觉得很好玩儿,趁父母不在时点燃一支烟,刚刚吸了一口,妈妈回来了。于是,慌乱中他便把燃着的烟藏在沙发垫子底下。妈妈回家取了钥匙,便又匆忙走了。

在这短短的一两分钟时间里,沙发垫就被烧了一个窟窿。

中午妈妈回家,闻到了一股布被烧焦的味道,便问孩子烧了什么东西。儿子摇头否认。

后来,妈妈洗沙发垫的时候,发现沙发垫上有一个被火烧过的窟窿,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便问儿子,儿子还是摇摇头。

妈妈问急了,儿子便说是爸爸吸烟烧的。

妈妈一分析就知道这事就是孩子所做的。

于是妈妈便对儿子说:“我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如果是你烧的你就该承认。固为只有说了真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妈妈的教育下,孩子最终承认了错误,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作为父母,你是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是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还是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知错的心理觉醒呢?

当你发现孩子说谎时,是否想过用间接婉转的方式,使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说谎是错误的,从而产生要诚实的良知,

在平时,父母应该经常向孩子说明并以行动表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他们是会给孩子帮助的,以此杜绝说谎行为的发生。父母应原谅孩子,并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即使是孩子伤了父母的心,或者惹父母生气的时候也应如此。

鼓励孩子讲真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立足点在于“信任”孩子。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分清无意撒谎和有意撒谎

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父母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的孩子,则要严肃对待。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当他们知道一旦讲出事实真相将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将得不到社会承认或家长表扬时,也可能说谎。

针对这一点,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说谎的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使孩子自觉地改变说谎的坏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

父母要本着关心、爱护孩子的原则,态度温和地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帮助他改正错误。如果用训斥、讥讽或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失,就可能使孩子为了逃避过错而说谎。

妞妞自己喝水时不小心打破了茶杯,她主动告诉妈妈,没想到挨了妈妈一巴掌外加一通骂。事隔不久,妞妞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破了,她记住了上次的教训,在妈妈面前编谎话:“隔壁的小猫把花瓶碰翻了,掉到地上摔碎了。”妈妈信以为真,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而妞妞也由此学会了用谎话来逃避责任。

父母要做诚实的榜样

孩子说谎不是天性,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渐渐形成的。不能忽视的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的“哄”和“逼”会把孩子变成爱撒谎的孩子。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诚实行为,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如果要求孩子不说假话,父母自己就不能哄骗孩子。不然,孩子是难以形成诚实的品质的。

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有什么事情和想法都愿意告诉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尊重,他们便会觉得说谎没有必要。当父母发现孩子说了谎话时,最好不要当面拆穿孩子的谎话。因为孩子也有自尊也要面子,如果父母当面拆穿孩子的谎言,孩子会觉得丢了面子,伤了自尊,而且当面拆穿孩子的谎话,小但不会让孩子知错,反而会伤害孩子,让他们更加拒绝与父母沟通,甚至和父母对立起来。当然,父母在教育说谎话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切不可一味地批评、打骂孩子。

孩子说谎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口说谎成为孩子的习惯,就很难戒除了。所以,面对孩子说谎的问题,父母们一定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处理,但是,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有时撒谎还觉得挺可爱的。岂不知孩子一旦养成了撒谎的习惯,便失去了做人的美德,与人交往,人家不信任你,怎能在社会上站住脚,

德国有名谚语说:“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的聪明。”诚实是做人的美德,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一个人的美德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只有认识到“两”的重要,才能得到“吨”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