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
11370700000035

第35章 误区三十四随意否定孩子

有些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反正我们家的孩子……”言语之中大有孩子本来就不堪造就的味道。说这种话的父母也许是出于无心,也许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关爱心理,便在生气的时候对孩子任意否定,“小坏蛋”“没心肝的”“笨蛋”等称谓在父母的口中经常不经意地说出。但孩子听到耳中,却可能对他造成不小的影响,使他丧失了进步的信心。比如,当孩子考试的成绩不好时,父母往往不责怪自己平时疏于指导,而一味怪罪孩子。“果然不出所料”“看来你真不是读书的料”。这种责备用语等于告诉孩子,“反正你再努力也没用”。

殊不知,父母的气话却足以构成对孩子终身的伤害,因为它截断了孩子对自己将来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对于孩子来说,听到这种丧气话的反应是“反正我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从此就更不会去努力学习了。假如父母再“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字眼,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造成也许并不明显却刻骨铭心的伤害,使他们被这些轻率的否定压得喘不过来气,从而自甘堕落。

一篇社会调查也显示,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因为在家受到父母的藐视而产生了挫折感,才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自暴自弃,这是因为不论孩子年龄大小,父母对他们前途的否定,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打击。尤其是稚龄的孩童,父母讲的话,对他们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使这些话没有促使他们产生什么不良的具体行动,但在他们的人格上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强强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但是不知为何,从小到大,他总是感觉父母不怎么喜欢他,尤其是他的爸爸。总是经常地否定他,甚至说他怎么看都像流氓,竟然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监狱的苗子”。每当强强犯了错误,爸爸在打过他之后,都不忘说一句:“你就是监狱的苗子,早晚要进去。”好几次,强强哭着问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坏,我真是监狱的苗子吗?”每一次,妈妈都是无言以对。

五一劳动节时,强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他站在原地焦急地等着失主回来寻找,但是等了好久,仍不见人影,而且天色已晚,他就想把钱包暂时拿回去交给妈妈处理,没想到他没走多远就被失主碰到,失主看到强强手里拿着的正是自己的钱包,抓住强强不由分说就要把他送到派出所,任凭强强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晚上,强强的爸爸来到派出所把他带回家,回到家,强强又免不了被父母打一顿,当然,爸爸也不忘骂一句“监狱的苗子”。

从那以后,当爸爸再打他时,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为自己辩解了,只是眼睛直直地看着爸爸,只说一句话:“我不就是监狱的苗子吗?”当强强因为犯罪被抓走时,他说他不恨爸爸打他,却最恨爸爸总是否定他,总说他是“监狱的苗子”。

由此可见,对强强伤害最大的不是爸爸的毒打,而是爸爸对他不断的否定。爸爸一次又一次地指责强强是“监狱的苗子”,强强在爸爸的这种辱骂下渐渐失去了自信,变得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坏人,是不是真的是“监狱的苗子”。其实,强强也曾努力想改变爸爸对他的看法,但是,事与愿违。一场误会后,强强索性破罐子破摔,真的就当起了“监狱的苗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有些父母在很多时候仅仅因为孩子在某方面不尽如人意,就用某一特征给孩子一个负面的定性,父母的这一做法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一方面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言语而伤害自尊心,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从而自责;另一方面,被轻率否定的孩子长期被指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可能会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错事。

父母对孩子不满意,随意否定,甚至嘲笑,孩子会感到父母不爱自己,便容易失去自信。撕坏的衣服很快就能补好,而恶毒的话却给孩子的心留下创伤。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孩子是在周围人的肯定和否定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寻找方向,不断前进的。父母的评价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父母要重新认识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评价,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不要给孩子乱贴负面标签

父母应该学着欣赏自己的孩子,学着鼓励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的是赏识,需要的是信任。家长千万不要片面地夸大孩子的缺点,即使孩子在某方面暴露出严重缺点时,做父母的也要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些缺点并及时改正。父母在这个时候要格外冷静,要多想想孩子的优点。一定不能乱给孩子身上贴上负面标签。乱贴负面标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为家庭关系破裂埋下祸根。父母可以学着用鼓励代替责骂,用信任代替怀疑,用赏识代替否定,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获得自信,从而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而且有利于增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有效地营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不要嘲笑孩子的缺点

大人都有一定的缺点,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孩子出现缺点怎么办?有的父母不是耐心说服教育,而是嘲笑孩子,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成长。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缺点时,如果父母能够激发孩子上进心,使他振作起来,不仅可以改掉孩子的缺点,还可以提高他的自信心,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做一个人格比较完善的人。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嘲笑会耿耿于怀,只是因为没有反抗的力量而暂时埋藏在心底,一旦长大了,往往会寻机报复。有修养的父母,会善于鼓励孩子勇于克服缺点,当孩子有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便及时表扬孩子,并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表扬孩子的长处,激励孩子的上进心。

语言中不要含有消极情绪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可以导致孩子认知思维层面的偏离,进而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改变。“我的孩子太笨”“她有些自卑了,都不找别的孩子玩儿了”“他一考试就发烧”……因为孩子对自身状况缺少判断能力,潜意识里很容易认同父母的这些消极说法,如果父母的话语中经常带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消极起来,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明智的父母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乐观地对待孩子,孩子才会给父母乐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