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11368500000008

第8章 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功能,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2)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大潮之中,他们既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受到多元思潮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政治思想上,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成熟度,对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都有着较高的政治敏锐性,能够从政治的角度认识、分析和判断问题,必要时也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但也有部分同学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和混乱的认识,思想容易浮动,好感情用事,有时还不能冷静地分析和处理某些政治问题。辅导员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最贴近大学生生活,与大学生关系最密切,能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学习一直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然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时代的学习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大学阶段,学习不只限于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方法的学习;不仅要求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能力。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学生由于自我目标缺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有部分同学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和频繁的校园文化活动面前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的关系。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管理者,他们不但非常熟悉大学的学习,而且能够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恰当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处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矛盾。

(三)辅导员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向导者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中后期,由于生理上的不断成熟,他们的成人感不断增强,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仍有一定的依赖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一个刚刚告别中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力量的微薄,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和未来的前途命运感到迷茫和困惑。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特殊的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去教育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带动学生,使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四)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主流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强烈的求知欲和较稳定的情绪,有较健全的意志、较完善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对社会现状有着较客观的认识,并且善于自我调节。但成长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工作、学习、恋爱以及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扰。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能力也还不是很完善,因而在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往往形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他们能及时察觉学生心理问题并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功能,着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明确指出:“人才培养要坚持能力为重。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并且伴随大学生度过大学四年,他们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最了解大学生的情况,也最受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因此,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产品”,而人的道德品质则决定着“产品”的质量。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人生导师的功能,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发展方向

受应试教育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考之前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考大学。但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实现原有目标的同时也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他们对自己的兴趣、个性和发展方向不够了解,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不太清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由于自我目标缺失,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努力的方向,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同时心态浮躁,行为懒散,得过且过。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人生导师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他们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情商和特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构建能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培养人才首先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辅导员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辅导员应通过学习,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指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要求他们不仅要注重理性思维,而且要重视非理性思维,努力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能力训练师的作用,积极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知识技能大赛和大学生科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已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学会生存的前提。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辅导员就要做到及时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和教学模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教育向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大学教育生活的转变。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会、师生交流会、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等形式,让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进而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媒体,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提高内涵。

(五)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大学生除了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作为辅导员,不仅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要提醒和指导学生不断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加强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健康的心理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前提。由于大学生正处j=第二次心理断乳期,他们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较易波动。在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时,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弱而产生焦虑、恐惧和烦躁等情绪,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忧虑,甚至对生存失去希望。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师的功能,通过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恋爱、家庭的关系,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许敖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0(4).

[2]范洪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6(2):209.

[3]刘兵勇.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能力建设的新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62.

[4]李显增.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教书育人,2007(12).

[5]郑廷友,陈静,冯亮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6]章樱樱.新形势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文教资料,2009(14).

[7]韩秀婷,冯文凡.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5种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