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11368500000006

第6章 论转型期财经类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邓宁平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作为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财经类院校由于特殊的学科背景,使财经类大学生更敏感于转型社会中各种观念的相互冲突和矛盾。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做好财经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认为,思想道德的培养首先应从思维训练入手,增强理工类课程比例;其次从个人修养入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潜在作用;第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升道德判断的自我约束作用。

【关键词】转型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性

道德,是人对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的认识、体验以及依据这些准则所表现的行为。道德范畴包含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又称思想道德),是社会成员遵守道德规范,形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素质条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善恶、真伪、美丑等的评价、权衡和选择。其核心问题是区分善恶。在现代社会,公民思想道德的实质是社会公民在道德层面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选择。大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面前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选择。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变化。财经类院校因为特殊的学科背景,决定了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既敏锐于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深刻变革,又纠结于转型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和建设者,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的信念体系(信念、价值、准则)决定着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因此,在复杂多样的价值冲突中确立学生的道德评判标准是财经类院校学生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财经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就是在正确把握社会变迁基础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文素质修养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索科学化、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力图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真正将德育转化为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强化思想道德的培养,重视德育基础

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道德发展水平与学科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其中职业承担的社会角色是影响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财经教育是特殊的高等教育,现在的财经类大学生,将来都是企事业单位的理财人,或是其他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参与者,甚至能决定或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政策。他们很多人将来直接面对的就是“金钱”或其他经济利益。在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面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是否具有良好道德规范、是否具有崇高的思想素质并不存在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人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不一定内在或必然的包含着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从而在表面上形成了市场经济与德育工作之间的对立。而这种观念势必影响到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转型社会出现的道德标准与社会风气之间的矛盾,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思想认识与经济现象之间的矛盾都将是财经学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明显的可塑性。财经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角色的承担机会既为财经类院校学生提供了较好的道德发展空间,也要求他们遵守更高的行业规范,培养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能力是影响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道德的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断,然后是与道德判断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正确的道德判断是构建价值观的基础,也是高校德育的第一步。思想道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关联性、长期性,思想道德与推理能力、形式运算能力的训练紧密联系。因此,财经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形式运算能力和逻辑思辨训练的重要作用,建立文理并重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往财经类学科以文科为主,课程设置偏重对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政治、历史、文化研究,重在方法论上的管理学研究,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逻辑推理训练,出现了部分经济学者不懂数学的现象。

目前,从财经类院校学科发展趋势看,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促进了高等财经教育各学科专业的综合发展趋势。财经类院校各学科间的分界线逐渐淡化,不仅财经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财经学科也逐渐与理工科结合,同其他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信息科学、环境科学、高新技术也已渗透到财经类院校,一些财经学科已经成为文理结合的新领域。因此,财经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意识地让理工类学科向文科渗透,强化逻辑学、数学等学科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概括、归纳、演绎能力。这对培养财经学生思想道德,提高道德鉴别力无疑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潜在作用,强调德育过程

在对兰州商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以及阅读有关的书刊等,来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能力和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这就告诉我们,道德意识及思想道德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修养需求的高低,另一方面还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情况(包括交往时间与深度、广度等等)。大学生思想道德并非发自天然,而是社会的产物,需要教化才能滋生。学校教育则是大学生道德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生长的基本路径。如果说,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从内部提升财经学生自身因素,那么良好的德育环境则是外部提升的关键。

高校德育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精密相关。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门类,这两类学科的共同特点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显然这些学科都与文化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是财经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适应将来职业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道德完善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在构建财经类院校良好德育环境有着特殊意义。目前,财经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人文素质课程内容贫乏,形式单一;二是教育效果不明显。对兰州商学院课程设置分析可以发现,本科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课时较少,课程内容传统,如《大学语文》、《中国革命史》、《思想品德》等,教育针对性不足。而作为德育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能保证课时,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以意识形态的教育取代人文修养的教育,这就发生了一个目标的偷换,即以培养意识形态的工具(政治工具)取代对优秀大学生人性的塑造,德育的内容以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为重心,而忽视人类基本品格、基本道德情感的教育。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所在。大学思政教育不是以培养政治家为目的,而是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以人文素质教育取代机械生硬的思政课教育,并贯穿教育始终应该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方向。财经类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财经类院校应加大从综合类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引进人才的力度,解决人文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探索人文素质及教育的新途径,从相关行业中聘请人文方面的专家进校讲学。第二,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课堂。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的主课堂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列入课程体系,完善第二课堂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第三课堂。第三,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三个重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现代科技文明教育、人文技能教育的融会贯通,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财经类院校学生多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价值观的重建。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德育结果

思想道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对自我主体地位的确认;对国家责任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的确认;法律意识的确立。从逻辑上讲,思想道德必须先确立起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才有可能产生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社会性意识。从这一点而言,市场经济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具有一致性。因为市场经济突出人的主导作用,强调个人发展,这一点恰恰和道德判断尊重人的主体性相一致。二者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推崇整体主义价值观,比较重视人的群体性、共性方面的培养,并以一种共性的要求来铸造个性,这种教育的消极方面是培养的人往往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个体的自主性,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也容易扼杀个体创造性地发挥。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一种理性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独立人格,我国现代化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也要求提高个人独立意识,发展个人主体性。

在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道德的目的是进行有效德育的伦理基础。主体性德育是指在教育者引导和组织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人的主体人格的活动。现今我国教育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理解凸显了德育对象对外在要求的适应性,而忽略了德育对象自身的需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正是德育狭隘的实用性倾向使得德育走向了政治化和工具化,使德育逐渐偏离“人”的需要,降低了教育效果。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主建构的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在主体道德教育中,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具有个人的意志,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让学生关注自己的道德体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在价值多元的转型时代背景下,让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是支撑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时代的发展对德育提出了主体性的要求,即要求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主体性德育是主体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树立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的德育观念,对指明德育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冲突与构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郭本禹.道德认知与道德教育——柯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4]周光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德育建设[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5]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6]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与构建[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