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日本与日本人
11367100000017

第17章 远东的将来(二)

中国人怎样能和西方竞争呢:一部分是藉着他们的悟性,可是大部分是藉着他们非常的节俭。他们习惯的生活,比了西方人至少要便宜十倍,这种在经济方面的优点,不论什么雄厚的资本,都不能战胜它。就是以工人而论,他们非但能用了他们的手,做尽西方工人的任何工作,他们还能用一半以下的费用做成同样的事。

那么倘使中国人,在他们的竞争中,也用了西方的工业机器,和西方的科学智识,将要发生些什么事情呢?这也许要成为西方人一件极严重的大事。说不定西方人的商业就此被逐出了东方。说不定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西方的人口在那里两倍、三倍和四倍的增加着,西方的扩张在那里继续着,而东方差不多还是寸步未移。可是,当西方要想压逼到他门上的时候,一种不会倦乏,非常巨大的动力,就此发作了。原来东方也开始扩张了。倘使他采用了西方的机器,来帮助他的扩张——那么西方就要遇着他五十年以前从来没有梦想到的危险了。

西方还算是很幸运的,中国只慢慢地活动着。伊还没有充分采用西方各国的机器和工业方法。伊自己只在准备着战争。经了俄国的威吓,伊在英国得了一个朋友。英国应许帮助中国反抗俄国。中国应许帮助英国反抗俄国,防御印度,以为报酬。英国的军官都在将西方的军事技术教给中国。中国的兵工厂已是在制造着最佳的来复枪。中国已能集合一百二十万的兵了;这些兵有了西方军队那样的武装和训练,就没有那一个强国敢攻击中国了。不过这是十分一定的,中国迟早总要采用着西方的科学和工业。而是用工业和科学的竞争来决定的。

然而商业的悟性并不是那最高的。那最高的却是那科学的悟性。在这方面,中国还没有显出过什么能力的证明来。可是另一个东方民族却已显出过了——日本。日本已经证明伊自己,能够在理智进步的最高部分上和西方竞争。我不想日本人能成为和中国人一样的商人。可是他们在另外的方面,却是一种更高的民族。我不愿意别人想我,是在故意说几句好话以博好感;我说日本已证明伊自己,能够在最高的理智研究方面,和西方竞争,我的意思却不是说日本现在的理智程度,已和英国的或法国的理智程度一般高。这是不对的。不过是说日本科学家,在德国,在美洲,和海外各地所得到的成功,已足够证明那最高能力的存在。他也许还是大量的潜伏着——未发展的;不过他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而时间也不会长久的。因此,中国和日本——代表着远东,已同时显出他们自己,在商业上,和在民族的理智战争上,能够和西方竞争了。

不过能力问题,还不是我拘拘乎定要讨论的所在——需要问题也是一样的重要。中国和日本,都必须和西方竞争着,才可以防御伊们自己,将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工业的扩张,两方面都必须继续着;而东西两方面的入口,也都必须增加着。世界所能维持的人口只不过几万万——大约在二三十万万之间;斗争必须一直继续着。人口的密度愈增加,将来的斗争就必是想要占有全世界的斗争。那时较弱的民族就必须让步了。怎样让步呢?就是在地球上消灭了。谁让步——远西还是远东呢?

这是一个经济的问题。经济可以来作答复。

当两个民族间发生了斗争,所有的悟性是偏在一方面的时候;当然,悟性占了胜利——破坏了或者排斥了那无知的民族。当两个势均力敌的民族间发生了斗争,结果也许是一种联合。可是当两个民族,在悟性上是相等的,在忍耐力上和经济量上却有极大差别的时候,那么那更能忍耐更经济的民族就必得胜。例如当中国工人能够作了英国工人相同的工作,而又能过着五倍以上便宜生活,那时候,英国工人就要失业了。因此,任何民族,不论怎样的有天才,在生活的竞争上,终必为那有同等悟性而又能过极简单生活的民族所赶出——直捷的说,赶出这世界。

设想你要买一部机器——一部蒸汽机器。给你看的是两部蒸汽机器——每部却有相等的马力。不过这一部所烧的煤,要比那一部多两倍。要去运用它,就要费上两倍的钱。你将买那一部机器呢?不消说,是那烧煤较少的一部了。

人身毕竟也是一部机器——燃烧它的材料是食物。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的进步都是被食物问题引起的。生活的困难——找寻食物的困难——是种种努力的原动力。这样,西方人的身体可以比作一部有一定力量的机器;东方人的身体比作另一部。倘使你设想它们能作同量的工作——它们相关的价值,就必用它们所费的燃料来判定。现在,一个英国人至少要有七个或八个东方人的食物,才能维持生活。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

但是这不过是一种随便的形容。较高等的西方民族中,任何人的生活费用至少比了远东民族的任何人,要多四五倍——只以绝对需要品论。倘使我们不单指着需要品,而兼指着事实的论起来——西方的生活费用就要大上二十倍,三十倍,甚至五十倍——我们按着这样的生活程度,来想想西方国家看。没有一个西方民族,能在千万个远东人民所能生活的条件之下生活的。他们也许要饿死了。他们的需要并非单是现代习惯的结果。它们是种族的需要。正和你不能将米来喂鹰鹯,将草来喂豺狼一样,你不能用东方的食物来养活西方人。

食物是主要的条件。不过它远不是唯一的条件。不同的民族要求不同的舒适——不同的地位。西方民族于贵重的滋养料以外,还要求贵重的舒适。他们时常要求它们;他们要求着所说的“大生活”。历史家告诉我们,自从中世纪以来,欧洲贫民的地位已是改递了多少。这是真实的。可是即使是在中世纪,欧洲人总还不能过东方的生活。理由也并非单是体质方面;这也是心理方面。将西方人心理的幸福上所需要的若干事情取消了,他们就要憔悴可怜起来。人口要减少,而努力也差不多要停止了。

在自然的历史中,你已经研究过消灭了的兽类。曾经有好些奇妙的兽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强得来不怕任何敌人也不怕什么冷热,或干旱来消灭它们。这是的确的,其中有些就不过为了它们生活的耗费,就此消灭了。地球不能支持它们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因此单以人身而论,人就免不掉畜类的命运。只因为生活费用太高了,民族就要消灭了。

因此在将来西方和东方的竞争中,在他们习惯上最忍耐,最经济,最简单的民族就比得胜。费用大的民族,结果就要完全消灭。大自然是一个经济家。伊是不会作错事的。生存的最适者,就是最能和伊相处,最能满足于微小的人物。这也就是宇宙的定律。

现在在英国,每一个少年人的教育费,大约是在一万六千至两万元之间——以日本金钱来计算。我不必多告诉你,在日本还不必费到一半的钱,就可以得到同样的教育。就在这教育一个问题上,东方便是西方的一个严重竞争者。

最后,我敢发表我确实的信心,日本的贫乏,便是伊的力量。在将来,富足就是软弱的根源。倘使你不喜欢“贫乏”这个名词,你总记得欧洲最贫乏的国家是俄国;也总记得俄国的强盛,竟会使德国和奥国和意大利联合了来防御它,以保护伊们自己,也总记得全世界都怕着伊罢。伊的贫乏,并不会在伊原意时,阻止伊召集六百万的骑兵。因此,在将来,为什么日本的频发会使伊不能召集至少三百万的精兵来防卫伊自己,那当然也是绝无理由的了。

我也相信,将来的事情是偏于远东的——并不偏于远西。至少我相信这样,如果以中国而论。至于日本的情形,我想却有些危险——就是放弃那古旧的、简单的、健康的、自然的、节俭的、诚实的生活方法的危险。我想日本能保全伊的简单多少长久,便能强盛多少长久。我想倘使伊采用了外来的奢侈思想,伊就要软弱。远东的圣贤——孔子与孟子与佛教的创造者——对于舍弃奢侈,和满足普通的舒适和心理的快乐,以求真力量真快乐的这种种重要,都曾教训过。他们的思想,也就是今日西方思想家的思想。

好了,为了告诉你这些事情——不单代表着我自己的思想,并且代表着那些比我更聪明更好的人的思想——我就想到了所说的“九州精神”。我听说,仪节的简单和生活的朴实,都是古时熊本的美德。倘使这是真正如此的,那么我要结论的说,日本将来的伟大,要依赖着九州或熊本精神的保存——对于简单善良的喜爱,和放僻邪侈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