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79

第79章 适度的回归思潮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到本世纪初,在上述反思的基础上,已经产生了相应适度的回归思潮和发展趋势。我国哲学史学家张岱年在其撰写的《道家玄旨论》中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双流并行交光互映,一直流传近代,并且影响到东亚和西欧。道家在理论思维上提出了许多深邃玄远的理论问题。如老子复归论社会历史观指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16章)就是说,认识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最聪明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了老子社会历史复归论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但是道家思想在当时不仅被兴盛的儒学湮没,也被大多数欧洲翻译者和作家误解了。道家思想被人们忽视,道家哲学被说成是宗教神秘主义和宗教的诗歌。道家属于科学和原始科学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第一、在第六次科技革命基础上,向人文科学回归。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其伟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巨大财富和高福利水平的生活。并且大大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遍应用,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形成了人类生存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双刃剑,特别是科学技术运用于战争,构成了对人类生存毁灭性的利剑。随着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最新科学技术,向人文科学技术回归。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撰写的《中国人在科学人文主义方面的贡献》一文中指出,“远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前中国思想已经进到科学人文主义的地位。并有充分的理由说中国是科学人文主义的起源地,它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老子》这部奇书。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文化特别是向道家思想复归是老子道法自然学说先见之明的必然结果。他当时说:‘五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天下莫能知也,莫能行也,夫唯无知也,是以不知我。’”(参见《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第46-48页。)

第二、向传统适度回归。谈到传统,首先要弄清楚,传统是什么?按照人类学的观点,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从对过去的记忆中,被现代人从过去当中精选出来,与自然节律合拍,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记忆。传统又是根植在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区域灵魂深处的经脉,传统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而随着时代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中往往伴生着消极的异化。所以在对现代的反思中,要不断地向传统适度回归,积极改革人类在创新中所产生的消极异化的产物,引导人类不断地健康发展和前进。老子早已论证说:“天下有始,可以为天地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道德经》第52章)

第三、向相对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是文化素质的表现,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更是建设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现代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现代病、城市病、物质病、享乐病、吸毒蔓延、家庭解体以及国际犯罪、政治腐败等,都是人类生活方式异化的集中表现。所以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向相对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的“返朴归真”,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私奉献的本质和信息演化的社会属性。人是有限肉体和无限精神的混合体。人类社会进入物质文明以后,“化而欲作(人的无私的自然本性,开始逆返演化,导致人的贪欲本能放纵,物欲炽盛),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德经》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