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70

第70章 老子原始文化资源“谯城说”的主要论据

争夺名人文化资源是当下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作为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老子,其故里争议早就存在。作者根据大量而详实的史料以及实际考证,提出老子文化资源“三说”,即原始说(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钦定说(安徽涡阳)、漂移说(河南鹿邑),上述三地都在涡水中游。并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提出了个涡水文化整合的初步设想。

名人故里之争,说到底是名人文化资源之争,最终目的是利益之争。所谓名人文化资源,包括名人的祖籍、生地、故里,其文化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等诸多方面。名人文化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是名人文化价值转化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价值。以此观点理念而言,名人的生地、故里仅是形成文化资源的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其文化资源诸多元素及文化价值现实转化举措的构思和实现。老子故里涡阳与鹿邑之争已达二十年之久,至今依旧是如火如荼。笔者在和顾正道士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与亳州市原市人大负责人苏迅、曹俊奇、市旅游局负责人赵威、文化局原负责人王文明等同志和顾正道士一起多次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凝聚得出了“老子文化资源三说”的论点,并认为我们应该以老子哲学的思想境界,把主要精力放在形成老子文化诸多资源的考察及其价值内涵的现实转化上多下功夫,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尽快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水篇记载的濄水沿途所流径的城镇,虽经历史沿革的演变,经顾正道士沿途实地考察,仍足以证实濄水就是现在涡河。另据臧励龢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1225页记载:“古之濄水,即今涡河也。”

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即初始形成老子文化资格的来源。形成老子文化资源起始在那里呢?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1.李姓起始于殷商时期,居住在伊候之墟的苦县濑乡城

《新唐书》卷七十上,第1955~1956页记载:“李氏出自赢姓。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李子得全,遂改理氏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居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

唐杜光庭《道德广圣义》卷之二,第十六页记载:“老子的祖先是黄帝之次子昌意之子黄帝之孙高阳帝颛顼(音专旭)的后代。至理徵避桀之乱:遁居伊候之墟,食李实乃改为李氏。遂改为李徵。生利贞,利贞生昌祖,昌祖任陈大夫,因居苦县。昌祖生明,明为陈相,葬濑乡之北立庙,因有相城。明生庆宾,庆宾生灵飞,灵飞之妻,玄妙玉女,生老君。”

上述两处记载,老子祖居在伊侯之墟,苦县之濑乡。伊侯之墟是商成汤执政后,任伊尹为相的南亳故地,春秋时称焦后改焦为谯,即今亳州市谯城区。并记载:老子的曾祖父“明为陈相,葬濑乡之北立庙因有相城”。可知春秋之相在濑乡之东,春秋之相的具体位置在本文第三节濑乡地理位置中另有论述。谯与春秋之相同属陈国,楚伐陈终又灭之以后同属楚,秦灭楚奢相后属苦,苦、谯二县同属秦,地处近邻,隶属关系密切。

2.苦县在涡水流域的地理位置

《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水篇记载:“濄水受沙于扶沟县”(今河南省扶沟县),“濄水又东南迳阳夏县西”(今河南省太康县),“濄水又东迳安平县故城北”(今太康县东南安平镇),“濄水又东迳鹿邑城北,《春秋》之鸣鹿矣。”“濄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北”(今鹿邑县),魏武王初封于此。濄水又东迳广乡城(今鹿邑县太清宫镇),濄水又东流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濄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迳趣广乡道;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北门驰道,暨于北台。”“濄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

“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河南省睢县)东迳城匡城东”(今睢县西南三十里,古承匡城东的匡城镇。)经顾正道士实地考察,沿途所流迳的城池证实即今惠济河。又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896页记载:“惠济河,涡水之河道也。其上游兼有睢水故道。清·乾隆年间濬之赐名惠济河。”

谷水从柘城县故城东,“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谷水自此东入涡水。”

根据《水经注》的以上记载:老子祖居及其出生地的苦县故城,即今亳州市谯城区西郊的原安溜镇。最显著标志有二,一是在东晋时期,苦县故城四门列筑驰道,即能够通行车马的官道,四门驰道起止,与我们在安溜镇实地考察的四门遗迹和四门驰道起止的遗址完全相符。据当地老年人记忆,苦县故城的四门在解放初期犹存。而且至今西门遗址的档门石还在。二是古谷水即今惠济河穿苦县故城而过,把苦县故城分割为二,古有东桥口,西桥口,中桥口之说,中桥口至今犹存,但已改建为钢筋水泥桥。

3.濑乡在涡水的地理位置

《水经注》记载:(苦县故城东门驰道)东起濑乡。濑乡最显著的标志有二,一是濄水从苦县故城南“涡水又东北屈,至濑乡西,谷水注之”。二是:谷水从苦县故城中穿城而过,“谷水又东迳濑乡城南,谷水自此东入涡水。”证实濑乡城即今谯城区“两河口”附近。

又据:魏·晋时期崔元山撰《濑乡记》记载:“濑乡在苦县东十二里,苦县界相县西五里,谷水分流灵溪也。”与《水经注》的记载苦县东门驰道东起濑乡,谷水又东至濑乡南,谷水自此东入涡水完全吻合。《水经注》所说的相县的具体位置。涡水从老子庙东侧:“濄水又屈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人也,相县荒墟,今属苦,故城犹存,在濑乡之东,濄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水经注》记载相县位置与《春秋左传》记载:“楚十次伐陈,两次复国,终又灭之。”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刘邦抗击秦将司马榜北定楚地大战中,相县城池被秦将章邯洗劫一空,夷为废墟。”以及崔元山《濑乡记》记载:“相县在濑乡之东,苦县界相县西五里,谷水分流灵溪也,东入涡水”。以上四证对照,相县故城即今亳州市谯城区北郊的“小奈集”。该地群众历代亦有类似传说。

4.曲仁里在涡水流域的地理位置

《水经注》记载:濄水从苦县西南开始“又东南屈”(向东南流迳苦县故城南)又“向东北屈”(向东北流迳老子庙东侧。)“濄水又屈东迳相县故城南,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连续三个转湾形成涡水从苦县故城南与谯县故城北之间的九十度转角的曲濄间,就是老子故里曲仁里的所在地。与唐·杜光庭《道德广圣义》卷之二,记载:“老君诞生郡国为楚之苦县,因城为名濑乡,因水为名曲仁里。九井之西,灵溪之侧。左带灵溪,右环涡水,其地显敞,是惟胜所。”即今谯城区西郊原溜镇东谷水注入涡水两河口附近姬揣庄一带完全吻合。与清朝嘉庆年间,亳州知州周鹤立站在亳州北门城楼北望涡河时吟诗一首,曰:曲濄如带抱城楼,吴予分强此一州。形象、准确地说出了“曲濄间”的具体位置在谯县故城西与两河口之间一致,更与历代皇帝诏书,碑刻,诗词佐证的“曲濄间”完全吻合。

北周诗人庚信《至老子庙诏》诗曰:“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

唐·杜光庭《道德广圣义》卷之三,第二十页记载:“老子生处旧宅,左带灵溪,右环涡水,九井之西,其地显敞,是惟胜所”。

宋·《大诏令集》记载:“顾谯都之旧壤,峙曲里之珍祠,彼涡之曲,即奉于蕭乡”。

宋·真宗赵恒《御制先天太后赞并序》记载:“指仙李耳诞生。居楚国之灵封,宅厉乡之名壤,涡曲神区,实存与恭馆。”

又载:“太清宫者,介谯都之列壤,滨涡河之鸿渊,因降圣之名区,集成真之靖馆。成汤之国,疆土相望。景亳州之郊,寺灵区于九却(指涡河九十度转湾处)”

清·地理学家魏源撰《老子本义》和《水经注》注释者赵一清说:“曲濄间,即曲仁里,老子里也。”

上述九据证实谯令王阜所说的:老子生于“曲濄间”的具体位置,在今亳州市谯城区西郊苦县东十二里,谷水分流灵溪,东入涡水两河口附近无讹。

5.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在涡水流域的地理位置

据历史记载,现存在鹿邑县太清宫镇景区的历代碑刻,最初是竖立在谯城区西郊太清宫。

“据《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篇记载:谯城区西侧谷水自此东入注涡水“濄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遗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经谯所勒。”“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有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公元149年);北侧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濄水之测,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濄间”。

从《水经注》上述记载: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的建筑群在谯城区西郊,与谷水注入濄水的两河口以东,濄水继续北屈向东,流迳老子庙东侧,东晋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

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最早起始于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谯令长沙王阜在老子庙北为李母冢立《先天太后碑》碑云:老子生于“曲濄间”。(此碑是鹿邑县太清宫镇景区现存碑刻之一,笔者注以下简称之一至之九)

据《混元圣记》记载: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至极屡加册封,并尊老子庙为祖庙,大兴土木,隆重修建。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渊,遂准老子为远祖。诏曰:朕之远祖,豈可无兴建乎。

《旧唐书》卷九,玄宗下,第216~217页记载: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谷阳县为真源县,晋成帝咸和元年(327)改苦县为谷阳县,见《元和郡县图志》第187页)。二月已末,次亳州幸老君庙,创建祠堂,为奉元宫。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三月壬子诏令谯郡本乡置庙。五月辛酉,谯郡紫极宫改为太清宫。

唐·杜光庭《道德广圣义》记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东封岱岳,回谒旧宅,书道德二经,俾刊诸石,《道德经注碑》(此碑是之二)

唐·杜光庭《道德广圣义》记载:亳州真源县太清宫历殷周至唐,而九井宛然长在,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株,宫宇七百多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宫。

唐·《大诏令集》薛道衡撰《老子碑记》碑文云:亳州刺史武陵公杨元胄(音:宙)考其古迹,营建祠堂,……魏武衮州之地,对苦相之两城,绕涡谷二水,芒田柳路,北走梁园,沃野平皋,东进谯国,望水置縶(音:植,指古代观测日影的标杆)揆影瞻星。”(准确无误,此碑是之三)。

宋·太宗赵炅(音:炯)淳化二年(公元991年)遣内使李守伦、李庭训、罗怀中等,下两浙军州精选良才,重修亳州太清宫,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十月毕役。自命使臣二员监宫。景德二年(1005年)丁已,禁亳州太清宫、洞霄宫,两宫四面樵采。翰林学士杨红撰《重修亳州洞霄宫碑》(此碑是之四)。

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911年)亳州学正胡均撰《续修太清宫记》碑文记载:“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生地,殿之南有虚无堂,侍为老子讲经寔息之所。自册封之后,以殿名之。”(此碑是之五)

元世祖忽必烈王鹗作铭《元重修亳州太清宫太极殿碑》云:金代累朝尤加异数,给道士良田数万亩,覆其税役。……仍给据并宫施地周四十里。辞曰:宫曰太清,殿曰太极。仙真名县,坛贲谯国,庆源九井,福作两河,小臣作铭以代弦歌。”(此碑是之六)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亳州地方官员清疏,八月立碑《亳州清疏碑》。(此碑是之七)

元·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为保护亳州太清宫《海都太子令旨碑》。(此碑是之八)

元·世祖忽必烈,为保护亳州太清宫旨令《太清宫执照碑》。

元·世祖忽必烈为保护亳州太清宫颁旨告诫世人和皇家子孙《太清宫圣旨碑》云:“据张真人奏告,亳州太清宫住恃道人每元受令旨,使臣车马,宫内不得安下。所有栽种树木诸人不得采斫,与皇家告天祝祷。母得怠惰。令将元受令旨已行纳讫,乞换授事。准奏。”(此碑是之九)

以上是历代竖立在亳州市谯城区西郊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所在地的十块碑刻的九块(第十块是清代太清宫庙产碑)。并有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河南提学副使游亳州故城“太清宫”遗址时,吟诗为证曰:

乘牛西去不堪招,遗宅荒凉在近郊。

卧地有碑牛砺角,旁墙无树鹤移巢。

云开废井丹光出,月映重关紫气交。

却有道士传旧法,夜深朝礼奏仙匏。

我和顾正道士查阅以上史书记载,并和亳州市上述同志共同多次实地考察,认定老子原始文化资源太清宫,在今亳州市谯城区西郊的原安溜镇(苦县故城)谷水注入涡水的两河口附近的濑乡城和曲仁里遗址与三圣庙之间。于元顺帝至正15年(1355年)二月已末,刘福通起兵反元迎韩林儿至亳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拆太清宫材建明王宫,亳州太清宫被破坏夷尽。上述亳州市谯城区西郊太清宫的历代碑刻是何时,如何转移到鹿邑县去的,将在本文第三节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