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60

第60章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精神万能论和金钱万能论都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纠正以往错误,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科学意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可能对世界做出无法估量的贡献。”“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象是一棵某些深根烂掉的大树。”(《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0月版)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同异质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马克思也在关于东方文化的大量著作中,以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依据,认为中国文化如果不与西方文化撞击,只有死路一条。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以高度自觉性来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这种高度自觉性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人们只能大致了解新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不可能事先就掌握新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律。因此,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大厦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和认识上的错误需要纠正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敏锐地实行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可能失败。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精神万能论和金钱万能论都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建国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中国的底子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特别是对中国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困难性估计不足,因而不切实际地认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更有利于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邓小平先生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1982年那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多种经济并存在的指导方针。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l987年的十三大为进一步纠正过去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制定的不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又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l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提出了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从根本上解除了思想束缚,使我国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并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精心探索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制定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到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入新世纪,又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同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相协调,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把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融于各行各业之中。把从严治党和健全监督机制、改革配套措施相结合。按照我们党确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只要世界上不发生全球性的武装冲突和重大的突发事件,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创建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思想教育持久、管理覆盖到位、执行纪律严格、法制配套健全、有效遏制贪污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发展势头,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