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静升古韵
11344900000046

第46章 反清头领侯九读

侯九读(?—1649),清顺治年间灵石县绵山(今属介休市)抱腹岩云峰寺和尚。原籍翼城县侯家庄,自幼勇悍,从父信奉禅教,与其兄九、九训学习少林拳术。常聚乡民一起舞枪弄棒,谈古论今。明朝末年,贪官横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遍及山西。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晋,征伐杀掠,百姓遭难,其兄侯九聚众抗清,保卫乡民,于顺治四年(1647年)被清军残酷镇压,满门抄斩。唯侯九读逃脱,只身来到绵山抱腹岩削发为僧。在深山幽林中收徒授拳,广交侠士。顺治五年(1648年)集反清义士举行起义。劫富济贫,除暴安民,义军很快发展到数千人,侯率兵攻下灵石城,城内官兵仓皇逃窜;又率军攻下霍州,州官王来在逃跑中被杀;连克赵城,杀死县官赵祥星;洪洞县官李成龙闻讯先逃,岳阳(安泽)知县刘光裕于城破后潜逃外省。义军进城,杀死守备,没收府库,部众发展到一万余人,直逼平阳府。当时晋北有姜瓖起兵大同,晋南有李虞夔起兵平陆,并连占蒲、解二州,进克潼关。清廷闻报大惊,忙派钦差提督刘弘遇带兵征讨。侯和尚起义军于是退守绵山,驻所在本县军寨、曲陌、下寨等地,清军屡攻不下,暗派奉天人赵希普潜来灵石,私命演武场教习刘国英(灵石县水头镇人)带领乡勇诈称合伙,打入起义军营垒,在头领侯九读与王国士之间挑拨离间,引起内讧。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赵希普接任灵石知县,刘国英煽动王国士刺杀侯和尚,又定计杀死王国士,清军乘势围攻,致使寨破,起义军全部英勇牺牲。

至今灵石民间还有关于侯和尚造反的种种传说:三清寨有扎营地、点将台、旗杆石、擂鼓崖等遗迹;林中还有高如山丘的“亡魂墓”。传说侯和尚死后,士卒每人抱土一包掩埋,便成此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