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执中,祖籍山西布政司平阳府临汾县砂波头里,明初随父辈迁居平阳府灵石县静升村(今静升镇静升村)张家槐树底。族中有显赫人物张昌,张昌为“不就显职,乞为晋山书院山长”的元末进士,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昌被“聘至礼部,讲授礼仪,上深嘉之,除国监助教,授皇太子经”。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张执中以贡生供职北平燕王府邸。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登基,颁布“削藩”令,以解决诸藩王尾大不掉、影响皇权皇位的问题。首先从燕王的同母弟朱身上开刀,先逮捕到京,再废为庶人。随后全家发配云南。接着如法炮制,削去几位内地藩王的爵位,废为庶人。早已有谋取皇位野心的燕王朱棣,假借朝贺改元之机,带领世子朱高炽亲往南京,张执中随行。在京师,他们密察朝廷虚实,探听削藩方略,以谋对策。为使朱允炆放心,朱棣把世子朱高炽等人留在京师,以作人质。作为世子的心腹,张执中亦留南京。
朱棣回北平后,称病装疯,暗中却加紧练兵,朱允炆佯装不知内情,在朱棣乞求世子归省的上书后,将朱高炽遣还,张执中亦返北平。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五,燕王朱棣援引《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的条文,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正式誓师,起兵靖难。燕王亲率大军向南推进,留张执中、郭资等辅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以保后方安稳。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初一,燕王夺得帝位,正式登基,是为明成祖。成祖因张执中等人随太子朱高炽留质南京,居守北平期间“效其劳勋,盖有岁年”,遂“进其品秩”,任命为应天府(今南京市)府丞。然天不假年,赴任后的张执中尚未施展才华,便病逝应天府。
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炽“恭承天序,统御华夷”,继皇位,是为明仁宗。仁宗“眷念旧劳”,不忘曾追随左右的张执中,下特旨赠其为嘉议大夫、应天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