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静升古韵
11344900000002

第2章 引子

静升镇东屏绵山,西望汾水,位于灵石县城东8公里处。静升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存灿若繁星。省道东夏线(S221)、国道京昆高速公路(G5)和正在修建的大(同)西(安)高速铁路分别从镇中、镇东穿境而过。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完美修复而蜚声海内外的千古名刹资寿寺就在镇域之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有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区域优势相得益彰;更兼古镇人民热爱家乡、保护古镇,得专家考证规划、政府投资保护以开发开放。静升于2003年10月9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且位居榜首;同年又被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山西省环境优美乡镇”、“山西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西省新农村致富技术培训百强乡镇”、“山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静升从远古走来,早年,当地人常在沟畔山崖刨取“龙骨”入药,“龙骨”即古脊椎动物化石;2009年,椒仲村发现的象牙化石长达260厘米,直径60厘米。大约在一万年之前,这里就有先民劳作、繁衍、生息,1974年旌介村西宁堡一带发现的石斧、石钵、石铲及绳纹陶鬲、陶鼎即为物证;旌介村1976年又发现了厚达三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1984年始山西省文物局考古队多次对旌介遗址进行多方位发掘考古,证明绵山脚下、静升沟谷是商代晚期“鬲”部族的方国区域。

历史的车轮驶入春秋,晋国内乱,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出亡19年的晋公子重耳复国,是为晋文公。文公大封功臣,曾“割股奉君”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携老母隐居绵上林中。文公闻之,亲临寻访,为逼介氏母子出林,下令焚林,结果母子俩宁死不出,铸成大错。后悔莫及的晋文公云“以志吾过,且旌善人”,遂将“环绵上之田封之”,作为介之推的祭田。旌介、旌善、集广、后悔沟等村名因此得之。

战国初,韩、赵、魏三国分晋,静升先归赵,后属魏之平周县;秦始皇一统天下,设界休县,汉袭秦制,静升归界休县所辖;三国时,静升属魏;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介休县改名平昌县,静升为之管辖;及至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割平昌县西南地置灵石县。从此静升一直为灵石县所辖,直至今日。

明代实行里村制,全县分为18里,静升里与尹方里所辖之村基本与今静升镇相同。

清代实行里甲制,全县改18里为5大里,明时的静介里、尹方里入东作里所辖。

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废里甲设区,灵石设5个区。第二区驻静升,辖今静升镇、马和乡等所属编村。

抗日战争时期,灵东县政府于1940年曾将静升一带划为三区。抗战结束,阎锡山政权改编村为治村,静升又划为第二区。1947年国民政府下令推行乡保甲制度,设静升乡,基本与今静升镇所辖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静升镇为第三区所辖,1956年撤销区级建制,设静升乡。1958年灵石县并入介休县,静升镇所属归灵石协作区东方红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与介休分县,静升仍归属灵石县,设静升公社,所辖16个生产大队。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镇),静升镇设16个村民委员会,辖25个自然村,分别为静升、旌介、集广(含杨家坡)、尹方、苏溪(含任家山)、南浦、南原(含前南原、后南原)、草桥(含曹家庄、蔺家庄、韩家庄、阎家庄)、后沟、帅家山、柳树原、斩断墕、椒仲、史家山(含宋家山、耿家庄、小核桃窊)、核桃窊、土黄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