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出游,悉达太子悄悄与车匿骑马出了宫,这次从王城的西门出了城。
在郊外大道上,车来人往,络绎不绝。迎面驶来了一辆牛车,尾随着许多人,皆都身穿缞衣,在牛车的车厢里放着彩绘的棺木。大家有的扶棺,有的推车,有的拉车,都在哭哭啼啼。太子不知在干什么,就派车匿去何:
“牛车拉的是什么?”
“是死人。”
悉达太子就亲自去问:
“什么叫死人?”
“死人就是不呼吸不饮食的人,灵魂离体,肢躯僵硬不动,数月之后,体无完肤。再过半年,皮肉全无,枯骨一堆。”丧主回答完毕,就随殡车而去。
悉达太子长叹再三苦海无边,众生皆苦。悲哉悲哉”
悉达太子的三次出游,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更加增添了不少的忧思愁苦。东门遇老人,南门逢病人,西见死人,使净饭王対太子更加怜悯。净饭王想:太子几次出游,事属偶然凑巧吧,这次,让他从北门出去,也许不会再碰上不愉快的事了。
第四次出游是在大队人马的护卫下,悉达太子出了王城的北门。
在路上碰见一行人,匆匆忙忙,前卫武士让他绕道而行,行人不听劝阻。悉达太子看他们争执拉扯,忙上去询问:
“你为何匆匆忙忙,还不听劝阻”、“我有急事。”
“什么事?”
“我妻子怀胎十月,将要生产,现在腹痛难忍,痛苦异常,我去请助产婆。”
“只有你的妻子生孩子是这样痛苦呢,还是所有的产妇都是这样的要经受痛苦的生产?”悉在太子又问。
“吃五谷杂粮的人,没有一个产妇不是这样的。”行人说完就冲开武士,大步而去。
悉达太子沉默不语,一队人马只得又回到城中去了。悉达太子在宫中久久思虑:生老病死,是人们痛苦不堪的四种苦难.又使人们烦恼无穷,难道说,就没有办法解除这些痛苦吗?
此时,他觉得宫中太小,憋得他喘不过气,他就骑马无目的地信步前行。
在路上,他碰见一位僧人,就问:“你是什么人?”
“我是僧人。”僧人施礼回答说。
悉达太子又问:“什么是僧人?”
“就是断六情绝七欲,一心一意坐禅修行,永无烦恼,轻松自在。若能修行得道,万念皆灭,虽死犹生,不再轮回,不生不灭,还能拯救他人。”僧人说出一番道理。
悉达太子听完以后,恍然大悟:如此即可出离人生之苦海,何乐而不为呢?
回到宫中,太子的心情平静了。他要修炼得道,救大众脱离苦海。这时,悉达太子萌生出家修道的念头。
这幅壁画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造型、服饰具有印度、西域风格,是典型的释迦牟尼诞生修佛入道故事。
让我们再看一看254窟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它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
有一位国王名叫大车,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摩诃波罗,次子叫摩诃提婆,最小的叫摩诃萨埵。
一天,三位王子外出游玩,来到一座陡蛸的高山上。这时,他们同时发现在山谷中有七只出生不久的小虎,围绕着一只母虎,嗷嗷待哺。而母虎由于饥饿和生产的折磨,已筋疲力尽,奄奄一息。面对这八只即将饿死的老虎,三位王子都表示同情。
大王子说你们看这母虎产子不过七日,七子围绕不能出外求食,眼看就要吃它自己亲生的儿子了。”三王子就问:“这老虎吃什么?”大王子答它只吃新鲜热血肉,但是现在替它寻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就要饿死,谁又能为它不惜生命呢?”三王子听了心里一动,发誓要舍身救虎,用自己的生命和肉体去解救苦难的生灵。
他怕两位哥哥阻拦,就借口让哥哥先走,自己脱了衣服躺在母虎嘴前。因母虎快要死亡,连吃肉的气力都没有了。萨埵太子救虎之心更加迫切,爬到崖上,攀折一根干竹刺,刺破自己的身体,纵身跳到老虎身旁。他的这种勇敢的牺牲行为,使得大地都为之震动了。
饿虎舐食了王子流的血,慢慢有了力气,便把他整个身子都吃掉了,只剩一堆骨头和毛发。
在回家的路上两位哥哥不见了弟弟,赶紧回来寻找,当他们返回山谷时,已不见弟弟的踪迹,而是一堆刚刚被吃去的血肉残骸。他们从留下的衣服上认出了是弟弟的尸骨,顿时昏绝过去。
与此同时,王后忽得一梦,见0己两乳被割,牙齿全落,她的三只心爱的鸽子中,最小的一只忽然被鹰叨去消息传到宫中,国王和王妃得知最小的爱子已经死去,也昏绝过去,苏醒之后,就哭哭啼啼赶到现场,捡拾萨埵太子的骨骸,在那里建起了一座七宝舍利塔。
这幅画造型生动,构图严密,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是早期故事画中一件杰出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再来看看采取了连环画形式来表现的《鹿王本生故事这里我们听说的连环画形式和我们今日所见的连环画形式是有区别的。它不是许多表现故事进程、有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单幅画的组合,而是如一条连绵不断的带子,或者是说展开的横幅手卷,让人物在其间活动。
《九色鹿的故事》讲述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只毛色九种的鹿,它特别善良。它与朋友乌鸦互相照颐,互相关怀,形影不离。
有一天,九色鹿在河边游戏,忽然听见从河边传来阵阵呼救声,在汹涌的激浪里有一个人。善良的九色鹿丝毫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纵身跳进河里向落水的人游去。在和汹涌的洪水搏斗中,九色鹿毫不气馁,经过顽强努力,把落水的人救了出来。落水人名叫调达,他庆幸自己的再生,频频向鹿叩头,不停地向鹿说着感激的话尊敬的恩人,感激您的救命之恩,我愿作您的奴仆。”九色鹿亲切地说:“可怜的调达,你的情意,我心领了。我要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将永远不忘你对我的诚挚的感情。希望你不要向别人透露我的行踪。”调达指天发誓说恩人啊!请您放心。如果我背信弃义,就叫我浑身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吧。”说完,他就告别了九色鹿走了。
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个忠厚的长者,而王后却是个十分贪婪而又奸恶的女人。她梦见鹿王毛分九色,角如明犀,便想取鹿皮为衣,鹿角为珥饰。醒来后,要挟国王说如得不到它,我就活不成了。”国王无奈,只得布告全国,说是有人若能获致九色鹿者,我将以一半国土封赠,还将用大银碗装满金豆,用大金碗装满银豆作为赏赐。
那溺水的人看到布告,寻思:我若告发九色鹿的所在,便可得到国土的一半,金银满钵,终生受用不尽。那鹿自寻死路,与我何干?这时,他忘记了对天的起誓,就跑到宫中向国王告发。国王听了他的报告后,便命他作向导,率领大批善射能武的勇士向九色鹿的所在地出发了。
此时,鹿正酣睡,不知国王前来捉它。鹿的好友乌鸦看到事情不妙,赶紧飞来向它报信,把它啄醒,鹿耸身起立,勇士们张弓拔弯,引箭待发。国王身旁站着那个负义的曾经溺水的人。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鹿跳到国王面前,说起话来,把自己如何在江边觅食,看到溺水的人,将他救起,和那人如何负义等情节,向国王陈述。溺水人在九色鹿义正词严的指控下,汗流满面,无地自容,无话为自已辩解。这时,溺水人的身上即刻长满烂疮,嘴里散发着恶臭。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不胜惊叹,便放了它并通令全国此后听鹿游食,不得伤害。王后听到国王把九色鹿放了,她的贪欲落空了,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经文的最后,佛讲完这故事,对弟子们说:“鹿王就是我,乌鸦是阿难,国王是鹙鹭子。而溺水人则是调达,王后即今是调达的妻子。”
这幅画是以赭红打底,一开始即画九色鹿泅水救溺水的人,接着便是国王与鹿相对,后面则是浑身长癞的溺水的人向国王、王后告发的情景。
故事可以说是从左右两方开始的,而集中于一点——王与鹿相对。这样便突出地把故事发展的高潮放到最引人注目的地位。这种表现手法也很巧妙,非常自由,可能看出艺术家的智慧。
3、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像应当是真人的肖像。但是这类宗教“功德像”往往是大批制作的,画师自然无法以特定的个人为蓝本,只能采取程式化和类型化的方法以表现其民族待征、等级身份和虔减的宗教热忱,不能脱去千人一面的倾向。
在供养人的行列中,王公贵族像用显着的地位和笔墨加以突出。西魏第288窟的两幅供养人像是;男像头戴笼冠,身穿大袖长袍,足登笏头履,后有侍者张障伞盖,僮仆簇拥。女像头束高髻,穿大袖襦,间色长裙,前有侍婢捧持鲜花,后有侍婢持障扇以蔽风曰。因榜题已消失,但从画面上来看,便知是豪门贵族。
西魏第285窟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形象,戴毡帽,穿裤褶,腰束蹀躞带,挂水壶、小刀等生活用品,形象虽小,表情动态却饶有风趣。
北周第290窟的胡人驯马像,所绘胡人高鼻大耳,一手持缰一手扬鞭,两眼盯着所驯的骏马。这幅画表现了胡人的沉着勇敢。
早期的供养人像,作为一种艺术还不够精细,最重要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它直接描绘了当时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其人物形象,特别是人像的衣冠服饰,都是研究者不可缺少的第一手形象资料。
4、图案画
敦煌莫高窟的窟顶绘画了许多装饰图案,其中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云气纹和人物纹等,变化巧妙,结构严谨。这些纹样大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莲花,在印度很早就用它装饰,在怫教艺术里,它象征净土,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一切进入极乐世界的,都从莲花自然化生,以示灵魂的净化。另如狮子象征佛;风、麒麟象征祥瑞;人参象征坚忍不拔;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等等。
每一个洞里面都有天井和“天花板”,所以,在不同的时代里,敦煌图案就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花纹。北周时期的花纹比较简单。还有些纹样没有多大意义,仅仅表现一种形式美,如茶花、葡萄和几何纹等,五颜六色、绚丽夺目,是作为石窟建筑的装饰图案。
莫高窟北凉268窟是现存最早有装饰图案的洞窟。窟顶中心绿色方块内绘圆形红莲花,内层岔角内,上下左右对称地绘火焰与化生,外层岔角画四飞天,形成方形、圆形与三角形相结合,造型朴拙。
第431窟是北魏晚期较大的一个洞窟。绘有十几方平棋图案。
在人字披上塑出橡子,系北魏早期遗风。这是人字披南段,东披画莲花、摩尼宝珠,西披画菩萨胡跪持莲花供养。莲蓬上画一枝五瓣忍冬,使莲蓬如同花盆模样。西面通道上方窟顶的一方平基,外层四角装饰飞感很强的飞天和平稳宁静的化生童子,造成对比,使外形方正、排列整齐的图案装饰饶有生趣。
西魏时期的图案,大致和北魏时期差不多,但西魏时的图案已经有较多的中原汉族的风格。其中285窟中的藻井图案就具有这种风格。图案为正方形三套格,第一方格内绿色水涡纹中绘二套圆,中心圆内画莲籽,外圆为覆莲莲瓣。第二方格四岔角画火焰纹,第三方格四岔角画莲花。三套格边饰均为忍冬纹,藻井四面饰双层垂幔。垂幔四角为兽头嘴衔玉佩、流苏、羽葆,悬达四披,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这个时期的图案很能看出来是受西域的影响,表现手法劲健和丰妍,尤其是莲瓣式的龛楣,组织得尤为精巧富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一切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敦煌壁画艺术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原汉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尽管它表现的是佛教的内容,也尽管受到外来艺术的浓重影响。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佛教信仰已经在中国土地上扎根,它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人的宗教,佛教文化艺术自然也不可能不以中国式的风格和面貌出现。虽然敦煌毗连西域,但自汉武帝时代建郡以来,经过四五百年的艰苦经营,远在莫高窟创建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了髙度发展的中原文化。
从题材上看,壁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宣传苦行和牺牲。不论在说法图、本生故事中和经变中,都贯穿着这个精神。为什么要在214壁画中宣传这些东西呢佛教本身充满着消极的因素,是剥削阶级利用它来麻醉和欺骗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它宣传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是在于自我牺牲,牺牲的方式也是极其残酷,如《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的故事》等。在当时战祸频繁的时代,生活极端痛苦,人民往往不得已从宗教中寻求精神的安慰,希望有舍己为人的救世主出现,来拯救他们出于水火。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中,我们仿佛真切地接触到生活在那个苦难时代的善良人民,听到他们的叹息和呻吟。北朝的壁画给了我们最鲜明最难忘的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