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北凉第268窟的交脚弥勒像就是莫高窟最早的彩塑佛像。它的手臂已残损,它的整体造型简洁洗炼,身披红色袈裟,两脚相交,垂在座前,全身和头部完好,含笑慈祥,神情庄重。还有北凉第275窟的交脚弥勒菩萨,是莫高窟现存最大的弥勒菩萨,其面颊丰满秀雅,五官线条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单薄,嘴唇微抿,神态安详庄重,整个塑像造型简括,稳定挺拔,给人以动感和艺术美感。
北朝时期的彩塑,具有古朴、深厚、粗犷、庄重的风格,体现出北方民族的气质特征。但造像题材比较狭窄,多是释迦牟尼的说法像,北凉的彩塑像大多是单身像,到了北魏出现了一佛二菩萨的组合造像。还有武士式的天王像。到了北周,又增加了迦叶、阿难二弟子的造像。
北魏第248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释迦牟尼苦修像。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双手相握,收在腹前。头束高髻,两颊瘦削,锁骨突出;透过薄质细软的袈裟,显出隐隐可数的肋骨;头部微俯,眼睑垂沉,双唇紧闭,表现出了一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修道者形象。为什么要把释迦牟尼的形象表现成这样“骨瘦如柴”的形象。佛经故事讲:释迦牟尼二十九岁时,放弃富贵的宫廷生活,一心想出家,寻找一条解救生、老、病、死和各种烦恼,得到极乐和幸福的方法。出家以后,访遍名师一无所获。在他走投无路时,得到一个外道法师的指教:苦行节食,静心修行,才能得到人生的真理。释迦牟尼便来到尼连禅河边苦修,日食一米一麻,在几年的苦修中,他久居旷野,风餐露宿,顶风冒雨,不避雷电,盘腿静坐,入定禅思。所以古代的艺术家们在创造释迦牟尼的苦修像时,就把它塑造的十分瘦削,从而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一种对怫的尊敬和崇拜。
在西魏第285窟西壁南侧有一尊最大的禅僧像。禅僧就是禅修的僧人。造型单纯整洁,淸秀俊逸,神情坦然。一块麻布裹头,又通肩缠体,起伏轻缓,填平了肢体的细部空间,那微微下视的双目202和翕张欲动的嘴唇,似乎在虔心专注地默诵佛经,给人一种富有生机的感觉。
北朝时期的塑像,大多受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和新疆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彩塑着重于通过面部表情去刻划人物的内心精神状态,不怎么注意对人物躯体四肢的刻划描写。所以,这一时期也为早期发展时期。
四、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举世闻名,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主体。就其壁画的内容来说,都是佛教经典的图解,属于佛教文化艺术。但它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何接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如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耕获、狩猎、捕鱼、拉纤、撑船、修建、制陶、驶车等,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劳动生产、交通运输、音乐舞蹈、衣冠装饰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另外,壁画中还有大量的富有装饰性的图案画,如藻井边饰龛橱,装饰花纹,千变万化,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纺织印染工艺发展的高度水平。还有一些壁画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剥削生活,如乘舆、骏马、宴饮、出行、宫廷娱乐等。莫高窟壁画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地理、交通运输、宗教哲学、民族关系,以及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等各种形象生动的社会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约有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如若以两米的幅宽把壁画衔接起来,其长度可达25公里,真是一条稀世的艺术画廊。这些壁画历经千余年,十几个朝代,从初始的开创,到创新发展,逐渐到鼎盛时期,最终又走向自己的衰落。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形式各异,内容十分丰富,基本可分为:1、佛像画;2、经变画;3、本生故事画;4、供养人画像;5、装饰图案画。
这些壁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阶层各种各样人物的历史活动,同时也反映了中西交通交往、友好相处的历史。所以,有人又把敦煌莫高窟壁画比喻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1.佛像画(尊像画)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几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洞窟都能够看到,以释迦牟尼的形象虚构出来的许多佛像画,亦称尊像画。有三世佛像、七世佛像、千佛像、十方诸佛像等。另外,还有很多菩萨画像,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都是佛经里虚构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菩萨。这些佛和菩萨的形象并非随意绘画构造,而是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互配合的。
在佛像画中,还有大量让人注目的,就是围绕佛像上空飞翔的飞天画像。飞天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能作歌舞,与乾闼婆同在极乐国里弹琴歌唱,娱乐于怫。
在莫高窟的早期洞窟中,以佛为主尊的说法图很多,而佛陀画像则较少。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是北凉时期的第272窟。其中有一幅说法图,弥勒佛盘坐中心莲台,右手上举,作说法印;两边有二位胁侍菩萨侍立。菩萨呈形,头向中倾,形成向心结构。佛头上悬华盖,身后有项光背光,另还有供养菩萨在背光上方,在华盖两侧还有两身飞天在环绕飞翔于空中。此图中的佛、菩萨、飞天造型,都采用了西域的艺术风格。据敦煌文物研究院专家的考证,此类是属于弥勒佛说法图。
在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说法图绘画像中,除西魏之外,基本都吸取了西域的绘画艺术风格。在第251窟中,阿弥陀盘坐莲花台,头悬华盖,两侧有脚踩莲花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作胁侍菩萨,从而构成了一佛二菩萨组成的“西方三圣”的格局。壁画中佛陀的形象庄严肃立,其面相丰圆,神情恬静;菩萨头戴宝冠,身着裙帔,上身半裸,腰肢微弯。这幅美妙的佛国图画,是《阿弥陀说法图》的最早雏形,它画在洞窟北壁的前部,是北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说法图。
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大都有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从人物造型、穿着打扮等艺术风格特点,我们就可窥见其时代的不同风貌和历史的变迁。
西魏第285窟和北周第428窟相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在西魏时期的说法图中,人物造型方面已有了很大的突破,已有了中原地区的风格出现。佛像的脸清瘦、宽额小颏、展目微笑,嘴角和下巴加有点小须髭;长颈挺胸,直背端坐,超然潇洒于幽窟墙壁之上。而稍后的北周时期,佛像造型中,佛的脸面已由长变圆。西魏的菩萨造型已无北魏西域菩萨风味,头戴花冠,脚登高履,肩披大中,身姿修长,眉目清秀,嘴角带着微笑。北周的菩萨身材变的短壮,面相丰圆,上身半裸,着短衫,身披长巾,腰裹长裙,是西域风格再次传入敦煌的艺术反映。可见北周的风格特点既有相似于非魏风格特点,又区别于北魏的风格特点。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第285窟北壁,东起共七铺说法图,是敦煌最早的七佛图像。大多作一佛二菩萨的形式,唯有西端一铺为佛,因壁面宽余,而画释迦、多宝二佛代之,并与南壁西端的二怫并坐像相对应。
二佛均束高发髻,右袒袈裟,结跏趺坐于一平台,作说法相。二佛两侧各有一位胁侍菩萨。
北魏第263窟还有三佛说法图。在北壁后部说法图,与中心搭柱南壁三身佛遥遥相对。南壁三身立佛,各着右袒袈裟,脚踩莲花,中间主尊略高,两侧立佛略低。中间一尊上有树形和帷幔,左右二佛上有华盖。这三佛是:过去燃灯、现在释迦、未来弥勒三佛。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供养菩萨的地位又比胁侍菩萨地位低,在壁画中可多可少,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数量规定。莫高窟洞窟最早的供养菩萨是画在北凉第268窟佛龛两侧的八身供养菩萨。第272窟也是北凉时期的洞窟,龛外南、北两侧绘满坐式供养菩萨,手式灵巧,舞姿婀娜,两侧各二十身无一相同,造型极为优美。第248窟是北魏晚期的一个小型中心塔柱洞窟,在中心塔柱的人字披顶前部,画有十一身供养菩萨。身材修长,裸露上体,腰系长裙,肩披巾带。双手捧着高大的花枝,向洞窟中央行进,以供养塔柱正面龛内的主尊。人物造型不再似北凉和北魏的粗壮,而开始向西魏时的修长清秀过渡。
第285窟是西魏时期的洞窟。它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供养菩萨,一种西域式,一种中原式。西壁以土红涂底,色彩浓重艳丽,为西域式风格,其他三壁以白粉为底,爽朗明快,造型、衣饰及晕染方式均属中原风格。在西壁主尊佛龛内,南北两则各画十身供养菩萨,或裸体披巾,或着通肩大衣,或披右袒袈裟,或斜披罗巾,姿态各异,神情自如。与西域式供养菩萨完全不同的中原风格特点,褒衣博带,体不露衣,双足穿鞋,脚踩莲花,是受中原南朝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作品。
第428窟的供养菩萨具有北周时期的艺术风格。它是以释迦牟尼说法像为主,两侧各画四身供养菩萨像。其造型和西魏供养菩萨相比,脸形丰圆,身体较短,人物肉体用浓厚的凸凹晕染法,脸面因变色,出现五白特点:白眼眶、白鼻梁、白牙齿、白嘴唇、白下巴。这是西域传入莫高窟北周时期又一种艺术新风格。
2、本生故事画
在北周时期,壁画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经变很少。因为这个时期的佛教经典刚刚翻译过来,把它变为一幅图像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本生故事画早已出现在西域各地的石窟寺壁上,故事的内容大都是描述释迦牟尼前身如何舍己救人的。当时既有了方便的借鉴条件,又切合了当时部分生活在苦难时代的群众心理,所以206本生故事画在壁画艺术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本生”也叫“本缘”,就是指释迦的前生。怫教的创造人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一一迦比罗卫(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的王子,据说因为看到人生“生、老、病、死”诸苦,出家修道而成为“佛”的。佛教徒相信“轮回”之说,认为像释迦这样的圣者,必然来历不凡,在他降生之前,一定还经过许多世事,积累了不少的善果,因此“本生故事”便产生了。许多印度佛教徒根据民间的寓言和传说,经过加工整理,把好的主角说成是佛的前身,把“调达”和“波旬”说成是坏人的前身.这些民间的本生故事,经过古代艺术家的彩笔,构成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的作品。从最初的独幅画的形式,发展成为连环画形式.从而把故事及其情节描绘出来。古代艺术家在处理画面时,都显示了巨大的匠心和技巧,充分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
第275窟是莫高窟最早的北凉洞窟之一。画在该窟南壁中的《出游四门》连环画,是莫高窟最早的佛教故事画。
故事中描述了悉达太子出生以后,一直守在宫中,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亲,觉得生活无聊、没趣。他的父亲净饭王就召集大臣让大家共同想办法,从而使太子能无优无虑。一位大臣建议说:让太子出城游览一下,见一见社会生活的世面,了解一下世故人情,这样就会分散精力,自然会快乐起来。国王认为可以一试,于是就准其太子出游。
悉达太子就骑着马,领着护卫出了王城的东门。出城以后,首先碰上了一位老人,悉达太子问曰:“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一位老人。”太子再问只是你一个人老呢,还是人人都要老?”老人回答说广世上之人,不分男女不分贫富贵残,从婴儿至童年,至少年,至青年,至壮年,终至老年。尘世间没有一个人不老的,都要老而终了他的一生。”听了老人的话,悉达太子非常苦恼他想,人生如梦,老死为终,有生之日能有几何我有荣华富贵,也还是免不了一老而终。
第二次出游,悉达太子又在护卫的保护下骑马出了南门。路上碰见一位躺在地下的人,太子就问躺卧在地下的人是什么人”有人答曰他是病人。”太子再问:“什么叫病人?”再有人答曰至饥至饱,狂饮狂喝,晨昏不分,行卧无常,苦痛难忍,不久于人世的人,就叫病人。”悉达太子又问广就他一人得病吗?”答曰世人皆然,无一例外。”悉达太子听了此言,认为人生之苦连接不断,人之为人实在太难了。
从此,他就闭门不出,昼夜苦思冥想:人生有许多痛苦,又如何才能不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