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后,敦煌地区的历史地位开始下降。随着海路交通交流的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特别是远洋航海能力的不断加强,通过海路的贸易和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联系加强了。这种情势,特别是明代封闭嘉峪关以后表现得最为明显020世纪之初,敦煌及周围地区历史、文化与艺术遭到了空前的劫掠,对此一问题,见诸中外文字的各种论证评说很多很多。如何公正客观地评论这场空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大浩劫,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的。作为历史的考古学家、探险家,以及对敦煌及周围地区历史、文化与艺术事业认识研究的客观推动方面而言,我们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的一些行为是有某种客观贡献的。但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拟或是一个帝国主义者的强盗,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敦煌及周围地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破坏、损害、劫掠是空前的,也是有罪于中国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是有罪于世界历史、文化与艺术的。这方面留给我们国人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和惨痛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这种学者与强盗加骗子的双重性特点,正是这种双重性,一方面给敦煌及周围地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研究开创了认识研究的新天地、新方法、新思想,甚或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某种敬业精神、冒险精神,也是值得我们重新认识的;另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对民族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遗物、遗迹的保护,一定要建立在坚强的国家力量的基础之上,如若国弱民衰,还谈何保护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遗物、遗迹?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无数历史、文化与艺术珍品珍本散落于十几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有些甚至堆放于他们的地下室中,任其腐烂变质发霉,失去其昔日的永远无法找寻的光辉,这是今天敦煌学学者们所切齿痛惜的。散落于国外民间的、国内民间的,主要是国外官方、国家的敦煌历史、文化与艺术遗物不计其数。仅原苏联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德堡)就珍藏着敦煌文献1200余件,相关的极其珍贵的黑城文献9000余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与艺术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文化与艺术重大贡献的实证资料对此,我们相信,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事业交往交流的不断加强,随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一定会有新的进一步的转机的。这也特别需要爱好和平、珍视友谊的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扼据玉门关、阳关,西通葱岭,东接河西走廊,地势险要,成为中国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西出阳关”在当时意味着凄怆悲凉的离别,“生还玉门”则象征着归于故里幸福重聚的欢乐。
西汉时武帝促成了中西陆路交通的畅通,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为中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敦煌莫高窟的修建创造了条件。约2世纪前后,敦煌就开始在驰誉中原的凉州文化中初露头角,同时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为此在敦焯莫高窟创建以前,敦煌就已经成为一个封建经济与封建文化相发达的地区。我国汉晋时期传统文化艺术,在敦煌地区早已有了极为深厚的基础,它主导着敦煌地区佛教事业的迸一步发展,为佛教壁画、佛教塑像的表现形式在敦煌莫高窟的出现创造了社会生活条件。
十六国时期的战祸离乱、内煎外逼,促使人们把佛教的“众生皆苦”、“因果业报”、“轮回转世”当成了当时“人间苦海的圣光”在敦煌莫高窟最早的洞窟遗留中,有许多反映了人们热切企盼“弥勒下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题材与形式。
到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在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播发展中,敦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莫高窟的佛教文化艺术事业也逐渐到达了自己的顶峰时期。
早在两汉三国时期佛教文化艺术就从印度经中亚、西亚和西域进入中国。这时随政治和经济交流交往进入中国的佛教文化艺术,首先在敦煌地区与中国汉晋中原文化撞击、融合,然后再逐靳进入中原地区。
信仰佛教和开窟造像是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僧人、使者的这种宗教迷信感更为强烈,他们怀着对西部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恐惧,供养神灵佛祖,捐钱开窟造像于西去的始点敦煌,以祈求平安、祈求保佑。平民百姓则希望丰年长久,平安盛世,为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和安慰,也加入开窟造佛的行列。
为此,他们一致选择了风光秀丽,具有独特地理环境优势的敦煌鸣沙山下、宕泉河旁的清静优雅的敦煌莫高窟为他们心灵的殿堂、神灵佛祖的驻地处所。
敦煌地区是我国佛教流播较早的地区之一,但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却是因时而异。世代相传的佛教成为敦煌地区占重要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它不仅是敦煌人民信仰的精神需要,也是周围各民族信仰的精神需要。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敦煌地方和同时期全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它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无不受到有限的较低下的封建生产力的制约。佛教只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时的敦煌地方,但它绝非是支配一切的思想。相反是世俗的政治经济生活随时支配着佛教,不但支配着它的内容,而且支配着它的形式。
通过莫高窟的艺术形式,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那一幅幅的壁画构成了一部传统有序、跨越千年、绵延不断的古代历史画卷。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全貌,包容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音乐、舞蹈、体育、民族、民俗以及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等极为珍贵和丰富的历史资料。
敦煌艺术,主要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建筑、彩塑、壁画三大综合艺术。在这艺术瀚海中,历经千余年,跨越十几个朝代的沧桑变迁,都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象、变化多样的构图、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世界的瞩目。但在黑暗统治时期,它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遭到被帝国主义荇窃掠的厄运。
莫高窟首创至今已有1630余年的历史,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开凿。现有洞窟492个,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连接起来可达25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画廊。现存彩塑2415身,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基本完好的1400余身,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宗灿烂的艺术瑰宝。
在离敦煌市区25公里处,在鸣沙山和对面三危山之间,有一条泉水河,名叫宕泉河,有了这股宕泉河的水,就有了莫高窟的存在。莫高窟就建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下、周是荒凉的沙漠,只有这小小的一片绿洲,点缀了这荒凉的戈壁。过去的宕泉河踪迹金无,现在只剩一支细流,从石窟南方曲曲折折地流经整个莫高窟,潜入砂碛之中。有了这股泉水,构成崖上和崖下截然不同的景色。崖上是一片黄沙,荒凉满目,崖下则是绿树成荫,清泉萦回。错综在灰色崖暖上的石窟群,彩画纷披.错落育致,掩映子绿树丛中。
据说,在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一名叫乐傅的和尚云游到此,这时正近黄昏,太阳快要沉落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蓦一抬头,在他眼前出现了奇景:对面的三危山一派金光耀眼,好似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和尚被这奇景眩惑了,他想:这真是一块圣地。于是他就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由于沙漠空气和洞窟墙壁极度干燥,使用的材料性能耐久,所以,莫高窟才有幸保存到现在。
莫高窟从前秦创建,以北魏为起点一直走着上升的道路。到了唐初,已经有一千多个窟室,因此又称莫高窟为“千佛洞”。
一干多年的历史积累,形成了莫高窟艺术的丰富和复杂。只要我们一走进这艺术殿堂,就会被这四壁辉煌、神采飞扬的艺术作品所迷住。
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萍敦煌莫高窟,自公元366年乐傅“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傅师窟侧,更即营建”,至北魏晚期的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和北周时期的建平公于义又继续提倡建窟造像,此后又历经隋、唐、宋、西夏而迄元代的继续修建最盛时“计窟室一千余龛”,保存到今天的尚有492窟。在敦煌东南约25公里处,鸣沙山崖壁上,宕泉河畔,许多洞窟经历不同时代一再重修,面目已绝非当昔;加之长时期以来的倾圮、毁损,莫高窟初创时期的洞窟已很难寻觅。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处,沙门乐传开窟一龛处,已无从查考,或许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丰彩依旧,她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历时千余年,风格多样,千姿百态,反映中西交通交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丰厚历史画卷,是人类文明史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敦煌莫高窟从十六国时期创建,经过约11个朝代的持续营造,陆续出现了以大乘佛教不同时期、不同宗派所崇尚的经典为根据的壁画和彩塑。仅她现存的492个石窟的内容,就涉及了佛藏中的经、律、论、史四大部分的绝大部分内容,由此她构成了今天世界上保存得较为完备的佛教美术馆与佛教图像宝窟。她的题材和内容,除经籍之外,有些见诸于画史和古代笔记,更多的则不见于着录,又缺题记,由此就更加显得珍贵。这部巨大的阙文宝典,经过众多的敦煌学学者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讨,已经取得的成果,举世瞩亚欧历史,中国历史,中西交通交流的历史,河西与敦煌的历史,在敦煌莫高窟留下了十分清晰和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她的形式与内容脉络分明地反映着各个地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面貌,为我们探究人类历史的脚步提供了丰富、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
党项族西夏政权、蒙古族元王朝及明清时期,敦煌莫高窟艺术走进了她晚期的后半期。这一时期,莫高窟作为佛教圣地和佛教艺术圣地而言,已失去了往昔那种光辉与地位。作为莫高窟艺术创造和艺术发展的历史到元代已经可以算是结束,明代是一段空白的时期,清代虽然翻修过一些洞窟,但只限于塑像。在中国西北地区腹地敦煌莫高窟,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开始,中经蒸蒸曰上的发展,最终走向了自己惨淡的艺术创造的结尾。但她使我们从其色彩、线条和造型中,回顾遥远的过去,去体验那些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在莫高窟艺术力量的感染下,重返激动和震撼人心的时代。
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以敦煌莫局窟为主体的古敦煌境内的西千佛洞,今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小千佛洞,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一个庙等石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大部分时期,这些石窟都在敦煌郡置范围内,其内容和艺术同属一脉,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为此,本书中的敦煌艺术内容部分,仅以敦煌莫高窟艺术内容出现。
敦煌石窟艺术是敦煌艺术的一部分,是敦煌学研究的,由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体艺术。敦煌艺术主要是指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绢画、麻布画、纸画、写本以及敦煌地区的其它文物艺术品,如古墓壁画、画像砖、汉简书法等。又此,本书中的敦煌艺术内容又仅以敦煌石窟艺术中的敦煌莫高窟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为主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