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敦煌地区民族分割和民族融合的基本概况
东汉末年,既有田产、劳动力,又有武装力量的坞堡组织日益发展,成为分裂割据的社会基础;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封建军阀势力扩大,和坞堡组织结合,进一步形成图王称霸的可能;地区性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这些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在中原政权的经济、政治力量还不足以统一全国时,分裂割据代替了统一局面。这一时期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中国处于分裂割据局面400多年,直到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才重新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战乱动荡的局面。在这段历史中敦煌地区在总的动荡中,相对地较中原平稳些。
魏晋统治者为了充实关中,屏蔽中原,常常强徙住在青海、甘肃及其以外的氐、羌及其它少数民族于关中J龙右、河西的割据者,也常常引氐、羌为援。由匈奴、鲜卑、乌桓及羌人组成的军队也经常出现在北方及中原的各地战场上。为此也推动这些少数民族在西晋时,走着封建化的道路,逐渐习惯于农耕生活。随着西部、西北部各地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加快了,民族融合也相应地达到了高潮。自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及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必然带来民族间相互的不适应和不协调,各民族间的摩擦和战争也不可避免。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军攻下洛阳,晋怀帝被虏,晋军在当时荆棘成林的长安拥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幻6年),匈奴刘曜又夺得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西晋的灭亡,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错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各种起义斗争完成的。当时,西晋宗室诸王互相残杀,没有形成稳固的中央集权,致使兵民无辜而死伤累累。“战及杀害近十万人,“大掠长安,杀二万余人”,“百姓创痍,饥饿冻馁”的惨状比比皆是。战乱大大地破坏了各项生产事业,最终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促成了西晋政权的早时崩溃。
当时,凉州存在着汉人地主建立的前凉政权。西晋灭亡之后,原西晋凉州刺史张轨的儿子张宓,子孙世守凉州,保据一方。中原混乱时凉州比较安定,中原汉人来避难者络绎不绝。汉族士人在此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后前凉通过敦煌控制了西域,加强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当时中国与中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是当时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较长时期里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权力争夺的中心地区在中原,敦煌虽有统属权的不断变更,甚至自立的政权存在,但斗争相对地平稳,过渡也平稳些。
后赵时徙居中原的氐族,乘后赵崩溃之际,西归关中,公元351年,在长安建立前秦。前秦统治者苻坚废除了一部分后赵的苛政,恢复魏晋以来的士族特权,重用汉人王猛治理国家,劝课农桑,提倡儒学。其时“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四方种人,皆奇貌异色可见各民族之间以及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交往都比较发达,前秦在公元370年灭前燕,公元376年灭前凉和代,不久又夺取巴蜀,进入西域,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又出现了统一的局面。前秦对敦煌经营是费尽心机的,这与苻坚的“雄才大略”有一定的关系。但西北部关系的和谐顺畅,并不能挽救其中原战场的失利。淝水战后,北方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局面,持续时间达数十年之久。在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一带,先后建立过五个短期的分裂小王国。陇西鲜卑乞伏部乞伏国仁建立西秦,都苑川(今甘肃榆中);氐人吕光建立后凉,都姑臧(今甘肃武威);与拓跋部同源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秃发乌孤建立南凉,都廉川堡(今青海乐都);杂有卢水胡的匈奴沮渠部沮渠蒙逊建立北凉,都张掖;汉人李杲建立西凉,都敦煌。在西北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民族关系十分复杂,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在这里起主导作用,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把这一地区统一起来。这些小国彼此征战吞并,混乱持续了很长时间,给西北各地,包括敦煌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部的杰出人物拓跋称帝(道武帝),定都平城。以后太武帝经过连年攻战,于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灾北燕,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灭北凉,完成了北方及西北大部的统一。
北魏在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积极进行汉化,推动了鲜卑族本族的前进,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了鲜卑族、其他民族和汉族的融合,从而推动了整个北方地区的社会进步。
柔然是东胡的苗裔,北魏太武帝改称蠕蠕,《宋书》、《南齐书》称芮芮,《隋书》称茹茹,都是同名异译,其统治者姓郁久闾。
柔然人“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随所迁徙”,也“无文字,将帅以羊屎粗记兵数,后颇知刻木为记”。西晋、十六国时期,柔然社会中还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这与其独持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北魏道武帝时,拓跋部向南发展,柔然势力趁机逐步扩张,“西则西域之地。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小国皆苦其寇抄,羁縻附之”。这时,柔然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国家,提高了军事战斗力。
5世纪下半叶,柔然同北魏常有来往,佛教已经敦煌传入柔然中,西域商贾也时来贸易。
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柔然内乱。北魏分裂后,柔然先后归属西魏、东魏和北齐。其时,柔然屡为北方新崛起的突厥所败,一些从属部落也屡起反抗,为此他们陆续离开蒙古高原,向西远徙。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突厥灭柔然,柔然人除原已入塞者逐渐与北方各民族融合外,主要部分转移到了中亚和欧洲去了。柔然民族对促进西北与内地交往,中国与中亚、西域交流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北周的统一北方和隋朝继起而统一南北,都是在民族融合的情况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促进了各族间的进一步融合。我们从敦煌户籍残卷中,看到不少姓名如白树合、令狐仙尚、卑二郎、索思礼、安游等,显然来自少数民族,但他们在均田制下和汉人融为一体了。还有大量的如乌丸、丁零、卢水胡、屠各、羯、匈奴等民族,隋唐时已不见他们活动的记载,显然他们已和汉人互相融合了。由于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而敦煌地区地处民族融合的前沿,特别是通过当时的文化融合与再发展,做出了自己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曹魏时期对敦煌地区的松散统治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的主力,当年就被镇压下去了,但各地余众依旧坚持斗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战乱频繁,各豪强集团拥兵自立,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混战,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战败后,开始了巩固后方,统一关陇的日程。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命钟繇率大将夏侯渊等由洛阳向关中、陇右推进,并亲临前线指挥,两军对峙于渭水。曹操利用韩遂、马超为首联军的矛盾和相互猜忌的弱点,一举击溃了对立的关中陇右联军。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韩遂身死,马超败走,曹操基本解决了在西北地区的劲敌。同时,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攻杀了在袍罕(今甘肃临夏)称了三十年“河首平汉王”的宋健,陇右一带从此都并入了曹操统治的势力范围之内。
建安二十五年,即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继立为魏王。十月,汉献帝让位,曹丕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曹魏政权名实倶备,河西四郡陆续并入曹魏政权统治势力之内。
当时的河西走廊及敦煌地区名义上为曹魏政权的势力范围,属其管辖,但实际上“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武威颜俊、张掖张进、酒泉黄华,“各据其郡,自号将军,互相攻击河西大挠”。只有敦煌信守魏地,较为安宁。其时恰遏原任敦煌太守马艾病死于职,当时敦煌又没有副职继任,于是敦煌人推郡功曹张恭代行长史职务,统领敦煌。张恭为敦煌世族,平时为人练达持重,恪守信渝,品学端庄,受人尊重。他执掌敦煌郡事后,开始和曹魏朝廷取得联系。他派自己的儿子张就亲自去觐见魏王曹操,为敦煌请求太守。张就东行至酒泉,被割据酒泉的黄华扣留,并胁遥其投降。张就拒不屈从,并遣使密信于其父张恭,要求以大局为重,出兵酒泉,讨伐叛逆黄华,且不要顾及父子之间的小爱而延误国家之大计。于是张恭一方面派他的从弟张华率兵攻取酒泉的沙头、乾齐(今玉门市境内地)二县,并亲率一支劲旅“寻继华后,为首尾之援”。另一方面,他又选派精骑二百悄然沿长城一线绕道酒泉北塞,由间道进入张掖,对割据张掖的张进给予突然袭击。果然张进措手不及无法应付,急忙向酒泉黄华求援。此时,黄华也精疲力竭,穷于应付。欲东救张进,又怕张恭抄其后路,腹背受敌,在恐惧之际进退维谷,无奈败局已定,张进、黄华只好东走金城向魏投降。河西走廊一带正式归于曹魏一统。魏又派尹奉为敦煌太守,维持这一地区的统治。河西走廊地区和敦煌及西域的道路畅通了。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特下诏书,表彰张恭护境平乱的功绩,赐爵关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进驻西域。张就随后也被提升为金城太守。张氏父子为曹魏时期边地的平安和通畅做出了贡献,为后人所传赞。
从东汉(公元25-220年)到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屯垦的范围日益扩大。其中有着名的青海、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屯垦区。
特别是曹魏时期大兴屯田,军队就地实行军屯以充粮饷;招募迁徙农民组织起来民屯,并设置了屯田官。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河西及敦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曹魏时,还大力推广使用耧犁和先进的耕作技术。耧犁耕作下种法,始创于西汉的赵过,曹魏嘉平中,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推广到敦煌一带,并改进了灌溉方法。“初,敦煌不甚晓旧常灌溉潘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又不晓作耧犁,用水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参谷更少。隆到,教作耧犁,又教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水利灌溉的发展,既适应了当时大规模屯田和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曹魏时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因素。同时,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的个体经济,是当时田租户调的主要承担者,也起了重要作用。
曹魏和西域少数民族,通过敦煌有着较频繁的交换往来。仓慈为敦煌太守时,当地豪族与西域等民族贸易中,常有欺诈行为,慈皆为慰抚,或以府中现物和西域商人交市。有要到洛阳等内地经商和要回原地的,就给予过所,派人护送。同时,仓慈对当时的土地制度进行了必要的改良,相对地解决了当时高度集中的土地状况和大量存在的赤贫农户,并肃整了混乱的社会秩序,为曹魏时期边疆重镇敦煌的安宁安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敦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仓慈老死住所后,“敦煌人悲痛如丧至亲”,西域人们为其修祠立庙,远道祭祀。
(第三节)西晋时期对敦煌地区的短暂统治
曹魏后期,朝政大权落入河内士族司马氏家族手中,司马懿杀曹爽而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灭掉蜀汉,司马炎夺取帝位后灭掉孙吴,“三国总归司马氏”,分裂局面暂复归于统一。自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经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吴统一中国,至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愍帝出降后被杀,晋元帝司马睿立于江东东晋,历时51年为我国历史的西晋时期,其统一与立国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
西晋王朝在河西走廊地区设置凉州剌史部,敦煌地区属凉州。当时的敦煌郡所辖各县分别为:敦煌、龙勒、广至、宜禾、冥安、深泉(即汉时渊泉)、效谷、昌蒲(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一带)等八县,郡治在敦煌。有户6300户,人口约35000人左右。其时的敦煌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融合的地区之一,也是延续汉魏时期佛教与我国原有各种宗教的交汇认同时期,对中国封建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西晋初年,东吴降将吾彦由星城调任为敦煌太守。吾彦才干卓着,文武皆备,在其担任敦煌太守期间,曾躬耕力行,劝民生产,使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延续了曹魏嘉平中的繁荣,出现了“家给人足,晏然富庶”的新局面。同时,敦煌地区社会秩序安定,老百姓对吾彦太守非常信赖和拥戴。《晋书》赞誉说镇抚数年,恩威并着”。为敦煌当时暂短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晋王朝的极端腐畋,贵族豪门的争权夺利八王之乱”的大规模战乱,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终于爆发了北部和西北各地各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曹操统一北方后,分匈奴为五部,司马炎称帝后,塞外匈奴又有二万余落归附西晋,入居于河西故宜阳等地,逐渐与汉族人杂居融合。其时,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样,受着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压迫和经济的剥削。
东汉末年,鲜卑大人檀石槐立,东败夫余,西击乌孙,东西占地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尽有匈奴故地,分其境为三部,其中上谷以西至敦煌地区,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许多鲜卑人与汉族人杂居于秦凉一带,民族间相互影响很大,融合显着。
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凉州的鲜卑族秃发树机能,曾起兵反抗十年有余,最后晋武帝选用马隆为武威太守,于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二月,击斩树机能,平定了凉州。
匈奴、鲜荦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反抗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中,转而趁机争夺政权,掠夺人民,破坏生产,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开始陷入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的纷扰割据中。当时的敦煌地区虽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其地极西北偏远,距离统治者争夺政权地带稍远,所以有一个较为安定的时期。
(第四节)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的基本形势
一、前凉时期的敦煌地区
前凉张轨,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晋惠帝时,他在京城洛阳做散骑常侍。赵王伦当国,张轨亲身体会到朝政混乱,于是想到距离洛阳较远的河西走廊一带,保据一方,所以向朝廷提出去凉州。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西晋政府发表他为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张轨家世以儒学知名,曾被张华赏识,因被品定“为二品之精”。他到任凉州后“课农桑,拔贤才,置崇文祭酒,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当时凉州一带在张轨的治理下,政治局面稳定,成为西晋乱后中原人士的较好避难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