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11325600000025

第25章 引领全球的国际环境合作(3)

保护热带森林是欧盟与这些地区发展中国家环境合作的一个重点。1989年10月,欧委会向部长理事会递交了题为《热带森林保护:欧共体的作用》的通讯,为欧共体在该领域的行动确立了指导方针。1990年5月,部长理事会发表了题为“热带森林”的决定,指出要为热带森林的保护建立相应的手段基础。1990年6月欧洲理事会《都柏林宣言》要求实施一项针对热带森林保护的行动计划。欧洲议会也于1991年专门在欧共体预算中设立了“热带森林”这一专项。1993年2月,欧委会就热带森林保护的合作事项提出一份法规提案;1995年12月,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该提案,从而为欧盟在热带森林保护的合作事务上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指导性法律文件。从1992年至1995年,欧盟在“热带森林”预算专项中共拨出1.995亿埃居,用于援助拉美、亚洲和非加太地区27个发展中国家的热带森林保护活动。1996年至1999年,欧盟又拨出2亿埃居,支持各种热带森林保护行动项目。

在亚洲,1994年7月,欧盟推出了《亚洲新战略》,专门列出“加强环境领域中的合作”一节,将欧盟与亚洲国家的环境合作列为优先的领域。新战略指出,鉴于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亚洲一些国家中环境问题严峻,需要开展环境对话,发展欧盟与亚洲国家的环境合作关系;反贫困工作的重点不仅要放在改善初级教育、保健、城市贫民区服务等方面,也应包括环境保护。

当然,新战略中所述及的环境合作其实施内容和实施方式,是根据不同亚洲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以中国为例,欧盟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角度来思考欧中关系,积极扩大双边合作,合作范围从原来的农业扩大到环保、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其中环境保护成为欧盟援华的优先项目。迄今为止,欧盟对华环境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政策框架。

非共同体的地中海国家

鉴于该地区对欧盟环境至关重要,欧盟主要通过上述的LIFE和SMAP给予支持,并通过欧洲投资银行和欧盟机构向它们提供低息贷款或资助,用于治理污染严重的地中海,重点是海洋污染和海岸地区的管理,资助一些示范工程和培训项目。

欧盟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发展程度和环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援助内容会各有差别,但欧盟在援助过程中坚持以下目的:逐渐加强受援国的环境机构建设,提升它们的科技水平,培养其管理技巧和组织能力,帮助它们设计和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与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对话与合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伙伴每年都进行定期的双边的或多边的对话,交流政策与立法方面的信息,讨论多边的环境问题,如化学品、空气质量、生物技术、废弃物等等。对话还涉及环境标准的统一和国际公约等问题,目的是扩大合作,增进理解,统一在国际环境事务上的立场,促进在国际行动上的协调和国际环境谈判的成功。

在欧洲范围内,欧盟主要是同欧洲经济区(EEA)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国家进行环境政策协调。在欧盟看来,发达国家只是热衷于相互交换环境政策信息和参与多边论坛合作,而对于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以及如何更公平地分担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问题则显得相当冷漠。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方面,欧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为实施《21世纪议程》,发达国家承诺以不低于其GDP的0.7%的资金作为ODA来援助发展中国家。但是,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对外援助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由1992年的0.35%降到了2000年的0.22%,与0.7%的承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欧盟贡献了世界ODA总量的47%,占其GDP的0.45%,虽然没有达到联合国所要求的指标,但在发达国家中位居第一,超过美国或者日本所提供的资金所占GDP百分比的两倍。更值得称道的是,五个对外援助达到了0.7%的发达国家——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和瑞典——有四个是欧盟成员国。同时,欧盟还敦促其他成员国努力达到这一目标。不仅如此,欧盟在约翰内斯堡会议上还承诺,从2002年至2006年,增加220亿欧元作为额外援助的基金。

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到里约热内卢大会,直到联合国各种后续行动,欧盟勇担责任,积极主动地推进各种国际环保议程,逐渐成为全球环保合作的最主要的动力。欧盟的这种责任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越来越强烈。在召开斯德哥尔摩会议之时,西欧还没有从二战的废墟中完全恢复过来,因此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没能在会议中扮演主角。到里约热内卢大会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欧盟不仅积极参与了大会的准备过程,而且对《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对于里约大会,欧盟还争抢不到美国的盟主地位。但是,在里约会议的后续行动中,由于美国在涉及到其自身利益时逃避责任,欧盟逐渐挑起了大梁。在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欧盟和美国似乎换了位置。欧盟认真递交了专门为峰会准备的报告,所列出的环境议题对峰会所讨论的五个重要主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欧盟的努力下,约翰内斯堡峰会成功地就改善人类环境、减少最贫困人口和确保全球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欧盟在国际环境协议方面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欧盟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推动和促成《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方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重要作用有目共睹。在《京都议定书》的执行方面,欧盟也起了表率作用。从2002年6月起,《京都议定书》在欧盟15个成员国正式生效。欧盟还制定了比《京都议定书》更加严格的执行时间表:2008~2012年,温室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至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进一步比1990年减少20%~40%,最终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0%。可以说,《京都议定书》代表了欧盟在全球环境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成就。

四、“绿色外交网络”

欧盟从2003年6月希腊塞萨洛尼基峰会开始,启动了一项名为“绿色外交网络”(Green Diplomacy Network)的计划。这是2002年3月欧盟巴塞罗纳总务部长理事会通过的对外政策中环境一体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宗旨是通过在各成员国外交部建立一个非正式的环境专家网——“绿色外交网络”,促进欧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其对外关系之中。该网络由各国外交部和外交使团中负责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官员组成,由欧盟轮值主席国负责协调,欧委会对外关系总司全面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