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110

第110章 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中国有个叫“口蜜腹剑”的成语,比喻口头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藏着阴谋,完全是一种狡诈之术。在现实生活中,以甜言蜜语包藏蛇蝎之心者大有人在;而只听甜言蜜语不辨真假大受其害者也比比皆是。据《国际刑警组织破案故事》中记载:在美国,有一个年龄已到65岁的矮老头,他看来为人温和又怯懦,可谁知他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罪犯。受骗者就是轻信了他的甜言蜜语,而未能识破其口蜜腹剑的伎俩。

纽约的布德家,家境贫寒,布德在一家商号当看门人,其妻是家庭妇女,在家操持家务,家中三个孩子,大儿子爱德华,15岁;二女儿比阿屈丝,最小的女儿格音丝12岁,美的像个天使。大儿子爱德华在报上登了一则求职启事,想在纽约附近哪个农场当个雇工。

某个星期天,那个矮老头拜访了布德家。他自我介绍:“我叫弗兰克·霍华德。”他说明来意:“我在报上看到你们的启事后,想招爱德华做工。”他窥探了布德家的境况,询问了爱德华的情况后接着说:“我有很多产业,我要雇一个办事能干而又机灵的年轻人。我没有孩子,会像父亲那样对待他……或许我死了以后,他可以接我的班。”

一席话说得布德夫妇心花怒放,以为遇到大救星。这时,小女儿格音丝刚从外面回来,立刻介绍给老头,老头大加夸奖。为报相遇之恩,夫妇俩邀请他用午餐。饭后,老头提出一个要求:他的姐妹住在纽约最豪华的住宅区,今天下午为孙儿孙女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联欢会,可不可让他带格音丝去参加?布德夫妇满怀感激之情,欣然让老头把格音丝带走了。小格音丝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得知,她被老头残害了。

布德夫妇的孩子为什么竟然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走呢?主要是听了老头的甜言蜜语。老头为获得全家人的好感,又是表示“会像父亲那样对待爱德华”,又是表示“我死了以后他可以接我的班”。见到格音丝极尽夸奖之能事,又以姐妹“喜欢孩子”的面貌提出带走格音丝的请求。似乎一切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真诚。布德夫妇只听见他口头的甜言,不考察他背后可能窝藏的险恶用心,因而不仅不怀疑,反而对老头满怀感激之情。在这种心情下,哪能不让把孩子带走呢?英国谚语云:信任是欺骗之母。如果一个人对他人过于信任,则往往容易受骗。

拐卖妇女儿童一时间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不仅心里嘀咕,如果说儿童年幼无知,容易被骗子示以小利而上当还情有可原,为什么一些十八九岁二十几岁的活脱脱的大姑娘,甚至人称时代“幸运儿”的大学生,竟也会惨遭如此祸殃呢?孰不知在众多受骗的妇女中,有不少正被骗子的“善心”、“好意”、“热情”、“笑脸”、“帮助”所蒙蔽,一句话,也是中了骗子“口蜜腹剑”的诡汁。

1989年5月3日,河北邢台师专女生A从学校来到汽车站,想到邯郸去看一位老同学,后又犹豫不决。因为明天就要开学了,便蹲在书摊前翻书。这时来了一位操外地口青的老大姐也来翻书,一搭上话,她马上被老大姐的热情包围了。

“小妹,你来车站准备出门吗?”

“我原想去邯郸看老同学。”

“太巧了,我就是邯郸人,我们一同走吧1

于是,被“笑脸”拉上长途汽车,接着,就是一路红火投机的谈话。

“这老大姐真好。”A心想。

车到邯郸,老大姐又邀A一同吃饭。饭后不久,A便有了困意。老大姐再次邀她到自己的“厂子”里去玩。A拒绝不过,就被老大姐拉到一辆红星牌中型轿车上。

醒来已到山东一家人家里,并被说成受一桩“黄金案”的牵连不能放她走。两天以后,她被以价码3800元转卖到杨家,成了欲死不能、欲走不放、并时时受到恫吓的在囚“媳妇”。

可以说,一些青年妇女被人骗走,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她们的受骗心理密切相关的。其所以受骗,有的是与其贪图小便宜、求财、求职、求乐心密切有关;也有不少人是由于听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从这位女师专学生受骗来看,她并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便宜,她只是看到这位老大姐对她热情相待,说话投机,招架不住骗子“见面熟”、“套近乎”的进攻,甚至说心里根本没有设防,想不到笑后的藏刀,反而以热对“热”,以诚换“诚”,当邀她去玩时,因而才上了当。

凡是人大多喜欢看到笑脸,愿意听到甜言蜜语,却不知有多少人在笑脸下、在甜言中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