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111

第111章 四两也能拨千斤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手中并没有什么筹码,只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信口雌黄,胡编乱造故事,就能达到蒙骗对手的目的。

有人说,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两个骗子恐怕要算是维克多·鲁斯蒂格伯爵和丹尼尔·柯林斯了。鲁斯蒂格是澳大利亚人,在法国劳工部任职。柯林斯是美国来的一个流浪汉。二人沆瀣一气,耍个信口雌黄的把戏,竟把法国埃菲尔铁塔卖了,而且卖了两次。

1925年春天,鲁斯蒂格在巴黎一家旅馆里开了一套房间邀请5位商人到那里,开始做这笔“生意”。商人到场之后鲁斯蒂格要他们起誓保密,接着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埃菲尔铁塔已处于危险状态,政府不得不将其推到。他请在座的各位为买这座著名的建筑拆下的废铁投标。他解释说,会面之所以在旅馆举行,并且要参与方都发誓,是因为埃菲尔铁塔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国家纪念物,劳工部担心过早泄漏情况会闹得满城风雨,招致人们的强烈反对。

一周之内,所有标书都送到了。鲁斯蒂格接受了废金属商安德鲁·波伊松开的价码,买卖成交了。在最后一次会议上,鲁斯蒂格介绍波伊松同他的“部长”见面。这个角色是由柯林斯扮演的。双方互致祝贺,一张银行汇票交到了卖主手里。接着,这两个骗子为了打消买主的疑虑,他们要波伊松出点钱来打通关节,以便使这笔生意顺利通过官方渠道。如果说他过去还有点怀疑的话,现在也完全打消了。因为他认为,伸手要贿赂这证明卖主确系官衙门里来的人。

鲁斯蒂格和柯林斯拿到钱后24小时便离开了法国。但是,他们呆了一段时间发现巴黎没什么动静,本来预计骗局被揭穿后会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出现。原来买主波伊松发觉上当以后羞愧得无地自容,为了避免当众出丑,根本就没去报案。

鲁斯蒂格和柯林斯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返回巴黎,把这曲闹剧又重演了一遍。他们把埃菲尔铁塔又卖给了另一位头脑简单的废金属商,这回受骗者去报案了。但鲁斯蒂格和柯林斯已经逃之夭夭。他们一直逍遥法外,也从来没有人知道他们一共骗到多少钱。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诈骗犯疯狂行骗,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手段,只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信口雌黄,编造谎言,骗取信任。浙江仙居妇女卢慧华就是这样一个靠此种手法从身无分文发展到腰缠百万的江湖骗子的。

一天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皮肤科病房里,先后住进了两个病人。一个是从仙居来的青年姑娘,叫卢慧华;一个是从嘉兴来的中年妇女,叫钱文宝。没几天,这两个女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卢慧华还专程到嘉兴,拜钱文宝为“干娘”。在“干娘”家中,卢看上了钱文宝的儿子,嘉兴动力机械厂财务科会计张琛琪。

在一个幽静的晚上,卢向她的表弟倾诉了自己的“身世”:“我的真名叫陈媚娜,亲父亲叫项世恩,原是国民党的情报局长,是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的,是叶帅的学生。母亲叫陈丽丽。现在父母亲都在国外。他们通过叶帅的关系秘密回到国内来,生下了我,一个月后,就和仙居我现在的父母偷偷地换了一个孩子。换去的女孩带到国外不久就死了。这些我仙居的父母都不知道,是外婆告诉我的。我有个姨妈叫陈丽娜,在新加坡,有个表哥叫陈明,在香港做生意。我父亲前几年秘密地来看过我两次。”

这番谎言,居然把张琛琪唬住了。钱文宝一听女的条件这么好,忙着为儿子张罗婚事。没多久,卢慧华和张琛琪结婚了。卢慧华拿出从仙居带来的采购货物用的几万元贷款,对外说是国外父母留下的资产,在嘉兴市郊租了农民新建楼房的一楼一层作为新房,买了成套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十分气派。

渐渐地,张家的亲朋好友都知道张琛琪娶了一个“国外阔佬”的女儿做老婆。于是几个见钱眼红的角色上钩了。嘉兴二轻供销公司的闻从龙、房地产公司的陆晋初,都是张琛琪的朋友,而且认识几个嘉兴市里的头面人物,很有一些活动能力。当听说卢慧华想开店,而且有七八十万元资金,连忙建议卢办公司,并答应向市里有关领导说一说,以取得政府的支持,于是闻从龙、陆晋初就带着卢慧华到了市政府的一位领导家里,详细介绍了卢慧华的“身世”和打算办公司的计划。该领导听后很感兴趣,当即表示支持。并把市二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找到办公室,向他交代:“卢慧华是侨眷,钱是海外来的,要用100万资金在嘉兴办个公司,手续你给她办一下。”

就这样,一张注册资金100万元的“惠华贸易有限公司”筹建执照就成了卢慧华进一步搞诈骗的“护身符”。她结识一些嘉兴的名人、富翁,为了骗钱,就说国外有几百万美元资金来嘉兴投资,你们需要,我可以帮助解决。不过,我们公司目前建造大楼需要钢材急需人民币。几位知名人士一听,连忙帮忙,从银行贷款80万元。贷款到手,她大肆挥霍。

但是坐吃山空,也不是个办法。卢慧华故伎重演,四处放风说国外亲戚有一批涤纶丝给她。正巧,杭州某印染厂急需此货,连忙派人来联系。为了在谈判中不露马脚,卢慧华专门聘请了一个捏造谎言的高手作为谈判代表。谈判开始了,卢慧华指着这个高金聘来的人向对方介绍:“这位是北京国际贸易值托投资公司的代表,涤纶丝是从他那里来的,”这个人先向大家点了点头,然后说:“我叫陈阳,我们公司的老板就是荣毅仁先生。我们公司最近从国外进口了一万多吨日产三枪牌150D低弹涤纶丝。因为荣老板和惠华公司的卢老板很熟悉,所以划1000吨给惠华公司。”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签订了780万元的合同,杭州印染厂当场预付了200万定金。这样,卢慧华依靠捏造谎言,到处招摇撞骗,使国有资产蒙受了巨大损失。

在当前经济活动中,有些人仅仅利用人们对港商、台商、外商的迷信和急于吸收外资的心理(当然也有一些人想从中为个人捞取好处)假造身份,编造谎言,而上当受骗者竟大有人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堵塞漏洞,严格按经济法规办事。这样,像卢慧华一类靠捏造谎言、进行诈骗的人的阴谋就难以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