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109

第109章 把水搅浑后再摸鱼

鱼在浑水中看不清它的去向,人在混乱局商中难辨真伪。《三十六计》中的“浑水摸鱼”之计,是利用对手混乱迷惘而从中渔利的计谋。商务活动中,用此计谋者不乏其人。

1981年的最后两个月,在四川省金堂县出现的亿元股票大骗案,搞得满城风雨,就是一帮江湖骗子追腥逐臭、浑水摸鱼掀起的风波。

1981年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四川省金堂县一个普通的农舍里充满着神秘的气氛。房子的主人告诉五六个来访者:“如今到处都有人在搞外国股票,但骗人的不少,大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我有一张价值3亿美元的股票,代号101,是美国花旗银行1935年发行的,分正券、副券和保护券,装在一个金盒子里,现在美国政府决定解冻,恢复其原价值。我国政府正在寻找这种股票,如能献给国家,可以得到30万元的奖金。”来访者兴奋不已,纷纷要求见识那个金盒。

为了进一步迷惑来访者,房主如捧圣器一般,拿出一个土黄色的金属盒子,并指着盒子说:“这是十多斤黄金铸成的,就凭这个盒子,都要值十来万元。”他打开盒盖,拿出三张印有花花绿绿各式图案的纸片,指着印有飞机图案的一张说:“这就是3亿美元股票的正券,飞机图案表明在全世界都能通用。”随即又拿着印有八角形宝塔的一张说:“这是股票的副券,上面的中国风景,是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标志。”接着,将另一张印有三络胡须老人头像的纸片,在来访者面前一晃说:“这是保护券,当时国民党主席的这个老头,就是3亿美元股、票的中国保护人。”当有人激动地要去拿股票时,房主赶忙挡住,声称不能弄脏了,将“股票”放进盒内,又拿出一卷铜钱大的磁带说:“这是录音带,上面有1935年发行股票时花旗银行总裁和中国保护人的对话录音。”有人要听录音带,房主借口没有录音机,而且以录音带里讲的是外文,你们听不懂为由搪塞过去。

如此这般,经过房主人绘声绘色的表演,来访者个个像着魔似的都想对这张股票染指。于是房主人把话锋一转说:“这3亿美元的股票,是解放前一个大官员买的,他现在已经50多岁了,无儿无女,本人又不想出面招惹是非;只要3万元钱就愿意出手转让。我没有这么多钱,只有靠大家凑钱入股买下来,向国家献宝,领得30万元奖金后,按股分红。”听如是说,来访者纷纷掏钱入股。用同样的手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房主人就接待了十来打类似的入股者。

正在此时,一介叫张保民的游手好闲之徒,听到了“3亿美元股票”之事,便灵机一动,觉得浑水摸鱼的机会到了,不如装扮中央来人,吓唬藏宝人,不论真假他都得合作的。于是,租乘一辆上海牌小轿车,直奔藏宝者家中,单刀直入地说:“我是中央派来收集股票的特派员!听说你有一张3亿美元的股票,须经我鉴别一下。”

房主人见此人来头不小,不敢怠慢,只得将那个盒子拿出来,让张保民逐件“鉴定”。张保民边看边连连声称:“真的!真的1房主人见来者与自己是一路货色,便放下心来。于是一拍即合,演出双簧戏:张要房主人上京“献宝”,他还假装向中央发电报,汇报宝盒和股票的情况。而且对前来探宝的人谎称,凡是对献宝有贡献的人,还能得到政府发放的四种特殊证件:一是全国风景区免费游览证;二是各种紧俏商品优先供应证;三是私人财产保护证;四是大中城市户口迁移证。

从此,“中央特派员已来川收集股票”的说法在20多个县市流传开来,而且越传越高奇,水越搅越浑,风波越掀越大。借着这股“献宝”浪潮,这位房主人又先后制造出了“50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各种股票和小号金盒子。在这股“献宝”狂潮中,又出现一些无孔不入的“二道贩子”,冒充上级派来的官员,四处游说招股,从中牟利。

1981年12月11日,公安人员直捣贼窝,抓获了制造“亿元股票”骗局的周世洪和冒充中央特派员的张保民等一番案犯。经查,这伙骗子借以在20多个县兴风作浪,诈骗了近十万元巨款的“宝物”,只不过是自己制作的粗劣道具而已。

上面一例所讲的浑水摸鱼,是行骗人故意把水搅浑,把局面搅乱,把事情搞“玄”,自己便乘混乱时机捞一把。

浑水摸鱼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之中,还可以是以伪装假象掩盖事实真相,使人误以假为真,从而达到骗人的目的。有人乔装打扮装作“尼姑”、“和尚”、到处“化缘”;有人以“行善”为幌子,行医卖假药;有人装成残疾人,乞求捐助;有人伪装结婚梦想出国……种种伪装,不一而足,都是以伪装假象,以假充真而企图浑水摸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