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朔方科普夕拾
11306700000003

第3章 年轻的六盘山

巍巍六盘山,跃上十八旋,“峰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六盘山啊,你和你英雄的儿女,在那革命战争年代,在那建设山区的岁月,曾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然而,我要告诉同志们的,不是这些已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的颂扬和怀念,而是六盘山的地质演变。

崛起

在腐败的旧中国,对六盘山地区即使是很零碎的地质调查,也多由洋人染指。六盘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年来,真正的地质工作才得以开展,六盘山的“庐山真面目”才得以被揭示。

从17亿~1.3亿年前,六盘山地区竟没有遗留下沉积遗迹。这就意味着,在长达15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在多次波及全球的强烈造山运动中,在周邻地区处于激荡的沧桑巨变时,六盘山地区始终稳如泰山,傲然挺立,遭受着风吹、日晒、雨淋的剥蚀。

但是,六盘山终于没有经受住较新的造山运动的冲击。从1.3亿年前起,便卷入了地壳急剧演变的旋涡中。这时的贺兰山正度着它步步高升的幸福时光,可是六盘山却截然相反。它正挣扎于沉沦之中,终于塌陷成一个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的内陆湖泊。湖中所堆积的沉积物被命名为“六盘山群”。现今能看到的最大厚度仍有3800余米。可以推知,当时的“六盘山湖”该是一个多么浩瀚的深渊。

我国地质工作者以独创的地质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提出了陆相成油的新见解。六盘山地层发育着这样巨厚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很可能是今后探寻石油及其他化工矿产的远景地区。

按地质史来说,“六盘山湖”是短命的,只存在了3000余万年就伴随着燕山造山运动的结束而隆起了。到了距今约6000万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又侵袭了六盘山地区,使它再次上升,孕育了六盘山的雏形。但六盘山的抬升并未终止,仍在不停地活动。

通过对一系列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的地质科学工作者提出,六盘山的“主要造山时期发生于上新世或更新世早期”。

上新世距今约0.12亿年,更新世早期距今只有一两百万年。在地球46亿年的悠久历史中,雄伟的六盘山崛起于这样的新时代,不能不认为是非常年轻的了,这在全球大陆造山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人类从古猿中开始分化,即从树栖转到地面,始于一两千万年前。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化石,经测定已有350万年。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六盘山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苍茫出世于云海间的。

黄土

随着时光的流逝、气候的变迁,在一二十万年前,古象竟出没活跃于六盘山地区。这一事实的可靠依据,是地质工作者在宁夏海原县南瞿家山发现了古象化石。经鉴定,这些化石属纳玛古菱齿象的遗骨。一二十万年前的六盘山,成为古象世居的乐园,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当时的六盘山地区,处处水草丰美,林木茂盛,气候湿热。在宁夏西吉县,还发现了披毛犀的下颌骨化石。喜欢在寒冷中奔跑的披毛犀,给纳玛古象送来了一个可怕的预兆:气候要变了!

事情果不出所料。披毛犀出现后,干燥和寒冷便渐渐笼罩了六盘山,纳玛古象赖以生存的乐园遭到无情的摧毁,六盘山凄楚的岁月到来了。这时,茫茫的黄土开始在这一带,以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积聚。经过约十来万年的外力地质作用,东起太行,西起玉门,北迄陕北,南止秦岭,在我国北方37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覆盖了一层相当厚的黄土。宁夏固原地区就居于这个举世无双的黄土原野的西北边陲。

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已争论了100多年,至今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风成论”和“水成论”之间的相争。有许多事实对“水成论”是十分不利的。我国大多数地质、地理、土壤科学工作者都倾向于风成产物说。他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呼啸的西北风吹扬着、携带着漫漫的黄土,遮天盖日,向东飞驰;当风速减小,黄土即沉落大地,日积月累,便形成了辽阔的黄土沉积。

其实,黄土风成的论据还可在我国丰富的史料中得到佐证。班固的《前汉书》,曾记载了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黄土尘也。”宋濂《元史·五行志》中,也曾有1287年“雨土七昼夜,没死牛畜”的记载。所谓雨土,即像落雨那样,黄土由天而降。这次雨土能没死牛畜,落得实在够厚了,但究竟有多么厚,正史中倒没有提及,反而在一些杂记中记载为“雨土七昼夜,深七八尺”。像这样一次能落七八尺厚的黄士,在几万年时间内,如若能发生二三十次,黄土成因岂不就迎刃而解了。

地震

六盘山既然是近代造山运动的产物,那么,新的活动构造带肯定还在下面潜伏着、运动着。这是六盘山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地震带的原因。

据史料统计,在1923年前的800年间,单是能肯定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六盘山地区就发生了7次。其中,以1920年12月16日的宁夏海原大地震最为强烈,震级达8.5级,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时,北京市内电灯都在摇摆,远在上海的人们都有感觉,波及影响全国的1/3面积。

震害之剧,更是前所未闻。极震区的宁夏海原县“全城房屋均被荡平,人民死伤八九”,“山崩土裂,山河变更”。最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反动政府的残酷和腐败,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既发生了“尸压败垣,无人收葬”的悲惨景象,又出现了震后“人多无食”,饥寒交迫和瘟疫蔓延,以致造成夺去20余万人生命的历史悲剧。

海原大地震能够积聚如此巨大的地应力,看来并非单一构造所能实现。现已查明,这次地震恰好发生于头关—固原大断裂与祁连褶皱带的甘肃古浪—海原大断裂的交汇处。其导火线则应归罪于宁夏海原西部的南华山、西华山断裂的骤然活动。而长期以来一直在下沉的海原凹陷的不稳定性,又为这次地震的爆发提供了适宜的场地。

(原载《宁夏日报》1979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