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宁夏省建设厅地质调查所所长李士林,在对贺兰山中段进行地质调查后,欣喜地宣称:“宁夏平罗无烟煤,品质之佳,不仅独步全国,即世界亦罕有其匹。”
然而,在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下,这位192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地质系,后又在法国专攻矿物、岩石学的老一代地质学家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转变为现实。他那一腔报国之情,也只能伴随着低沉呜咽的黄河而付诸东流。1947年,李先生凄然地离开了宁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平罗无烟煤终于重见天日,获得新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贺兰山的崇山峻岭之中,矿区建设蓬勃开展。现已建成矿井3处,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吨,太西洗煤厂年入选原煤210万吨,平(罗)—汝(箕沟)铁路支线已直达矿区。1964年,这里的无烟煤以“太西煤”牌名进入国际市场,一鸣惊人,畅销不衰,售价高居不下,吨煤离岸价长期坚挺在100美元左右,是我国其他煤种出口价的1.5~3倍,已成为宁夏最重要的换汇商品。
太西煤所以会有如此殊荣,主要在于其品貌兼优,质地俱佳。据科学测定,太西煤至少具有“三低六高”之特性。“三低”是:灰分、磷、硫特低,“六高”是: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化学活性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集诸种优良品质于一身,怎能不使太西煤荣获无烟煤之冠!太西煤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高炉喷吹、化工造气、碳素制品、煤质活性炭等生产的优质原料。太西煤二氧化碳分解率接近于冶金焦,用作高炉喷吹既可节省大量焦炭,又由于其“质洁身净”大大降低了高炉中有害杂质的含量,有利于生铁质量的提高。汝箕沟现已成为上海宝钢无烟煤高炉喷粉定点供应的矿区。太西煤发热量高,活性大,分解充分,自然就被尊为化工造气的“座上客”,成为众多化肥厂争购的抢手货。就连实验室中用于“黏结性指数”测定的标准样品,原规定应掺入联邦德国的焦尔煤和英国的纽克斯汉德煤,现已改用太西煤,并被批准定为国家标准。
太西煤生成于中生代侏罗纪早期,年龄约1.8亿年。据地质工作者考察,当时的贺兰山汝箕沟一带湖光连天,沼泽成片,河流纵横,气候十分潮湿,非常适宜林木生长。从汝箕沟煤系地层中已发现的植物化石看,当时主要生长着松型叶、苏铁杉、似银杏、新芦木、锥叶蕨等。这些树木死亡后,被掩埋于封闭环境中,再经漫长地质作用的影响,就逐渐变成了煤炭。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自老至新,宁夏主要有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3个成煤期,太西煤是其中最年轻的,按常规而论,其变质程度要比其年长约1亿年的老大哥会轻一些,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太西煤的变质程度却相对最高,是一种坚实刚硬、泛着金属光泽的无烟煤。如果说矿区周围有由炽热岩浆形成的火成岩出露,也好解释,可至今并未发现有火成岩。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太西煤这样高的变质程度?仍是一个科学之谜。
在太西煤迎来了它生成以来最值得自豪的今天,其惨遭破坏的状况却十分令人痛心。人为加剧的煤层自燃,正在无情地吞噬着它那有限的资源,竞相开挖的小煤窑,更使它遍体鳞伤。曾几何时,沿汝箕沟煤层11公里的露头线上,竟一下子冒出了200多个井口,几千人在滥采乱挖。小煤窑之间,小煤窑与国营矿井之间,小煤窑与火区之间,几乎已被打通相贯,连成一片。这不仅等于给自燃的煤层开挖了许多通风道,致火势更烈,而且有的小煤窑采煤回收率只有9%,绝大部分宝贵的煤层则被白白丢弃或被破坏。在金钱的诱使下,所造成的恶果比掠夺式开采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从1966年~1989年,已动用太西煤储量0.7亿吨,而实际采出的太西煤却只有0.15亿吨,丢失资源0.55亿吨,开采量与损失量之比为1:3.7.照此下去,至20世纪末,汝箕沟煤田将被采毁一空。
“救救太西煤!”的呼声已引起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正在采取措施灭火和制止滥采、乱挖。痛下决心,认真治理,让太西煤大放光彩吧!
(原载《宁夏科技报》1989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