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1297300000033

第33章 新学期的计划书

孩子就是孩子,在过去的四十多天里。他们无节制、没规律地玩儿,疯儿……

或出去放放风筝,将瘾儿过足享受够。或偷着约上三五伙伴,去农家小田顺手牵几根玉米。这些嬉戏玩闹的情景,大人看起来有的甚至很无聊可笑,孩子们呢,可在乎哩。

比如字有点像小猫走过痕迹的宝东写道:

美好的记忆

我在暑假里有着一个美好的记忆,那就是我在家平家中的一件事。

那天晚上我在我三爷家玩,我冈(刚)走到我三爷的上房门口,我三爷走了出来一不小心被绊倒了,我三爷趴在我身上,可我被我三爷压倒在地上的台价(阶)上滚了下来。我摔下去可我又爬了起来,往台阶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可爬到了三爷门口我以(已)经累得气喘呼呼(吁吁)了。我看了看我三爷,他没什么事,我却有一点痛。

我三爷问了问我有没有事,我说“没事没事”。

我到了我二妈家,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的腰痛的都台(抬)不起来了,我二妈看了之后说:你的腰青了一大片子。我二妈用酒精摸(抹)了之后睡到天亮还是有一点痛,可过了几天一点事也没有了。

当我每次想了之后我的心里默默地笑了。就这样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宝东

2007年9月5日

你瞧瞧,屁大的一点事儿。在大人看来,根本上不了心的。孩子却在乎的很啦,字里行间描绘得有情有调,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人物的出尝动作、神情都历历可显,而且将其当成了美好的记忆。明明是伤痛吗,宝东的笔下变成了美好,一想到就笑,甜甜的。校长想,这种笔调,这种快乐,这种记忆,是孩子们独有的、特有的。他们呢,就是在这种我们大人们认为不重要的经历中追寻快乐,悠悠地将身体和心智拔高。

随后展现在校长面前的另一本作品是《新学期计划》。同总结一样,班主任春梅是上了心的。封皮用方正的十六开刀切纸作底,两苗刚劲有力的订书针匀称地扎在本子上方的三分之一处。班主任工作之用心、之细,可见一斑。打开封面,首先跃入校长眼帘的是一位无名小辈,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大概是一位女生吧。笔画规矩,字字可爱,粒粒清晰。作者从十个方面列出计划,看起来有点像《党章》的条款。从第一条到第十条,好好写作业,上课前复习,不骂人,不打架,多干家务活之类。校长记得,自己小时候,老师让大家写学习计划,也是这个样儿吧。想不到过去了三十年,现在的孩子依然如旧。也许是孩子们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做计划,或者是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还可能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用更圆润的笔锋行文……他们还小啊!校长往后翻。大致十有八九都是条款式的,只不过顺序有前后之分罢了。翻遍四十名同学的作品,倒也有几位,别出心裁。大致将计划分三类来写,如学习方面、纪律方面、劳动方面。这七位同学分别是正靖、旭龙、德科、彪儿、旺军、映萱、袁博。他们的计划条理清楚,要点分明,不重复,不啰嗦,校长甚为喜欢。

当然,这里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的瑕疵。比如宝东笔下的“我响(向)老师保证”,娟娟笔下的“要每天注意各(个)人卫生,极及(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玉龙笔下的“放学安(按)时回家,不让家长但(担)心”等等,孩子们对常见字的掌握还是很粗心的。倘若要求写完后,让家长先过过目,或者让同桌找找错别字,再抄写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诚然,这只是校长的一点点想法。提出来,倘若老师们看到,可作参考。尾巴上抓牛各有各的抓法。说不定这些错字儿就会出现在娃子们的日记里、作文里,老师会指出来,孩子们会纠正的。

人都是从这把年纪走过来的,别苛求他们。校长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何曾不是掉着鼻涕,一点一滴的泡在老师的大红叉中长大的呢?

一次次的错误,跌倒了,又爬起来……人生的经历大致如此吧,校长想。